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油气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2017-03-23张艳飞陈其慎于汶加王小烈

中国矿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东南亚地区供需东南亚

高 骏,张艳飞,陈其慎,于汶加,王小烈

(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东南亚油气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高 骏1,张艳飞2,陈其慎2,于汶加2,王小烈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东南亚地区人口多,经济发展前景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全球除中国、印度外,最具增长潜力的油气资源需求市场。研判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供需形势,对全球油气供需格局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油气消费历史出发,对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并在分析供应现状的基础上,判断未来东南亚地区的供需缺口以及对全球油气资源供需格局和油气贸易的影响。认为东南亚地区是未来主要的油气需求地区之一,需求出现较快增长,石油供应水平有所下降,天然气供应延续上升趋势,到2030年,石油缺口将扩大到3.3亿t左右,天然气也将从供过于求转变成供不应求,出现1 070亿m3的缺口。油气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将加剧全球油气供需分离局面,并逐步加强环印度洋地区油气资源贸易量。

油气; 需求预测; 供应; 缺口; 东南亚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油气市场持续低迷、矿产品需求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东南亚地区作为稳定高速发展的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是拉动世界油气资源需求增长的动力之一。研判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供需形势变化,对判断未来亚洲乃至全球的油气资源供需格局和油气资源贸易形势意义重大。

预测未来全球供需形势一直是国外各大机构研究热点。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署(EIA)、英国石油公司(BP)、埃克森美孚公司(Mobile)、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IEEJ)等[1-5]均对全球能源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国际能源署(IEA)[6]发布了东南亚能源展望报告,对东南亚地区及主要国家进行了能源供需预测,IEEJ[5]也对东盟能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展望,但其他各大机构并未对东南亚地区进行单独预测。国内学者对油气资源供需趋势也进行了预测,多把东南亚地区作为亚洲或者亚太区的一部分,研究多集中于需求预测方面[7]。其他对东南亚油气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勘探开发和资源潜力[8]、对其他机构能源预测趋势的解读[9],以及中国与东南亚能源合作方面[10-11]。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东南亚地区供需形势进行研究,判断未来供需缺口,为把握全球油气供需形势提供依据。

1 东南亚地区油气消费历史

1.1 东南亚石油消费快速上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为主要消费国

东南亚地区石油开发利用较早,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以及增速放缓的过程(图1)。1965年到1985年,各国消费水平缓慢增加。1985年之后,随着东南亚经济迅速扩张,其能源消费水平迅速提升。1997年之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经济遭受重创,能源消费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到2015年,东南亚石油消费量约为270 Mt。虽然石油消费总量不断增加,但受石油危机、资源限制和气候变化影响,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下降,2015年约为46%。

东南亚最主要的石油消费国为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约有一半以上的石油用于交通领域,其次是石油化工和工业。新加坡主要借助港口优势,进口石油进行炼化;泰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较好,30%左右的石油均用于此。

1.2 东南亚天然气呈快速上升趋势,集中于工业和石油化工领域

天然气消费起步相对较晚,随着环境问题越发凸显,天然气作为可替代的清洁能源被迅速开发利用,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 650亿m3,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也迅速扩张,随着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领域表现出强大优势以及东南亚国家发展煤炭的强烈愿望,近年来天然气占比趋于稳定,保持在25%左右。

泰国是最主要的天然气消费国,其次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天然气的消费部门几乎全部集中于工业、石油化工和交通领域。但各国因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天然气消费的主导产业有所区别。印尼、越南等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工业;而泰国在工业、交通和石油化工领域天然气消费较平衡;马来西亚主要用于工业和石油化工;菲律宾天然气消费全部用于工业。

图1 东南亚主要国家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历史(数据来源:BP [12])

2 东南亚地区能源需求展望

2.1 东南亚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前景好,拉动能源需求增长

2015年,东南亚人口约6.3亿人,过去15年平均增速约为1.2%。据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13]预计,未来东南亚人口仍然增长较快,但增速放缓。印尼、菲律宾、越南是人口最多的国家,2030年将分别达到3.0亿人、1.2亿人、1.1亿人左右。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人口增长最快,年均增速在1.3%以上。

