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负高效,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回归本源
2017-03-2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崔晓琴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崔晓琴
轻负高效,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回归本源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崔晓琴
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实,使得小学语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让小学语文更加有生机,提升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新的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加大了教师教学压力,新课程的改革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高效地学习,让学生语文教学回归本源。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课程小学语文改革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减负增效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教习惯应用教学方法多样,但是教学效率平平,也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味的注重教学形式,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休闲时间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夕阳真美》教学中,教师习惯应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形式,在课堂中融入影音、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提升了课堂氛围,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有哪些体会。如果就新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延伸而言,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学习方法,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下节学习中依然不知该怎样学习和复习。这样一来,教学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且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
(二)强调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压力
新课程背景下,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教学模式的变化,而却偏离与教学大纲,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准备上,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有一些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将教学重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其实,这对于教师各学生而言,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进而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师对教材缺少理解
教师在按部就班的教学,对教材内容缺少领悟,没有准确的抓住教材主心思想,教学较为片面;针对内容的不同模块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取舍不当,反而是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缺少创新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定位模糊。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照搬照抄的导入课件,却没有对课件进行筛选,检查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相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根据教材内展开教学,缺少对知识点的拓展,师生阅读水平在同一水平中。有一些问题只是建立在肤浅和不真实的基础上讨论,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问题探究是毫无意义并且偏离实际的,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没有获得语文语言文化的沉淀、课本上教材对学生们带来的实际意义。语文教学课堂要更多地加强学生自主思维的拓展与语言的训练,这样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够有所提高。
二、轻负高效,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本源
小学语文贯穿教学始终,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其基础,也是其他课程教学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到“以人文本”,主要因为,语文这门课程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是因为这样,新课程语文将语言文字、韵律作为教学设计的前提,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的深化。新课程改革并非注重教学的多样性,而是需要教师通过新课程改革简化教学难点帮助教师降低教学压力,同时简化学生学习,实现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古诗《枫桥夜泊》中,全诗共两句话,共28个字,尽管不是每个字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表达,但是在整体表达上较为完整。如果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教学效率体现上更是不易。以《枫桥夜泊》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将诗眼作为教学的落脚点。例如: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词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教师通过这个角度展开教师,并与学生进行语言上的互动,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更能够在交流中掌握文字的运用,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 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坚持“以人为本”,语文教材中针对韵脚、断句、中心思想等,还需要将新课改要求与实际进行融合,进而展开更全面的教学,合理设计作业,优化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从本源上提升教师、学生的综合水平。笔者分别从:新课程小学语文改革、轻负高效,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本源,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