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四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7-03-23谢为民

教育家 2017年41期
关键词:立德教育学生

文 | 谢为民

落实“四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 | 谢为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心全意跟党走,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发展总任务落到实处,落到行动上,落到关键点。

提高“站点”抓落实

“站点”,就是立场、观点,就是站位。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的工作,关系到国运兴旺、民族强盛的大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更加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央权威,更加自觉主动地与中央精神对表。要提高思想站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教育为民的办学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着力点,培养教育学生增强党的意识、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引导广大学生讲“大德”、走“大道”。对于错误的办学思想与倾向,要敢于亮剑,大声说“不”。要提高党建站位,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党建促教学,通过“党建+”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两点”抓落实

“两点”,就是要坚持“两点论”,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对待、解决错综复杂的教育问题。当前,改革正涉深水区,教育处于转型期,观点纷呈,流派林立,有关教育的各种理论、理念、批评、质疑纷至沓来。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待遇问题、师德问题、舆论问题,太多的问题、太多的质疑、太多的期待拷问着教育,困扰着学校,困惑着教师。对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办学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而要勇于面对,敢于正视,客观分析,辩证对待。坚持“两点”抓教育,树立科学教育新理念,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心身成长规律,恪守教育常识,保持教育的理性与独立,不因“政绩观”而彷徨,不为“升学率”而折腾,不功利浮躁,不趋利跟风,静心教书,潜心育人,静待花开,守望成长。

围绕“重点”抓落实

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教育人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指南。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项固本工程,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牢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项铸魂工程,融汇到课程体系中去,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孩子们的人生导航。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筑基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底色。“立德树人”的理念要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要入耳入口更入心。“立德树人”的理念要融入学科教学,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德育的元素,让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无缝对接。“立德树人”的理念要结合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还是社团活动,无论是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研学旅行活动,都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做事、学会做人,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从南昌教育自身来说,“促进教育公平”的出发点是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脚点就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上。围绕公平的教育热点,要集中力量抓好教育民生工作。要抓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严防死守“零择校”的政策底线;要抓好高中招生工作,促进高中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中考后能够得到适合的普通高中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出彩”的教育愿景;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在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财政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向义务教育倾斜,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要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教育扶贫来扶智,从根本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公平教育的雨露惠及每一个学生,要让公平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名孩子的前程。

要积极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是教育之基、之要,更是教育之魂。没有教育的创新,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没有创新的教育,就没有教育的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教育为民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启民心智的情怀不能变。“学生课余教学辅导志愿服务中心”和“教育为民服务中心”,是南昌教育改革的创新亮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我们要把这亮点工作做得更靓,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细致,更有创新创造性。

要着力解决教育难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开展好“答好人民关切题”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关心和关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挥基础作用。学前教育问题,是当下争议最多、非议最多、关注也最多的教育焦点问题。推进普惠化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策略,更是顺应民意、满足社会需求的措施与方法。要进一步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重点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要聚焦新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聚焦新高考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将学生选课走班、教师走校送教落到实处,形成常态。

要深入推进综合教改。要以问题为导向,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和建立中小学教师管理中心。要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建立全市民办学校信用体系,加强规模控制与计划监管,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要深入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切实做好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让轮岗交流的干部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安得了心、有获得感、有成就感。

满怀“情点”抓落实

教育是长情的事业,只有专心专注,用心用情,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才能在平淡中体验幸福,在奉献中收获精彩。满怀“情点”抓落实,就是要怀揣着教育梦想,满怀着教育激情,强化责任与担当,增强动力与定力,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收获成长。

要在坚定信仰中抓落实。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唯有坚定信仰,才能坚守教育信念,拥有教育情怀,才能“心中有家国、肩上有责任、眼中有学生”,才能将教育进行到底;唯有坚定信仰,才能不为外物所役,才能不为名利所惑,才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唯有坚定信仰,才能拨开教育上空的迷雾,走出教育纷争的迷津,回归教育的本源,用“适合的教育”“刚刚好的教育”铺成一条让孩子们走向成长、成功、成人的坦途。

要在转变作风中抓落实。要坚守廉洁的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守好思想的底线、工作的底线、道德的底线,筑牢反腐倡廉的高压线。要严守纪律的红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各项党内制度,增强法纪意识,促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要固守服务的生命线。教育就是服务,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学校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始终把师生满意、学校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思路,提高服务标准,以务实的作风,树立教育形象,促进教育发展。

要在营造氛围中抓落实。要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创新教育宣传模式,用好传统宣传和新媒体宣传等阵地和平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统筹推进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理论宣传,唱响南昌教育“好声音”,讲好南昌教育“好故事”,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要深入社会、融入社会、发动社会,家校互动,社会联动,探索更多的机制,让各行各业参与到教育事业来,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作者系南昌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吴爽

猜你喜欢

立德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学生写话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