如何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点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例谈
2017-03-2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刘 淑
如何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点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例谈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刘 淑
读写结合,是方法亦是原则。读写结合,需要寻找合适的入口,这个入口,就是“读写结合点”。本文分三大部分,从兴趣点、空白点、薄弱点入手,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提供了较为实用的读写结合的经验。
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遵循模仿起步的规律,读写结合,既是作文教学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的原则。哪些地方适合学生去模仿,哪些地方适合学生去扩展思路,去续写或扩写?哪些学生适合这样安排的读写结合?这是关系到读写结合效率的关键。那么,如何寻找到恰切的读写结合点?下文,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谈三方面的认识与体会。
一、从阅读兴趣点入手,让学生写有劲头
应该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大多文章,都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读来不仅朗朗上口,还给人带来美美的享受。当然,有些文章,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缺失、人生经历差异、学习背景不同等等诸多因素,生疏、不喜欢的也存在。至于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我们要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与他们生活经验有交集的地方,让他们尝试去想象、去续写和扩写,这样就会更能引起学生的练笔兴趣。
四年级有一篇《燕子》(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郑振铎先生写的一篇美文。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吸引读者,除了作者用生动的笔墨描绘春日美妙背景之外,更重要的是文中的燕子有着活灵活现的样态,这种让春天里的燕子跃然纸上的手法,应该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四年级学生,而当他们读到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以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的优美文句时,学生边学着燕子“唧”的一声叫,做着斜身子的动作,爱动爱活泼的学生,此刻便兴致高涨。教师便因势利导,紧接着,我就安排学生仿照文中燕子的“声音”和“动作”练笔。从交上来的当堂作业看,学生大多写得符合要求,并有创意,比如:有写春江里的鸭子:“‘嘎嘎’,三五成群的鸭子,在水面上嬉戏,时而长长的鸭脖子在清澈的水面上划圆圈,那圆圈一圈一圈地缓缓荡漾开来,这不是一幅鸭戏春江图吗?”有的写鸡鸣:“大公鸡慢悠悠地往绿茵地里走去,迎面春光灿烂,此刻的它,伸长脖子,‘喔喔喔’,声声鸡鸣,叫醒了沉睡的小鱼、小鸟、小花朵,啊,春天来了……”加载了声音和动作,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更有味道了。
二、从文本空白点出发,让学生写有话题
所谓空白点,就是文章中还没有说尽的,可供读者思考和想象的地方,每一处空白,常常可以提供学生续写或扩写的机会。
比如《祁黄羊》(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的教学,文章写的是一则千古美谈——祁奚荐贤的故事。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教材中涉及到祁奚的两件事:请辞与荐贤。晋悼公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反映了主人公祁奚的高风亮节。文中至少有两处空白:比如,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从祁黄羊的请辞和举荐这两件事来看,他对国家忠心耿耿,做事认真负责,那么,他在训练军队的时候,会怎样呢?试想,如果一个贪图安逸、凡事马虎、没有担当的人会有这样的态度和言行吗?这里,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把祁黄羊训练军队的故事补充一下,这样的“补白”,在文本篇幅上增加的同时,对加深人物形象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学生的“补白”来看,学生基本理解了原文的意思,而且,想象较为合情合理:比如,有学生写道“祁黄羊每天一大早来到军中操场,‘嘟嘟嘟’军号吹响,训练有素的战士,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排着队,整齐有力地跑向指定的地方,一阵阵啪啪啪的跑步声过后,此刻,操场上立刻恢复了宁静,祁黄羊站在主席台上,手一挥,示意稍息,开始训话……”“祁黄羊虽然腿脚不便,但声音宏亮,他对操练的官兵训话:‘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争做勇士,战无不胜’”“此刻的祁黄羊,威严地巡视着场上的所有官兵,严肃而有力地问:‘晋国强盛,靠什么?浴血奋战,谁担当?’官兵齐声应答:‘靠军队,我担当!’”
这里的扩写,是一种思维的锻炼,是对理解文本一次重新检测,不言而喻,通过在文本空白处的练笔,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从写作薄弱点开始,让学生写有信心
这里所说的写作薄弱点,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难点、缺点、盲点,比如,有的学生在写具体方面常常疏忽;有的学生在文章怎样开头方面生疏,有的学生在段与段之间过渡方面还缺少“承接”的本领等等。可以说,这些薄弱点,是学生顺利完成作文的绊脚石,如同医生开药方一样,教师若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寻找出写作文的薄弱点,那么,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自然会少走弯路,信心十足,写出好文章。
比如,学生作文时,常常难以下笔,绞尽脑汁要把一个好的开端呈示给读者,其实,有时候我们老师也是在误导学生,有的教师往往要求很高,“凤头,猪肚,豹尾”,要知道,对于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尤其是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常常提倡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大致构思一下,摆布好层次,接着就动笔,尽管此时可能会出现平凡的开头,但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出笔就可能会有“奇”,入笔平凡出笔奇,这是十分普遍的、属于常态性状况。我就让学生参考《番茄太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学一学开头:“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而课文最后,“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通过这样的范例,让学生学会“平凡入笔”,快速写作,这样,或许对今后遇到的任何考试作文,都会从容应对。
【1】叶圣陶.叶圣陶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