东南亚地区是巨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一直稳定快速发展。根据GDP增速变化“钟形”规律[14],参考IMF等国际权威机构对东盟国家经济趋势的预测结果,结合未来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综合预计未来15年,东南亚地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印尼仍是第一大经济体,增速约为5%;新加坡为发达国家,未来经济增速较低,约为2%;泰国、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增速约为3%~5%;越南、菲律宾等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增速均保持在6%以上。预计到2030年,印尼、越南、菲律宾等GDP总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GDP总量也出现较大增长(表1)。

综合来看,未来东南亚地区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目标,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对一次能源需求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表1 东南亚主要国家GDP总量和人均GDP预测 (GDP总量:万亿盖凯美元,人均GDP:盖凯美元/人)

注:2015年数据来自The Conference Board[15]。

2.2 东南亚一次能源需求将增加一倍左右

本文根据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 GDP “S”形规律[16-17]对东南亚主要国家一次能源需求进行预测。该规律是指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人均能源消费随着人均GDP增长呈现“S”形变化。即农业社会人均能源消费缓慢增长,随着工业化起步,人均能源消费随人均GDP同步快速增长,之后随着经济结构转变、社会财富积累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均能源需求将陆续达到顶点,不再增长并趋于下降[16]。该规律包括三个重要转变点,分别对应于经济结构重大转型期的开始。起飞点对应于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代表一个国家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人均能源需求开始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转折点对应于人均GDP10 000~12 000美元之间,此时工业比例达到最大值,人均能源消费增速由大向小转变。当人均GDP达到20 000~22 000美元时,后工业化阶段开始,人均能源消费将达到零增长点,即需求顶点。

在夏天,我抽出了繁茂的新叶,让我像胡宅中打扮包装一新的范峥峥一样,格外的妖娆,也让生意情场双得意的胡马强,更加心花怒放。

图2 人均能源需求“S”形规律(注:引自文献[16])

新加坡经济发达,目前人均能源消费已到达顶点,2030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费将保持在15 toe(1toe=41.868GJ)左右(图3),需求量保持在9 700万toe左右。马来西亚和泰国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一次能源消费进入缓慢增长期,2030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费将分别达到3.9 toe和2.3 toe,一次能源消费达到1.4亿toe和1.6亿toe。印尼、越南、菲律宾等为实现工业化,提高城镇化率,一次能源需求将出现较大增长,2030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费将分别达到1.55 toe、1.6 toe和1 toe,一次能源消费将分别达到4.6亿toe、1.7亿toe和1.2亿toe。由于这6个主要消费国消费量约占东南亚地区总消费量的90%以上,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12亿toe左右。

2.3 东南亚地区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加,石油增速放缓

东南亚地区未来将致力于能源多元化利用,相对廉价的煤炭和天然气以及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将成为东南亚地区能源发展重点,为摆脱对石油资源进口的过度依赖,将降低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东南亚地区石油主要用于交通部门,未来交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将不断提高,煤炭和天然气在电力和工业领域对石油具有一定的替代性,而且各国政府在电力领域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总体来看东南亚地区石油消费将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下降较快。未来石油增长最快的国家是印尼、越南和菲律宾等,主要依赖交通和工业部门拉动增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因经济水平较高,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对石油的需求相对平稳或稍有增长,但增幅不大(图4)。

工业是东南亚地区天然气最主要的消费部门,未来需求增长主要受工业发展和电力生产拉动。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将进行快速工业化,钢铁、水泥等冶炼加工产业发展将促进天然气需求快速增加,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呈上升趋势。化工领域发展也将对天然气需求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马来西亚依赖于其地理优势,未来大力发展油气下游产业,化工领域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将起到主要作用,但马来西亚政府为缓解对油气的依赖,未来计划发展煤炭和新能源产业,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有所降低。

总体来看,东南亚国家未来将提升煤炭、天然气和新能源份额,降低对石油进口依赖。通过分析各国能源利用形势,结合产业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石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下降到35%,需求量将达到12亿t左右,天然气占比将稍有上升,到2030年达到26%,需求量将达到大约3 500亿m3。

