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下构建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空间

2017-03-23■刘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刘 钊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湖北省武汉市民院路708号 430074

进入Web 2.0 时代以后,网络信息和内容呈爆炸式增长,用户成为信息内容的主导者,新一代互联网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平等、开放、协作、分享。“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创新2.0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新业态,“跨界融合,连接一切”是其思维特质。新闻、图书出版领域已经率先运用“互联网+”战略并且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为图书和报业的选题、发行提供决策依据[1]。

高校学术期刊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性理论刊物,是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应将互联网思维贯穿期刊生产的全过程,利用互联网建设期刊数字化平台,运用新媒体拓展学术服务功能,在编辑、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角色之间实现学术协同共享。现有基于“互联网+”高校学术期刊的讨论或基于构想层面[2],或仅从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3]、拓展传播渠道[4]和更新经营管理[5]等单一角度进行阐述,忽视了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内涵和现有体制下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性和指导性较弱。

为了充分交流学术思想,广泛传播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以学术空间为高校学术期刊载体,本文从上述问题出发,立足于以“互联网+”思维构建学术内容、服务、经营、渠道创新型的学术空间,对内更新高校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校出版等一系列流程;对外拓宽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的联系,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多元的期刊评价体制等,以一种全生态的跨界形态解决高校学术期刊目前发展中的困局与难题,匡正学术期刊功能,净化学术风气,完善审稿机制,实现出版模式的全面转型,提升国家整体学术期刊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1 高校学术期刊学术空间的发展困境

我国高校所办期刊共2500余种,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50%左右,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期刊齐名,是我国科技期刊最重要的三大期刊群之一。一直以来,高校学术期刊与高等教育水乳交融,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建设高校学科、创新科学研究、凝聚和培育科研队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6],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成为中国学术期刊中具有相当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规模的特色期刊群。广义而言,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空间是一个由学术机构、学者、学术成果、学术体制、传播媒介等多个维度组成的立体结构空间,但是在当前“互联网+”出版成为国家鼎力扶持并且强劲发展的新业态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因办刊体制和学术评价机制所造成的不足,在其内部和外部学术空间正面临重重困境和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 对内学术空间

1.1.1 同质化现象

受“大而全”的综合性高校的影响,个性、特色的高校渐行渐远。在“千校一面”中国高校体制下,大部分高校学术期刊自然难逃“综合性”“千刊一面”的境地,期刊在办刊方针、期刊发展上缺乏明确的学术定位和深层思考,栏目设置千篇一律,未形成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内涵和质量价值相似,出现期刊同质化现象。这导致大多似曾相识的论文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优秀的论文无法快速脱颖而出,学术期刊资源无法整体集中利用,难以形成协调发展和优势互补[7]。

1.1.2 门户之见

就本质而言,高校学术期刊的办刊原则应当是“求道无篱,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经世致用”,学术之本在于创新,要求大胆探索,允许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摒弃门户之见,打造一个氛围宽松、百家争鸣、论证严谨、以质取文、公平竞争的学术空间或交流平台。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学术期刊因隶属于高校,由各高校提供办刊经费,在用稿政策上倾向于本校师生,排斥外稿,形成各自为营的局面,导致期刊功能异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中各种学术观点的创新集萃与交融。

1.2 对外学术空间

1.2.1 窗口性弱化

近20年来,受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偏向于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的影响,高校学术期刊的潜在优质稿源大幅缩减,研究人员多将优质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投向国外一流的SCI期刊,而并未考虑本校所办的期刊。高校学术期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研究生毕业、教师完成科研工作量、部分科研项目结题的主要目标期刊。在这种环境下,因其刊登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高质量论文的比例偏低,高校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停滞不前,这说明高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窗口功能正逐渐弱化[8]。

1.2.2 开放性萎缩

高校学术期刊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发行量较小;并且习惯于依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旧有的渠道,主动开发新传播渠道的意识薄弱。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数据库检索科研文献,新媒体带动发行、学术文献开放获取的趋势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市场占有率和开放性渐显萎缩,对外科学信息传播和交流迟滞,并缺乏学术沟通和交流。

