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2017-03-23刘小源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靶向癌症计划

刘小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刘小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优质的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肿中的效果,阐明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33例为对照组,33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制定优质全面的肿瘤护理计划;重点针对护理能力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满意率(93.94%)远超过对照组(87.88%);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肿瘤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增加患者的参与度,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肿瘤护理计划;癌症患者;靶向治疗;应用价值

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劣发展等等种种因素都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癌症患者逐年增多,且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多数癌症疾病均具有致死率高、易复发的特点,临床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给患者打来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研究证明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延缓病情恶化的进程,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1]。因此本文主要就实施全面的护理计划和常规护理对癌症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特地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平均年龄(56.32±8.25)岁;按照入院序号和随机分配表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差无几,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和检查结果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未见认知障碍或是其他器官严重病变损害;(3)所有患者自愿积极参与本实验。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疾病的靶向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入院检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遵医嘱给予基础治疗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资料,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1)加强对患者的知识宣传教育,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选择合适的方式主动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注意事项及治疗流程和效果等;(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可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护理过程,让患者感受到来家庭的支持,讲述过往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3)手术前后均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告知医生;(4)手术后加强抗感染处理,定时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对手术切口定时进行消毒;给予患者必要的镇痛措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2];(5)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运动方案,维持患者体内营养的平衡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保证病房环境的安静舒适,定时进行消毒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休息质量。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重点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自我护理能力主要包括对护理知识和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自我处理的护理能力以及自我护理活动的认知认知[3],每项25分。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程度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感到非常满意的人数有21人、满意的人数有10人,总满意度为93.94%(31/33);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16人和13人,总满意度为87.88%(29/3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进行比较P<0.05。

2.2 自我护理能力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相关护理治疗知识了解程度得分为20.63±0.98,护理活动认知得分为18.52±2.36,不良反应认知得分为21.52±0.52,自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17.98±2.65;对照组患者的得分分别为12.58±2.12、10.21±2.36、15.23±0.69、10.51±0.21;两组之间差异明显,进行比较P<0.05。

3 讨论

靶向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痛苦,多数癌症患者接受完靶向治疗后心理压力剧增,频频出现不良情绪和并发症,严重影响疾病预后改善和病情的恢复,实施肿瘤护理计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在整个肿瘤护理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重患者的感受,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计划的随时调整,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加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肿瘤护理计划主要针对患者临床治疗后常见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具有灵活性有益于增强患者疾病治愈的自信心[4-5]。

上述实验数据证实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质全面的肿瘤护理计划是实施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患者的参与度,患者面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增强,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加强了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认知;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发推行。

[1]杨英,张体新,林丽等.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35):4026-4028.

[2]谢银燕,栾秋月.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5):94-95.

[3]吴国雄.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6(22):319-319.

[4]亓峰.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17-18.

[5]王楠.研究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其干预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23):184.

猜你喜欢

靶向癌症计划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