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2017-03-23闫雪莹王旭岩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血栓显著性住院

闫雪莹 杨 宏 王旭岩

解放军208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闫雪莹 杨 宏 王旭岩

解放军208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差异。方法:脑血栓患者96例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观察组48例)与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观察其治疗效果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4%)与对照组患者(70.8%)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亦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常规护理;脑血栓;住院时间

脑血栓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类型,其作为最常见的脑梗死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患者必须给予积极治疗及全面护理,才能确保其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分别应用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进程中,探讨护理模式差异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96例脑血栓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结合其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60.2±4.9)岁;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5-74岁,平均(60.5±4.8)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健康知识,指导患者用药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更加全面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精神情绪的变化情况,分析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根据患者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注意与患者建立顺畅、及时的交流渠道,针对性的疏导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指导患者在治疗进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配合;

(2)饮食指导:大部分脑血栓患者均携带肥胖症状,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限制患者的饮食内容,帮助患者树立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遵循健康科学的饮食规则。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治疗中的相关要求进一步限制患者盐分等含量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

(3)康复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将患者的康复进程分为早期、中期、后期等不同阶段,指导患者由患肢按摩逐渐延伸到关节训练、能力训练等多项内容,要求锻炼内容必须保持全面、科学、合理。护理人员应注意锻炼时间与运动量,确保循序渐进的同时,关注患者身体细节的康复,例如口、手、脚等。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1]:显效:患者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尼莫地平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降低幅度≥70%;有效:患者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尼莫地平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降低幅度在30%-70%;无效:患者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尼莫地平症状积分相较治疗前降低幅度<30%;

(2)护理指标: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其中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性等内容进行评分,评分乏味0-10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完成统计,计量资料使用()进行表达的同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达的同时使用Χ2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者表示两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中显效者、有效者、无效者分别为15例、26例、7例,治疗有效率为85.4%;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中显效者、有效者、无效者分别为12例、22例、14例,治疗有效率为70.8%。由此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指标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5.9±5.2)d、(87.4±6.9)分;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2.4±6.8)d、(72.6±8.3)分。由此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2],脑血栓患者由于治疗期间表现出了强烈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由此甚至会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临床护理作为治疗措施的一种重要补充,其在关注患者生理症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给予患者生理、心理等无微不至的照顾,确保患者始终处在积极、健康的治疗状态中。以往临床常见的常规护理措施,就存在着忽略患者内心情感变化的缺点,优质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较好的弥补这一缺点,对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内容更加全面且规范,同时护理内容涵盖患者入院、治疗、康复等多个阶段,更加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自然也更加优秀。临床研究显示[3],相较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亦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黄慧芳.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3):230-231.

[2]廖群英.脑血栓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探析[J].当代医学,2016,22(27):113-114.

[3]刘丽华.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新血管病杂志,2015,3(05):135-136.

猜你喜欢

脑血栓显著性住院
妈妈住院了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