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分析

2017-03-23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1期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情境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分析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袁捷贤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引入趣味性游戏,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接下来,本文将以苏教版为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

高中 语文 学生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能够通过文本教学增强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提升其创新精神和语文素养。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有必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和合作探究,以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充分发散思维,建立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强对文本语境、情感等的把握,深刻领悟到教材内容的深层意义。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态的视频、静态的插图更好地呈现教材中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故事情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立体、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时加入乐曲伴奏,借助音乐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求知欲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创新意识[1]。例如,在讲解高中语文苏教版《林黛玉进贾府》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播放5~10分钟左右的视频,视频内容为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对小说内容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从而便于教师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小说中的人物会如何处事,并对视频中的人物和自己想象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会在不知不觉间树立起创新意识,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体会林黛玉、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图片、播放伴奏音乐,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发散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讲述高中语文苏教版《雨巷》时,考虑到高中学生可能很少去江南旅游,难以一睹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风采,教师可以将课件设置成有姑娘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行走的图片背景,并根据诗歌内容将插图呈现方式设置为“从远到近”和“从近到远”,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如此一来,诗歌中的油纸伞、小巷、丁香女郎、蒙蒙细雨、篱墙等景物就变得非常生动、清晰,加上有音乐的感染,学生很容易将自己代入诗歌中“我”的角色,想象和丁香一样的姑娘擦肩而过的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深刻理解“我”为什么会期待在雨巷中遇到一个结着愁怨的丁香女郎,有助于学生养成发散性思考的习惯,形成创新意识。

二、有效融入情境教学,激励学生建立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趣味性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能够创建轻松、欢快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有效巩固课堂中教授的知识[2]。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苏教版《雷雨》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教材内容整理、编制成学生可以看懂的表演剧本,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先向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待学生大致了解课本的故事情境后,再让几位学生扮演鲁侍萍、周朴园、周萍、鲁大海等小说涉及的主要人物角色,其余的学生则观看表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其适当配合自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丰富人物角色的性格,以更好地体现剧本要传达的意思。然后,待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再对小说内容进行更细致、深入的讲解。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进行表演的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充分揣摩小说人物的心理,深刻体会到鲁侍萍的善良包容、刚毅顽强,周朴园的风流、伪善、冷酷,而观看表演的学生也能通过表演厘清小说中人物的关系,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因此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到的见解,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较大帮助。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小说中多个故事情境进行分组表演。例如,完成高中语文苏教版《林黛玉进贾府》的基础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课文中的故事对话,等到学生基本熟悉教材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对文章中不同的故事情境进行表演,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整体上掌握多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形象特点。

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非常枯燥,学生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充分内化课堂内容,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如果教师引入小组合作法,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践,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3]。为此,教师要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小组中既有语文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有语文素养相对较差的学生,然后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让小组分组完成。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苏教版《荷塘月色》课堂教学前,可以根据作者的情感转变情况,将课文内容分成4个部分,即不静到求静、求静到得静、直至出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文本内容、解释重难点词汇和句子,待学生完全熟悉教材后,让学生分组画4幅介绍文章不同内容的图画,并用1-2句话简要概括所画的故事内容。这样,学生便能在画画的过程中看出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基于此种情况,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明白:文章开篇便提到这几天心里不宁静,基本可以在阅读中得知作者此时心情是“不静”的,同时为了“求静”,作者决定去“荷塘”走走,而关于作者是如何“得静”“出静”的,文章并没有直接用文字说明,而是将其隐含在景色描述中。可见,小组合作教学既能够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

【结 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与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件中插入图片、音频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1】夏静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

【2】陈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3】熊斌.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15)

猜你喜欢

苏教版高中语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