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要求多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实践

2017-03-23孟令豹

教育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纲要高校学生卫生

文|本刊记者 孟令豹

教育部要求多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实践

文|本刊记者 孟令豹

日前,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加强高校健康教育,提高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提出高校健康教育重在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

《指导纲要》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推进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漠,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不足,锻炼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危险因素。

高等教育阶段是高校学生身心成长成熟、健康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学生是传播健康理念、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人群。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应遵循问题导向与健康需求相衔接、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相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协调、维护个体健康与增强社会责任相统一、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高校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方面。

《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健康教育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教育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高校健康教育的教学能力。

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高校应按照本纲要确定的原则、内容,因校制宜制定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安排必要的课时,确定相应的学分。针对高校学生关注的健康问题,精选教学内容,吸引学生选修健康教育课程。(2)拓展健康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时机,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经常性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合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日,集中开展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阶段性、季节性疾病预防,以防病为切入点,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

多形式开展健康实践。(1)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素养和生活作息等行为习惯,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2)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把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学生志愿服务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3)创设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配备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设置必要的卫生警示和标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

多途径加强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建设。(1)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发挥在线课程作用,开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为全体学生提供便捷的健康教育学习平台,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2)开展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培育健康教育特色,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3)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学生健康教育科普读物、教学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丰富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保障健康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4)发挥专业组织的协同推进作用积极争取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聘请专业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师资、开展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纲要高校学生卫生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卫生歌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