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行PICC 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3-23陈莹
陈 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肿瘤科行PICC 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 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目的:分析肿瘤科PICC置管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同时对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4%,明显待遇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18.33%,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因素、置管因素、高凝状态等是导致肿瘤科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治疗整体效果。
肿瘤科;PICC置管;静脉血栓;原因;护理对策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肿瘤科病房中运用更加广泛,通过PICC置管能够保证输液质量,常用语刺激性强、浓度高的液体输注,还能进行肠外营养补充。静脉血栓是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为了弄清肿瘤科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原因,并出题有效护理对策,以124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为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均来自于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科患者,共计12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5.4±3.4)岁,置管位置包括21例右侧头静脉、19例锁骨下静脉、12例腋静脉以及10例右侧贵要静脉。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两(63.8±3.2)岁,置管位置包括22例右侧头静脉、20例锁骨下静脉、10例腋静脉以及10例右侧贵要静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环境干预、病情观察、饮食控制、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对策,即相对静脉血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具体措施为:
静脉血栓发生原因:第一,血压状态变化。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导致患者机体会自动分泌一种癌性促凝活性物质,对凝血系统具有较大的激活作用,而纤溶性活性物质对纤溶系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流动较慢,继而形成血栓;第二,血管内皮损伤。PICC置管采用高级硅胶材料,人体排斥性相对较小,也容易导致纤维蛋白聚集,出现纤维蛋白隧道,更加容易形成血栓。另外,PICC管需要患者长期携带,如果不能及时的护理,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容易形成血栓。第三,药物作用。在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会用到顺铂、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损伤血管内膜的危险,一旦发现就会导致静脉内膜炎,血管壁弹性会下降、薄度会下降,继而引起血栓。
静脉血栓预防对策:第一,在进行PICC置管前,护理人员应该将有关事宜告诉患者的家属、患者,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需要对PICC置管禁忌症、适应症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调查患者的静脉条件,对置管后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第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技能,同时严格的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坚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第三,在完成PICC置管后,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选择恰当的体位,避免发生血液回流。可以允许患者四肢进行少量的运动,但应该尽可能避免外展、屈伸过度,更不能手提重物。第四,强化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每天,护理人员都需要测量患者上臀围,观察患者肤色、血运情况等,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规进行检测,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则需要及时的向医生汇报。第五,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拔管,然后通过心理护理方式,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必要时采用抗凝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情况进行总结,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对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进行表示,通过t值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共发生静脉血栓3例,静脉血栓发生率4.84%;对照组患者中,静脉血栓发生为11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33%。可见,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PICC置管技术不断成熟,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尤其是肿瘤科患者治疗中。在肿瘤科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静脉血栓是严重的并发症形式,主要是由于血液高凝、血管内皮破损、药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发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情况,则需要及时的进行拔管,避免血栓脱落。同时,在抗凝药物选择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的按照医嘱,提高相关操作的规范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首先对肿瘤科行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4%,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的18.33%,P<0.05。
实践证明,加强对肿瘤科患者行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积极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1]蒋佳佳.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5,10(08):111-112.
[2]杨海燕.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11(09):87-88.
[3]薛红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16(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