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安队伍建设中的社会学现象

2017-03-23杨锦春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鲶鱼先进典型社会学

杨锦春

(云南丽江古城公安分局)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起源、社会群体心理的学科。通过对社会学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的观察问题,从而总结和反思自身行为。作为一名从警多年的公安民警,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结合公安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效应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得到了许多启示。本人从社会学视角入手,就基层民警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死于安乐的“青蛙现象”和队伍活力的“鲶鱼效应”。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它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它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就是,青蛙在“乐此不疲的温暖享受时”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直到问题真正发生时还浑然不觉。

我們古城区公安局下属20多个基层部门、800余名民警和辅警,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队伍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剖,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问题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积攒的,只不过是因为爆发了才引起注意。一些基层所队的领导平时对政治工作不够重视,民警思想有了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就如同冷锅里的青蛙,在浑浑噩噩中渐渐失去了反应能力,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表现为“习惯性麻木”,直到出了问题才悔不当初。基层部门领导干部必须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适应新形势,着眼新变化,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和水平,而不能满足于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否则,必将成为“冷锅里的青蛙”。对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岗位交流和流动机制。无论是对于民警还是基层干部,流动是活力的保障。社会学中存在的“鲶鱼效应”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其中的原因在于,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就不会死了。

当一个单位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集体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单位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近年来,古城分局对基层领导班子的调整,正是对“鲶鱼效应”的实际应用。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到单位任职以后,受新的工作环境刺激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就会变成搅动起来的“鲶鱼”,想方设法将工作干出新成绩、展示新亮点,从而使分局整体工作达到亮点不断、异彩纷呈的局面。

二、先进典型的“马太效应”与整体效果的“木桶原理”。

马太定律,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是一种在我们的队伍中非常值得重视和思考的现象。

以我们分局为例,近年来,古城派出所结合古城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以服务承诺为核心的工作模式,成为市、区公安机关和政法系统的典型模范。

然而,“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的队伍中不仅仅只有一个古城派出所,其他单位如果只能循规蹈矩地学习,那我们的工作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熟知“木桶原理”, 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因此,从我们分局来讲,只有一个古城派出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全力避免“马太效应”,通过先进典型带动,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从而进一步扩大先进典型群体,从引领和示范的角度增强队伍活力,使古城分局这只“木桶”中的“水位”不断上升。

在工作实践中,为了使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步入典型的行列,分局积极培养、深入挖掘,在积极呵护先进典型的同时,形成了以先进部门为龙头,以各部门特色措施为补充的一系列亮点,受到上级领导和辖区群众的普遍赞誉。

三、队伍管理的“手表定律”与模仿暗示的“羊群效应”。

如果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律在队伍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部门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标准,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部门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基层单位却一直在队伍管理中有意无意地采取“双重标准”,对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同志按照分局要求考核管理,对少数长期不上班、泡病号、小病大养的人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虽属个别现象,但却在基层民警思想中引起混乱,客观上纵容了是非不分、得过且过的不良思想滋生蔓延。更为严重的是,在“羊群效应”的示范和暗示作用下,个别民警也开始效法泡病号休长假却没有受到纪律惩处的人,直接影响到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和战斗力。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认识到,在队伍建设中,要想做到严格管理、奖罚分明,就必须给基层单位一块统一的“手表”,设定标准,严格执行,一视同仁,杜绝例外。鉴于此,分局督促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和值班制度,并按月开展考核,考核成绩与执勤补贴发放金额挂钩。此外还完善了请休假制度,实行层层审批,分管领导把关,年度民警休假情况与部门年底考评成绩挂钩。在各项措施的落实整顿下,分局工作纪律焕然一新,民警工作积极性得到大幅提升。

调动民警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民警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每一个基层干部都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永恒课题。我认为,充分借鉴社会学、管理学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和探寻激发队伍活力的有效措施,既是做好队伍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队伍建设工作的生长点和落脚点,对推进新形势下基层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鲶鱼先进典型社会学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浅议如何培树先进典型
让鲶鱼慌起来
意外遇见社会学
先进典型发现与宣传思考
以先进典型为镜
陷 阱
陷阱
名实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