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景观雕塑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2017-03-23杨永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创新

(唐山学院)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卓越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的提升,对生活的需求种类也在日益的增多。以当下的时代环境为根本的立足点,城市的景观建设的需要大批量的专业性人才,大多数的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的院校都纷纷的开设了景观雕塑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城市景观雕塑 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 教学研究

简要的说,城市的景观雕塑专业在景观的艺术设计、公共的艺术设计、环境的艺术设计等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都设置了课程的内容,景观雕塑专业的课程内容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融合了雕塑的技术方法、基础的造型设计、公共的艺术媒介、景观的设计等多种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详细的景观雕塑的理论知识,把握好学习的目标,从而才能够将充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实践当中,为城市的景观雕塑增添色彩。

一、城市景观雕塑的特征

城市景观雕塑主要的用途是为城市景观增添色彩,美化城市的环境,甚至是一个城市特有的人文地理的象征,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坐标。由于城市的雕塑的创造过程是极为严谨的、繁杂的,需要联系到不同的学科,例如:物理、建筑等。决定了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内容的难度。在设计的景观雕塑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应该充分的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运用综合性的眼光看待这门专业的课程,严格的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合理的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找到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不能忽略掉学习的细节,有效率的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景观雕塑与普通的雕塑的概念,景观雕塑与普通的雕塑有着很大性质上的不同,景观雕塑是为环境而服务的,要依照存在的空间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而普通的雕塑只需要考虑到它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就可以,其代表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象。所以,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的创作时,应该考虑到现实的环境因素,力图与所存在的环境保持完整、统一、和谐,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他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尤为的注意景观雕塑的材料选择以及规格,选择的材料要确保采取合理的加工方式与加工的工艺。

二、培养城市景观雕塑人才的对策与措施

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人才的培养方式的一种,他的核心的含义是为社会的需要培养出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技术水平的人才。现阶段,我国已经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纳入到了我国的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当中,与此同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作为教学评估的一部分,在艺术等相关的专业中,要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城市景观雕塑的相关设计课程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以及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通过自身的理论研究探索创新出适合现当代的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例如:在实践的教学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景观雕塑模型的制作、对参考城市的环境做出实际的测绘等。除此之外,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调研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增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专业知识与实际的企业项目良好的衔接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到景观雕塑项目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可以与相关的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对项目进行艺术设计,也可以让学生将实际的项目内容带到课堂,教师利用课堂的时间对实际的项目进行讲解引导。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到真正的实践技能知识,避免在未来的发展中与社会的实际人才需要脱轨,促进教学与实际的操作良性的循环。

三、城市景观雕塑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

第一,强化课堂的教学改革内容。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应该增添课堂的灵活性。

第二,与相关的专业课程建立联系。城市景观雕塑的课程从属于社会综合学科的范畴,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带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景观雕塑。例如:在设计景观雕塑的平面设计部分时,引导学生从设计主体的轮廓方面构思,再依据具体的城市影响因素以及设计的要求对雕塑的总体布局进行详细的设计研究,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第三,改善实践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调研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景观雕塑的制作流程,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直观的印象,理解更深层次的雕塑作品含义。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组织开展景观雕塑的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竞赛当中,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以及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景观雕塑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应该多多的注重“教”与“学”两个方面,景观雕塑相关专业的教师应该仔细的研究教学的内容,担当起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大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依据学生的個体差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不论是专业的教师,还是景观雕塑专业的学生,都要在教授与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程度上加强实践的景观雕塑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1]张行舟.城市景观雕塑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4(12):130-131.

[2]石向东.广西民族元素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与探索——以广西南宁城市景观雕塑为例[J].南方文坛,2015(5):156-159.

[3]孙胜银.城市景观雕塑的现实问题批判[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1):89-92.

[4]石向东.广西民族元素在城市景观雕塑艺术中的运用与探索——以广西南宁城市景观雕塑为例[J].雕塑,2015(3):56-57.

作者简介:杨永1978年生于河北唐山,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现为唐山学院艺术系助教,天津众宇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创新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