2 “互联网+”下构建高校学术期刊学术空间的调研分析

综合分析高校学术期刊对内、对外学术空间的弊端,不难发现:高校学术期刊自身具有综合性和内向性的基本特征,正面临学科拼盘,难觅优质稿件,传播速度慢,学术成果转化效率低,整刊特色模糊,学术影响力日益下降等重重困境。在互联网这一人类的新空间、新家园中,学术期刊需要提高开放度,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体现互联网传播技术、方式和渠道等思维模式的新技术和新平台,以便捷、即时、共享的传播方式促进信息流动并与受众互动,构建“互联网+”模式下新型的学术空间,努力实现传统出版内容与新兴出版技术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走适合自身的“专、精、新、特”发展道路[9]。

为了解高校学术期刊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践行状况,调研了近200位高校学术期刊的从业者、审稿专家和相关受众,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182份,其中函返105份,网络邮件返回77份,问卷收回率22.7%。返回问卷中含教育部所属高校期刊50种,省属和委属高校期刊66种,高职高专、地方和其他单位主办期刊79种。问卷中依据“互联网+”下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四个典型问题展开调查,即协同学科建设、彰显特色、联动受众、拓宽传播,按照以下评分标准获取了高校期刊发展的相关数据:3分代表成效非常显著,2分代表成效一般,1分代表有成效但不显著,0分代表无成效,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第一,高校学术期刊在应用采编系统、E-mail、QQ等方面评分最高,为20.0分,说明大部分期刊编辑部实现了稿件的数字化系统管理,多数编辑使用E-mail和QQ联系作者,收发稿件相关的文件,期刊在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办刊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二,高校学术期刊在协同学科建设、组建特色栏目上评分较高,均为14.0分,说明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各个高校的学术展示区,在体现各高校科研实力、建设学科,依托本校的特色专业优势创办特色栏目上取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第三,高校学术期刊在建立重点学科关联、应用微信和应用程序等新媒体上评分较低,分别为6.5分和7.0分,说明大部分高校学术期刊通过新媒体提高期刊和应用移动互联网开展资讯服务不足,亟需借助互联网将校内重点学科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建立密切联系。第四,评分最低的是期刊建立学术期刊数字联盟、利用微信群等增强受众黏性以及根据学科特点策划选题,分别为4.0,4.0,2.0分。说明目前高校期刊进行内外部资源整合、强强联合、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等集约化、集群化运作,仍是期刊突破传统体制下“小、散、弱”瓶颈,实现互联网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方向[10]。同时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媒体融合意识薄弱,要多借助媒体等手段集聚粉丝,扩大期刊的影响力,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把握学科前沿和受众偏好,使策划的选题内容更能彰显学科特点[11]。

表1 “互联网+”下高校学术期刊践行功能的调研结果

3 “互联网+”下健康有序学术空间的思维要素

当下,互联网技术正在以快速、便捷、开放、共享的姿态深刻地改变学术研究的面貌,拓宽了学术期刊的开放程度,弱化了期刊的边界,加快了学术信息的流动,促进了期刊与受众的互动,以新媒体增强了期刊的服务功能。而高校期刊也正逐步从扩大规模向建设学术内涵延伸,从面向本校师生发表论文的单一封闭功能向整合社会资源、彰显学科特色、兴学育人等复合型功能拓展[12],积极应用“互联网+”的思维要素构建高校学术期刊健康、有序的学术空间,既有利于消除同质化,破解发展难题,更有助于实现期刊功能转型,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图1)。

图1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空间构建

3.1 用户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自媒体”,能够各取所需地主动选择信息,并且即时再次传播[13]。基于用户产生内容,高校学术期刊应当转变以编辑部加工生产信息内容的单一模式,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意识,让受众成为学术信息生产的主导者和传播者。基于互联网语境下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的变化,编辑应当思考如何在浅阅读中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对稿件的标题、摘要、结构等细加工、精确概括[14];通过微信等新媒体聚集粉丝提升期刊的关注度,扩大论文传播的级联效应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充分重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知识服务,以高效和精准的知识关联共享吸引受众,将高校期刊逐渐由传统的展示学术成果向提供知识服务转变[15]。

3.2 开放有序

传统高校学术期刊审稿一般为双向匿名制,这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下,编辑可以将作者、审稿人和读者置于一个开放有序的学术空间,让文章首先发布于在线平台,由审稿人和读者对文章开放评议,作者通过审稿人对文章的评审意见和读者对文章的反应,与受众进行平等的学术探讨[16]。这种审稿过程改变了作者、编辑、审稿人之间的固有关系,为学术研究多角度、全方位、全过程的交流提供了空间,拓宽了期刊的开放程度和传播新知识的渠道,读者获得了更高的参与度,论文在开放交流中提升了质量。

