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创新教学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

2017-03-23范增莲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于勒孔乙己想象

范增莲

(青海省民和县李二堡中心学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今,无论是以技术革新推动时代发展的科学家,还是以精神内涵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学家、艺术家,神奇的想象都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喜爱想象不仅是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他们学写作文的需要。因此,在鼓励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必须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郭沫若曾提出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应该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一主张非常值得我们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借鉴。

一、换位想象

换位想象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如:有位考生写“假如……”的话题时,写道:假如有来世,我愿做父母的父母,我也要在母亲上学前,递上热鸡蛋……我也要像父亲那样……让他领悟人生的哲理。这种换位思考,“言对方行为,吐自己心声”,达到讴歌或鞭策之目的,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指导此类作文,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角色虚拟。假如你有一定的航海生活知识,也读过《鲁宾逊漂流记》之类的作品,此时此刻,肯定会浮想联翩的。

2、时间虚拟。假如让你穿过时光隧道,回到秦朝时期,遇见了秦始皇;或让你乘上超光速飞船,奔向二十二世纪,与外星人交流,你会有些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

3、空间虚拟。假如你来到冰冷寂寞的土星,或者进入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你会带回哪些令世界震惊的收获?

4、事件虚拟。假如你是李宇春,你会做些什么?假如你中了500万大奖,你想实现哪些愿望?

在指导此类作文时,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其尽情地投入到那虚拟的世界里去。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想像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这时,任何限制都显得多余,只要能自圆其说,尽可让学生洋洋洒洒。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合情合理。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進而加以指导,也就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二、留白想象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语句或内容之间都留有空白,都是进行想象思维训练的素材。在作文中,对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几种留白想像的训练:

1、创设情境,巧补“留白”。《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讲完后,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自备道具,在台上自由发挥,那精彩的表演大大丰富了课本的内容。触手可及的“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若瑟夫”活灵活现,真实可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六七分钟后学生就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续写:有一部分同学写了那个像于勒的百万富翁真的是于勒,菲利普夫妇尽情地讨好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纯粹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人际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2、利用插图,巧填“留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给我们具体描绘秋郊黄昏图景,我们可以借助上面的插图进行合理想象,对原图作适当的填白。先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全面观察,使他们了解图画的主旨。然后引导他们细致有序地观察:画面上是枯藤、老树、乌鸦,树的后边是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画面色调灰暗。再提出带启发性的问题,画中表明的是什么时候?游子的形象特征、周围的环境怎样?反映了什么样的情节内容?在观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对于想像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鼓励。最后我在大多数学生都会说的基础上让他们动笔。

3、延伸原文,巧续“留白” 。《孔乙己》一文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给我们留下了人物结局的空白。我先让学生共同探究孔乙己悲剧形成的原因,再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进一步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的情景以及文章耐人寻味的结尾,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和想像,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然后,我布置了题为《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的续写练习,只要求想象合理,不强求一律,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写出具有鲜明独创性的文章。

4、古诗改文,巧充“留白”。《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的情景描述欠具体,可以尝试“诗改文”练习来巧填空白。我们先反复朗读、背诵全诗,体味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暴虐,感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并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像当时的情景,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情态……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脑中的“情景”用恰当的、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说出来。再根据记叙文的体裁特点,谋篇布局,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交代,从而写成内容丰富的文章。

三、合理想象

想象,是人脑在改造记忆力表象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重新组合的过程认识主体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两种反馈渠道,就能有效地推进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设想,既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又要超越已有经验和知识,这种超越,就需要联想,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过程。

我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合理联想:“圆”是几何图形中普通的一种,它是一条最简单的闭合曲线,曲线上的无数点与中心的一点距离相等。圆又是一种统一而单纯的完善形体,在圆里面,一切多样性就是同一性。爱因斯坦借此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他的学生说:“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你是一个小圆,而我是一个大一点的圆。圆越大,它所接触到的领域就越广,这就表明它越无知。”这一比喻联想,发人深思,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我们可以从“圆”这一图形的某一特性入手,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说明一个人生道理。例如:从圆的形象特征展开联想,从圆的终点和起点展开联想,从圆的半径和面积上展开联想,从点及其运行的轨迹入手,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展开联想,从圆的周长与面积展开联想等等。

进行这项训练,重在开发智慧,训练语言、培养创造精神,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或相近、或对立的、或因果的——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引发不同的思路,根据一定思想的需要和必然的规律,灵活地把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而巧妙的整合,这就能激起思维的灿烂火花。

“想象,它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实、丰富,它是一种生动的审美再创造。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依据写作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求培育作文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想象力第一的意识”。

猜你喜欢

于勒孔乙己想象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