图3 东南亚主要国家一次能源需求预测

图4 2015~2030年东南亚地区石油和天然气需求趋势

3 东南亚地区供应历史及趋势

3.1 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

东南亚地区含油气盆地较多,油气资源较丰富。2015年,石油储量约为17.9亿t,约占全球0.7%,主要分布于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泰国(图5)。天然气储量约为5.6万亿m3,约占全球3%左右,印尼天然气最丰富,储量约为2.8万亿m3,占东南亚地区的一半左右,其次是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图6)。随着油气资源不断开采利用,未来保障能力不足。近年来,石油储产比相对稳定,天然气储产比不断下降,供应形势越发严峻。

3.2 东南亚地区石油供应下降,天然气供应逐步趋稳

东南亚地区石油产量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趋于平稳。近年来,主要的产油国印尼石油产量迅速下降,到2015年仅为4 000万t,比2000年减少了将近一半。越南、泰国石油产量有所增加,但进入21世纪之后,越南、泰国等增加的石油供应无法弥补印尼降低的产量,东南亚地区石油供应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15年,石油产量约为1.2亿t左右(图7)。

随着天然气需求激增,天然气产量不断增加,2015年为2 289亿m3,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是主要的供应国,三国产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各主要供应国天然气产量已趋于平稳,产量增加主要来源于缅甸,但受资源限制,产量增幅不大(图7)。

图5 东南亚地区石油资源分布(数据来源:BP[12], EIA[18])

图6 东南亚地区天然气资源分布(数据来源:BP[12], EIA[18])

图7 东南亚主要国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历史(数据来源:BP[12], EIA[18])

3.3 未来东南亚地区石油供应将减少,天然气供应稍有增长

未来主要的供应国仍然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据IEA预测[6],2020年之前,各国石油产量将稍有增加或保持平稳,2020年之后开始下降,其中,印尼是石油产量降幅最大的国家,到2030年达到2 500万t,比2015年下降37.5%。其他国家降幅较小,到2030年,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将分别降低到2 700万t、1 500万t和1 200万t。未来印尼将拉动天然气产量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到1 080亿m3,比2015年增加44%。马来西亚稍有增加,到2030年为700亿m3,越南将继续保持在40亿m3。泰国天然气产量将降低一半,2030年达200亿m3。

4 东南亚地区供需格局演化

4.1 石油需求迅速增长,供需缺口逐渐扩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南亚地区石油资源开始出现需求缺口(图7)。随着石油需求迅速扩张,供应不断缩减,缺口进一步扩大。2015年,石油需求缺口为1 670万t。未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东南亚地区供应紧缺的趋势越发明显。根据上述对石油需求和供应趋势分析,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需求缺口将扩大到3.3亿t左右。各国石油需求缺口均呈扩大之势。预计到2030年,印尼将超过新加坡成为石油缺口最大国家,缺口达9 000万t。其他国家石油缺口虽有所扩大,但增量不大。

4.2 天然气将打破供应充足状态,未来将依赖进口

目前东南亚地区天然气基本能够满足需求,2015年尚存在660亿m3的剩余(图8)。随着天然气需求攀升,尽管供应能力有所提升,但鉴于资源潜力和供应能力有限,未来增加的产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根据上述对东南亚地区天然气需求和供应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前后,东南亚天然气开始依赖进口,到2030年,将出现1 070亿m3的缺口。马来西亚到2030年将依然维持出口,但印尼因其快速增长的需求,到2025年前后开始依赖进口,其他国家2015年已经开始出现进口趋势,未来进口量将快速增加。

图8 东南亚地区石油供需历史及趋势(注:历史数据来自BP[12], EIA[18])

4.3 东南亚地区油气供需格局变化将对全球油气资源供需格局和资源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崛起,油气资源消费中心不断向亚洲转移,全球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近100%和天然气需求增量的53%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东盟[7],但油气资源供应不足,不断扩大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加剧全球供需分离局面。东南亚地区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同时是亚洲地区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地,未来油气资源供应紧缺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强环印度洋地区的油气贸易量。

5 结论

1)东南亚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好,人口增长较快,为快速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尤其是电力水平,未来东南亚地区将成为拉动全球油气资源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到2030年,石油需求将增加一半,天然气将增加一倍。

2)因资源和环境限制,未来石油供应有所降低,天然气供应延续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东南亚地区石油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也将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供应不足,未来油气资源依赖进口的趋势越发明显。

3)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缺口不断加大,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油气供需分离局面,并逐步加强环印度洋地区的油气资源贸易。

[1]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6[EB/OL]. http://www.iea.org/newsroom/news/2016/november/world-energy-outl-ook-2016.html.