3.3 公平公正

就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而言,无论是以刊评文,还是以引用率、转载率等量化指标评价期刊,都局限于应用外在的标准而非学术论文本身价值来衡量论文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2],不适合“互联网+”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模式要求。“互联网+”期刊的学术空间应当成为培育学术公平公正、促进民主评议的新家园,编辑应当善于更多地通过大数据分析论文和知识信息的阅读、下载、点击、关注、评论等,关注期刊在行业专家和受众中的学术影响,融入论文的学术反响、学术热点以及读者的参与度等多元的人文指标评价体系。

3.4 互动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集聚焦点就能聚集人气。高校期刊编辑应当积极通过网络与高校作者、读者充分交流互动,引导读者说刊、评刊,开展学术咨询、讲座、报道等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实现论文的二次传播,让作者、读者、编者共同构建期刊的无形学术空间。高校期刊也不宜拘泥于单纯内容上网的模式,可以利用尽可能多的媒介形态呈现学术信息,制作视频、音频、图片等多样态产品,通过多介质的运作,深入推动纸质期刊和新媒体在内容资源、生产流程、产品传播、互动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构建新媒体下的学术空间和传播体系[17]。

3.5 协作分享

以互联网思维审视,高校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信息知识生产、创新、传播、交流和服务的共享平台,以平等、协助、分享的理念重塑编辑、审稿、阅读的全生态办刊关系[3]。编辑通过在学术空间内部建立资源信息库,以协作的精神实现分享知识信息资源和再造编辑流程,注重移动平台、微信平台和期刊应用程序技术对信息的分享传播;在学术空间外部加强资源信息的传播拓展、社交集聚、增值服务等,联合期刊群乃至数字出版平台,构建品牌共创、优势互补、联合经营的期刊联合体。

4 “互联网+”下构建高校学术期刊学术空间的方法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新的学术传播秩序尚未形成,另一方面,数据平台对学术传播渠道的控制、开放获取的兴起、国际出版期刊的入侵,加剧了纸本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术期刊的生存危机[18]。目前,制约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不仅仅是新媒体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等问题,更多的是缺乏与社会甚至国际接轨的传播意识,缺乏在学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科学定位。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105种自科科学期刊兼备了学术传播机构和出版期刊的双重身份;在我国,以“互联网+”思维审视高校学术期刊的全生态关系和新功能定位,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术空间,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展现和彰显高校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适应并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多元的出版思路和传播手段,为高校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链中赢得了话语权和传播权,跨界创新并拓展了自身的学术空间[19]。

4.1 平台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平台化思维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就学术期刊而言,平台化和内容精品化是学术期刊进一步发展的支撑。高校学术期刊应当成为互联网时代集知识生产、创新、服务,信息传播和交流,学术规范塑造,学术方向引领,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空间或平台[3],由作者、编辑、读者、审稿专家共同交流学术和评价期刊。高校期刊应当利用自身学科资源优势,组织对特定用户有价值的内容,以专业化、特色化为突破口,筹建专题、专栏、专刊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建立目标学术共同体。例如Elsevier以互联网为运营平台,将作者、审稿专家、编辑、校对人员、编务人员聚集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对其出版的2000多种期刊录入数据库变成一个“智库”,利用大数据技术组织分析、关联挖掘数据等,对元数据二次开发,为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20]。

此外,期刊还应当最大限度地开发内容价值,使内容适合于不同的介质和渠道,通过二次加工内容,例如改编为新闻、资讯,提供导读、推介、相关链接,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超越纸质期刊所容纳的限度。例如JACS、Nature等国外顶级期刊还建立了包含研究支持材料的期刊网络平台或数据库,实现了增强出版[21]。

4.2 服务用户

“互联网+”生态赋予高校学术期刊出版新的内涵,网络化、移动化、多样化、个性化、即时化的学术服务将成为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范式[22]。从学术空间内部分析,高校期刊编辑应当改变“等、靠、要”的思维惯性,学习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搜索学术热点,借助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和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读者关注的学术话题,拟定更加科学的选题策划,有目的地组织高校相关重点学科的组稿审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为作者、读者提供更快、更准的有效信息,为分析获取优质稿件,建立期刊特色栏目提供有力的决策帮助。

