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语录
2017-03-23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适应发展形势,乘势而上,做好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推动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的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因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文化产业供给结构,实现文化产业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文化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摘自“半月谈网”载文《关于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月明:艺术品消费者要对艺术品消费有正确的认知态度。
无论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如何,艺术品消费者都要对艺术品消费有正确的认知态度。艺术品消费有3个层面,一是消费品层面,二是收藏品层面,三是投资品层面。总体而言,艺术品是精神领域消费品,其功能主要是满足精神的愉悦和涵养文化修养,并不是依靠艺术品“捡漏”发财。以平常心看待艺术品的价值或价格,就会避免艺术品消费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如果以“贪婪心”看待艺术品购买,几乎都会掉进“陷阱”。
——摘自《艺术市场》载文《艺术品消费文化的时代演变》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快速转型,新的市场会有更多的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需要我们有更多服务与产品的创新出现。
正在进行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次转型,至少面临三大现状:一是交易的平台化发展迅速,新交易平台的发展迅猛,已成为一个趋势;二是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不断提升,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服务;三是“互联网+”的效应持续发酵。面对这三大现状,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需求本身也在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多样态,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更多的业务来服务这种变化,设计更多的产品来满足这种新的需求的变化。可以说,这是目前我们面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首要任务。
——摘自“雅昌艺术网”载文《西沐:文交所平台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
雅昌艺术网总经理曲振中:艺术品网络拍卖与传统拍卖相互补充。
要将互联网和艺术糅合,并且提炼出艺术品的核心点,如其创作背景、故事性、文化沉淀等,才能做好艺术品的网络营销。艺术品自身的文化附加价值、真假、好坏等是艺术品的特性,也是核心问题,如果自己搞不清的话,就会误导藏家。当前的艺术品网络拍卖,因为在交割、支付等方面会有一些风险和困难,所以还做不到像场拍一样动辄几百万元的拍品上拍和成交。互联网交易的艺术品多是10万元以内的,适合刚入门的藏家借机了解艺术及艺术品收藏。上百万元的拍品,藏家更倾向于亲自上手。
——摘自《中国文化报》载文《艺术品网络拍卖,唱好还是唱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部主任王春辰:合理的国内新媒体艺术市场有待形成,加之以赞助者、基金会制度的建设,方能成为新媒体艺术获得良性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艺术家群体相当庞大,但新媒体艺术家少之又少。第一是由于人们对新媒体艺术认识不够,第二是它需要得到的资金、资源支持不够。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趋向于和社会同步发展,和时代紧密结合,历史和时代意义特别明显。新媒体艺术需要有历史抱负和资金能力的机构收藏,也需要大的藏家收藏。
——摘自《北京商报》载文《走到十字路口的新媒体艺术》
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总监马学东:艺术品租赁市场运作模式困局难解。
西方艺术品金融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了较为完备的机制,包括艺术品租赁在内的各类艺术品金融模式也已经很成熟。欧美国家的艺术品金融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之上,与艺术品租赁相配套的艺术品保险、转售等机制也比较成熟。与之相比,国内艺术品租赁缺乏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介入,艺术品定价、租赁费用缺乏统一标准。同时,国内也没有保险公司参与规避风险,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品租赁的发展空间。
——摘自《美术报》载文《在线租赁如何激活艺术品市场》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中国新一代藏家更有主见。
随着很多中国“富二代”开始执掌家族生意,他们逐步建立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新一代藏家的知识更加广博,大部分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在选择藏品时也更为理性,他们的艺术品收藏更偏当代。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家,非常热衷与艺术家直接交流。并且,他们往往坚持自己的判断来进行收藏,更有主见,而不仅仅将艺术作为一项投资。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佳士得亚洲总裁魏蔚: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在当下遇到瓶颈,在拍卖行自身积极探索、变革的同时,也需要政府进一步扶持和推动。
业界20年前就提出改变“中国艺术品拍卖由外国人来主持”的现状,提高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价位。但无论是在价格判断依据还是内涵发掘上面,目前中国艺术品都依赖于国外资料的佐证,依赖于国外市场价格的支撑,这对于国内这么大体量的市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一直在呼吁要重启文物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的新一轮开放和改革。要在国际范畴内考察中国文物艺术品的现状、问题、方向、方式、形态,基于此才能调整我们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方法,否则真的会走到瓶颈甚至是穷途末路。
——摘自《中国文化报》载文《甘学军:拍卖市场需要新一轮改革》
大韵堂艺术机构负责人蔡万霖:艺术专业毕业生过早签约艺术机构或过快走进市场可能会迷失方向。
一个学生将要毕业,他的毕业作品如果被喜欢艺术品的收藏家收藏了,可能对艺术家未来的发展支持更大一些。但如果是被一个画廊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貌似是这个创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这个认可可能只是一种假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透支了这个学生未来的价值。画廊高价卖出可能是一个短期的炒作行为,缺乏坚实的收藏群体和学术认可作支撑,这种一时的高价可能很难找到下一个接手的人,这也是造成很多青年新秀在艺术市场昙花一现,很快就销声匿迹的一个主要原因。
——摘自“雅昌艺术网”载文《2017毕业季系列观察:北京毕业展的市场黄金期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