[2] 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6[EB/OL]. 2016. http://www.eia.gov/outlooks/ieo/.

[3] BP Global. BP Energy Outlook 2016[EB/OL]. 2016. http://www.bp.com/.

[4] ExxonMobil. The Outlook for Energy: A View to 2040[EB/OL]. 2016. http://corporate.exxonmobil.com/en/energy/energy-outlook/download-the-report/download-the-outlook-for-energy-reports.

[5] The 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Japan(IEEJ). Asia/World Energy Outlook 2016[EB/OL]. 2016. https://eneken.ieej.or.jp/en/whatsnew/424.html.

[6] IEA. Southeast Asia Energy Outlook 2015[EB/OL]. 2015. http://www.worldenergyoutlook.org/southeastasiaenergy-outlook/.

[7] 陈其慎,于汶加,张艳飞,等. 点石——未来20年全球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8] 姚永坚,吕彩丽,康永尚,等. 东南亚地区烃源岩特征与主控因素[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 38(2):367-378.

[9] 王乾坤. 三大国际研究机构能源需求展望综合分析及启示[J]. 能源,2014(4):92-94.

[10] 李涛,刘稚.浅析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J]. 东南亚研究, 2006(3):24-30.

[11] 迟愚,孟祥龙,王福合. 东南亚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对外合作前景[J]. 国际石油经济, 2008(11):50-56,84.

[12] BP Global. BP Statistical Review 2016[EB/OL]. 2016. http://www.bp.com/.

[13] 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5 Revision[EB/OL]. 2016. http://unhabitat.org/.

[14] 陈其慎,等. 中国战略性矿产研究报告[R].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2014.

[15] The Conference Board. Total Economy Database[EB/OL]. 2016. https://www.conference-board.org/data/economyd-atabase/index.cfm?id=25667.

[16] 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等. 矿产资源需求与模型预测[J]. 地球学报, 2010, 31(2): 137-147.

[17] 于汶加,王安建,王高尚. 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何时到来[J]. 地球学报, 2010, 31(5):635-644.

[18] 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EB/OL]. 2016. http://www.eia.gov/beta/international/data/browser/#/?vs=INTL.44-1-AFRC-QBTU.A&vo=0&v=H&start=1980&end=2014.

Analysis of southeast Asia oil and gas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GAO Jun1,ZHANG Yanfei2,CHEN Qishen2,YU Wenjia2,WANG Xiaolie1

(1.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Southeast Asi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good prospe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long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level enhancing unceasingly, it has become the most potential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demand market in the world in addition to China and India. Analysis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lobal oil and gas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evolution. We start from the history of oil and gas consump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forecast the demand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2030.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pply, we judge its supply and demand gap in the future, as well as analyze the impact on glob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trend and oil and gas trade. Think that southeast Asia is one of the main demand areas of oil and gas in the future, demand will grow rapidly. Oil supply level will decrease and gas supply will continue its upward trend. To 2030, oil gap will expand to 330 million tons, natural gas will also shift from supply exceeds demand to short supply and appear a gap of 107 billion m3. Expanding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oil and gas will exacerbate global oil and gas sepa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as well as gradually strengthen oil and gas trade in the Indian Ocean rim.

oil and gas; demand forecast; supply; gap; southeast Asia

2017-01-03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一带一路’64国矿产资源供需格局与产能合作选区分析”资助(编号: DD20160103);“东南亚国家供需形势与产能合作选区分析”项目资助 (编号:N1607-2 )

高骏(1990-),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矿产资源评价方面研究,E-mail: 616628368@qq.com。

张艳飞(1989-),女,满族,河北承德人,实习研究员,现从事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工作,E-mail: zhyf1014@163.com。

F416.2

A

1004-4051(2017)03-0054-06

猜你喜欢

东南亚地区供需东南亚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区域认知素养导向下区域地理教学探索——以《东南亚地区》教学为例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区域认知素养导向下区域地理教学探索——以《东南亚地区》教学为例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粮食产业的优势、挑战与对策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