从学术空间外部分析,高校期刊可以并不局限于发表论文的单一职能,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组织学术研讨、交流,提供资讯服务,协同高校学科建设,为高校科研项目搭建桥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国内诸多刊群网站,例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www.paper.edu.cn)、中国科学系列(www.scichina.com)、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www.oaj.cas.cn),以及中国光学期刊网(www.opticsjournal.net),均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集成期刊链接、论文下载、专题资讯、会议培训等内容丰富的数字服务,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者和作者的需求。国外Cell杂志由编辑策划、主持了在线研讨会平台,邀请全球著名专家主讲,为参与者提供在线同步讨论和内容共享[21]。这种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及其派生出的大数据和平台思维,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导学术期刊的办刊定位[23]。

4.3 学术经营

高校学术期刊立足于高校,在科研领域和学界专家中均存在着较多的学术资源,如何摆脱期刊出版的单一职能,尝试立足于积累学术力量和经营学术圈子,实现“互联网+”下开放办刊,是改变目前高校学术期刊整体上“散、小、弱”的粗放出版和竞争力不强的有效方式。从学术空间的外部构建分析,不妨以学科专属为范畴,聚集相同类型的学术期刊,跨越地域形成联合性编辑部或者出版联盟,加入统一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对外联合同行业的期刊资源,避免资源同质化,形成期刊优势互补的集约化出版。2007年,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与Springer公司合作建立在线出版平台journal.hep.com.cn,出版的Frontier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覆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约23 种英文学术期刊(有 9个入选最受欢迎的 133 种学术期刊),实现论文即时发布和在线优先出版,提供了在线访问和阅读期刊内容服务,品牌关注度名列牛津大学出版社之后,位列第二[24]。2011年中国知网选编了130余家学术期刊建设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平台,经过数字化重组,形成一系列专业期刊和专题期刊[2]。

从学术内部空间分析,高校学术期刊内部的组织机制、出版发行、新媒体应用等都需要考量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深入挖掘期刊的内容资源,优化选题策划、审稿流程、质量控制等[5],充分彰显期刊特色。同时提倡编辑学者化,不断地实现编辑与读者、审稿人之间的身份角色互换,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深入参与期刊办刊的全过程,例如ScienceOpen出版平台采用非匿名的公开评审模式,优化了学术期刊出版流程,由科研人员自主发布、分享、讨论研究成果,论文质量由学术共同体评议,作者可以随时根据平台提供的动态审稿的意见修改论文[25],这种以开放、平等合作、双向沟通的方式建立学术期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仅激发了用户对期刊学术空间的黏性和贡献支持,实现出版活动在网络空间的延伸,还有助于“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形成期刊双向流通、相互滋养的共建关系[26]。

4.4 传播渠道

“互联网+”下学术期刊的出版行为已经变革了传统纸质期刊的内容和阅读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快速成长的业态,是对期刊的编辑业务流程、编排行为、出版传播方式的一种革命性的整合和再造[27]。学术期刊在学术信息的传播渠道上与移动互联网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传播力是促进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互联网+”时代学术信息呈现多维度、即时交互和多元化的需求和特点[28]。从学术空间内部分析,高校期刊编辑需要创新出版模式,通过多媒体融合技术立体开发期刊内容,实现一次制作,多元发布。结合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浅阅读、移动阅读等需求,以多平台、多终端、多屏化(电脑、手机、平板、手持阅读器)和多样化(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角度覆盖科学信息,充分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例如世界第一个同行评议的可视化实验期刊JoVE利用视频内容全景呈现学术研究的全过程,目前每月访问量达到20万次,被PubMed/Medline、Scopus等数据库收录,PAR-CliP文章已被Cell等引用80次。国内中华医学会旗下期刊《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也从2015年起积极上线手术方法和技术视频,提高文献的展示度和传播范围。

从学术空间外部分析,高校期刊应当迎合互联网经济下的粉丝思维、聚焦思维和快捷思维。通过特色化、多元化的价值张力黏住读者,聚集粉丝,建立作者库、读者库和专家库,根据不同人群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以微信等社交平台将学术信息分众传播、精准推送。受互联网简短快捷思维的影响,期刊论文可以不完全通过长篇论文的方式呈现,可以通过微传播平台优先出版摘要信息、全文阅读链接、图表、注释等碎片化学术形态,以信息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出版方式的更迭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学术信息发布过程中和发布后不断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和实时互动,缩短期刊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滞后周期。期刊通过与互联网嫁接拓宽了学术信息的传播渠道,成为纸质出版和数据库出版的有益补充。

