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
2017-03-23王和卿
文│王和卿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
文│王和卿
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语言的感知理解和积累需要朗读,语言表达规律的掌握和应用也需要朗读,情感的激发和熏陶还是需要朗读。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绘声绘色地朗读,始终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想方设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我喜欢灵活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总体上讲,指名检验读、自己选段示范读、小组整齐读、分角色表演读、男女学生比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引读、帮读、领读、交叉读、配乐朗读等形式,都可以采用。有位教师在《田忌赛马》朗读教学时,灵活地安排了分角色朗读、指导读、齐读、分段读、评读,学生不仅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而且整节课学生都兴趣盎然,把不同人物角色表演得漓漓尽致,显然只有深入领会了课文内容才能做到。
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一文中,描写晚饭后平静的湖面以及大榕树的静态美,描写了第二天早晨鸟儿欢动雀跃的场面。教学时,一静一动我采用了不同语调,比较朗读,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作者遣词的用心,体会作者笔下大榕树的静态美、动态美,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比较朗读除了字词调换的形式外,还有变换句型的方式。对一些课文中的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倒装句等通过转换句型并对照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作者的情感。
创设情境,身临其境
创设朗读教学的情境时,可以将录音、录像、投影、网络等多媒体引进课堂,充分运用光、声、电等合成模拟一个个生动形象直观的场景,学生和老师则根据课文内容去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朗读。置身于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学生们很快就会被示范表演的师生带入课本的内容中,被深深地吸引、感染。这样的情景朗读,使得课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事件“真实”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比如,教学《2008,北京》一文时,我先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了中国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接着又在奥运会会歌背景音乐中用舒缓、轻松、神往、自豪的语调范读。学生们被彻底感染了,他们热烈鼓掌,神情激动,整个教室为激情所笼罩。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再抓住关键句子稍作提示,学生与课文作者的感情立即产生了强烈共鸣,此时他们领悟到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那种民族自豪感、时代责任感在心头澎湃激荡。
提高鉴赏力,体会文字美
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建构起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立体”艺术形象和情景,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原本“静”的文字,变成了“动”的画面,不但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所感知的内容,较平面的课文更为深刻。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奇、秀、险的桂林山,静、清、绿的漓江水,将不同特点,秀丽多姿的景色一个时段连接呈现,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娇爆发式地呈现出来,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就极易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效果极佳。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还要引导学生品味好词语,通过分析句式、句意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如《赵州桥》一课第三自然段主要表现“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学时,我抓住中心词语“精美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的图案,来品析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其中“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相互缠绕”等神形兼备的描写以及“吐、抵、游”等动词的准确运用更是赋予这些石雕龙鲜活的生命力,有千姿百态尽在眼前之感。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令人赞叹的创造智慧,继而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得到升华。
语文课堂是美的课堂,也是学生审美、悟美的空间,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使命。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巧妙地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无疑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湖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