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档案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2017-03-23施秀敏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档案管理资源

施秀敏

(中國石化宜昌分公司)

【摘要】随着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工厂智能化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从档案资源、应用系统、标准规范、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五项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化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指在企业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作为基本平台,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开发,以实现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过程。传统的纸质文档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不易保存、易损坏、易遗失等缺陷,这就给高效利用档案带来诸多不便。当今,企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需求转变为对档案,现行文件、图纸、实物等检索的综合需求。这就给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挑战,实现由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向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采集自动化、存储数字化、管理网络化、服务人性化,是遵循档案自身发展规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1.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和档案实体管理的简化。一方面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许多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包括归档、存储、鉴定、统计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档案实体的管理,如立卷、实体分类等。

2.档案实体得到保护。首先是代替原件提供利用防止了对实体档案的损害。其次以电子的方式传承历史。因为不管保护措施如何完善,实体档案的载体的寿命总是有限的,如果将珍贵的历史档案数字化,且格式选择得当,档案信息就会永久存在。

3.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实现目录数据的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可以从多个角度查检档案,有助于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检索需求。信息化条件下查询效率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检索时间的缩短,更表现在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提高上,越是跨时空、大规模、综合性的查找,这种优越性表现越明显。网络环境中,档案信息服务的主动性能够更好地得以发挥,不但可以将开放档案全部发布,可以将档案信息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予以展现,利用者可用的信息内容更为全面、立体,获取服务的手段、途径更为多样化。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存量档案数字化水平较低,增量电子档案管理不规范,系统建设分散,档案信息资源孤岛现象比较突出,难以适应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需要;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匮乏。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协调同步。企业档案工作规定(DA/42-2009)指出 “企业档案信息化应以促进、完善企业信息化和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为总目标。企业档案信息化应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与企业信息化协调和同步的原则。企业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应充分考虑档案管理的要求。”由于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和元数据采集等有赖于系统的设计,而系统的设计是在文件生成前进行的。这就要求在文件生成前的系统设计中,把档案管理的各项需求嵌入系统中,使电子文件转换成电子档案后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因此要求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的联系,提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将档案管理系统纳入企业信息化系统之中,实现档案信息化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档案信息化过程遭遇到的操作规程问题需要通过标准规范来解决,以普及优秀的档案管理实践经验,统一管理方法,减少低水平重复,保证档案信息与实体的安全,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换。企业档案部门应积极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和规章,比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等。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企业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与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便于转换、实现共享。

(三)以资源建设为核心,建设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在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的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谁拥有信息,谁就可以在时代发展中运筹帷幄,占据主动。档案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是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立身之本。没有信息资源,信息化无从谈起。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按信息加工程度分为目录信息和原文信息。计算机系统中的档案目录可以由人工输入形成,也可以通过捕获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的元数据而自动生成。档案原文信息可以通过档案数字化加工形成,也可以由企业各信息系统中生成,比如公文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构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完备的档案目录和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得以实现。为了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可用性和规范性,企业要充分发挥标准规范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

(四)加强档案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在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创新精神、管理理念影响着企业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因此企业对档案人员培训时,不仅仅局限于档案管理业务专业,还要强化计算机应用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建立以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高科技专门人才为骨干的档案队伍体系,满足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五)优化档案管理系统,开创档案管理新局面。档案管理系统是用来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计算机系统,包括部分硬件设施、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管理的任务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部署,软件平台的选型,存储介质和存储方案的明确,备份、灾难恢复、认证等安全保护技术的确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其功能好坏直接关系档案资源管理的质量。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遵循模块设计、分层实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相衔接,确保档案部门对本企业各类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收集、整合、控制和传递。笔者所在单位是中石化27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单位之一,所采用的档案管理系统是中国石化推广实施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在完成流程设计、系统配置、系统测试,用户培训和数据预导入及系统模拟运行、数据导入工作之后正式上线运行。上线后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1. 遵照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并结合企业档案管理实际,在系统中创建了档案分类、管理应用视图,相关报表,档案馆视图建设,并完成了规范数据的迁移工作。

2.统一了企业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流程,规范了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元数据及著录标准。

3.建立了基于AD域统一身份验证体系,规范的建立了档案管理系统用户并按照工作职能分类了相关权限。

4.提供了档案资源在线利用服务。

5.完成了与合同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的集成工作。

中石化档案管理系统的上线确保了归档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建立中国石化统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六)合理安排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要立足全局与长远,做好档案信息化顶层设计。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济条件做出准确的选择,合理安排档案信息化进程,从现实需要和自身条件出发,有重点、分批次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从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到社会化开发、知识化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字档案馆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的支持,只有在不断争取资金技术支持的条件下,抓好基础性建设,稳扎稳打,分阶段分步骤地展开,才能逐渐形成具有完备数据的信息中心,更好的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1]《中央企业档案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教材工作理论与实务读本》

[2]中央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引(国资厅发[2014]2号)

[3]吕和顺.信息化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北京档案,2015,1.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档案管理资源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Cedar的高效工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