5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学术传播秩序正在由期刊向单篇论文或知识元转移,期刊数据库对学术传播渠道的占有、国际SCI期刊对优质源的获取优势、办刊体制和学术评价体系的不足等严重压缩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空间。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术期刊“+”的不仅是内容,更是出版、传播和服务方式。编辑应当秉承用户导向、开放有序、公平公正、互动融合、协作分享等“互联网+”思维,全面提升期刊的平台内容、用户服务、学术经营、传播渠道等,构建科学信息协同共享的全生态学术空间。对内充分聚集学术资源建立学术圈子,通过大数据和平台思维更精准地策划选题和建设栏目,优化期刊出版流程,创新出版机制;对外注重作者、读者、学者等用户的“线上+线下”参与和体验,秉持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同行评议和学术交流原则,形成优势互补的期刊集约化出版。以学术衍生为本位,使高校学术期刊成为一个隶属于整个学术圈的开放性学术载体,承载学术研究、交流与传播的神圣使命。

致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颜昌学编审、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亚玲副教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占莉娟编辑对本课题的调研、数据分析和写作提出了宝贵建议,特致谢忱。

[1] 刘成勇,张琦,邓健,等. 以“互联网+”思维打造出版科技精品工程[J]. 科技与出版,2015(8):4-8.

[2] 桑海.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3):55-64.

[3] 范维,刘玉邦,陶清玉,等.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62-168.

[4] 蒋华林.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传播渠道优化探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571-578.

[5] 谢文亮,梁洁,郑添尹. “互联网+”下学术期刊的管理与经营机制创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25-731.

[6] 姚远,汤晰,赵军平,等.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08,20(1):15-17.

[7] 陈汐敏,丁贵鹏,接雅俐,等. 医学学报类期刊同质化问题分析和对策[J]. 编辑学报,2015,27(2):109-111.

[8] 张玥,李明德,张行勇. 内修外求:创办更具影响力的高校学报[J]. 编辑学报,2016,28(2):150-152.

[9]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3-13)[2017-05-13]. http:∥china.caixin.com/2015-03-13/100790840.html.

[10] 秦钠. 集约化助推科技期刊管理创新与发展——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44-747.

[11] 贾泽军,尹茶,邓晓群. 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现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 编辑学报,2016,28(5):474-477.

[12] 亢小玉,宋轶文,姚远.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类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14,26(5):409-411.

[13] 周骥. 略论 “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综合出版平台的建设[J]. 出版发行研究,2016(6):46-49.

[14] 张艳艳,金晓明. 互联网思维在学术期刊经营发展中应用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9):965-968.

[15] 赵林平. “互联网+”视阈下高校社科期刊的后编辑意识[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0(6):111-113.

[16] 姬亚楠. 实现“互联网+学术期刊”发展模式[EB/OL]. (2016-03-22)[2017-05-13]. http:∥www.cssn.cn/sf/201603/t20160322_2932937.shtml.

[17] 屈凌云. 互联网思维下我国学术期刊创新发展思路[J]. 出版广角,2015(12):18-20.

[18] 朱剑. 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以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战略为中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9(2):66-80.

[19] 付传军. 机遇与跨越:“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之路[J]. 中州大学学报,2016,33(4):75-79.

[20] 刘冰,游苏宁. 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79-484.

[21] 肖宏,马彪.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22] 颜帅. 学术出版范式创新刍议[J]. 出版发行研究,2015,15(3):1.

[23] 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 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55-660.

[24] 王艾,王东. 高教社学术期刊在线出版平台开通[N]. 中国图书商报,2007-08-31(006).

[25] 梁洁. ScienceOpen 的“互联网+学术出版” 模式介绍、分析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85-192.

[26] 罗雯瑶. 用户至上:互联网思维下学术期刊的媒体转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51-755.

[27] 王妍. 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数字化呈现与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的思考[J]. 荆楚学刊,2014,15(6):73-77.

[28] 孙丽华,徐冬梅. 学术期刊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探析[J]. 编辑学报,2016,28(2):175-177.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期刊问答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