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2017-03-23刘强葛明达

南北桥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培养

刘强++葛明达

【摘 要】不可否认,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教育走在我国之前,通过对这些国家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比较发现,他们更加倾向于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课学习项目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也在积极引进这种方式,实践证明分类教学的模式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本文将主要分析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 分类教学模式 个性特长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69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养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不少学校引进了体育分类教学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调查发现,这种方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体育教育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接纳和采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高中来讲,学校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够获得理想的成绩,因此类似体育这种不会在高考中出现的科目自然受到的重视比较少。导致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期待值比较少,很多学生认为参不参加体育课是一件很无所谓的事。而影响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的主要因素在于体育活动内容不吸引人;教师技术水平不高;教师指导态度较差等。体育课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学习压力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少高中现阶段的体育课教学效果还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还未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要求,这就大大削弱了体育课设置的价值。为了改变这些问题,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需要改变传统的毫无新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体育课在改善学生身体心理发育方面的作用。合理的根据体育项目将学生分类进行授课,符合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内涵,能够提升学生上课过程中的幸福感,丰富课堂氛围,对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体育分类教学设计

进行体育分类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顾名思义,体育分类教学就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若干可选择的体育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随后,学校根据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重新划分体育班级,进行分类教学的方式。

(一)增设体育项目

根据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程划分为理论知识教学和体育活动两部分,在分类教学模式下,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依然需要保留。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进行体育运动的正确方式,还能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终生运动的好习惯。在体育活动部分,根据高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可以将体育活动划分为球类、体操、武术等若干大类,其中球类又可以分为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等若干小类,体操可以划分为体育舞蹈、形体、健美操等若干类。此外,高中也可以根据地方特色适当调整体育项目的类型,不一定完全是传统体育项目,例如东北地区学校可以增加滑冰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达到了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又实现了对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可谓一举两得。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游泳课、射箭课等项目,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

(二)根据学生兴趣,分类教学

体育课不参与到高考中给体育课的开设方式提供了很多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体育项目,这种带有选修意味的方式是大学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方式也减少了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在传统模式下,教师需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接受某项运动,但是在分类教学模式下,学生选择某项运动的前提就是对该运动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而不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此外,为了避免教师资源不足,需要确定每一类课程开班的最低人数限制,当选择某个项目的学生人数达到要求时才能开设该课程。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分类教学模式引进的初衷就是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留出充足的空间,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做好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在分类教学模式下,每一个教学班级的人数将比以前有了明显减少,这位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教师的管理和教学,降低室外运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优势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的瞬间爆发力很强能够在短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的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好,乐感好,适合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体操类的项目,有些同学可能因为身体先天不足适合比较安静的体育项目,例如太极拳等。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不足,为他们制定符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训练计划,发觉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四)丰富训练方式,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式,应当根据高中生的兴趣特点丰富教学方法。有些体育项目例如大多数的球类运动,需要反复练习某一个动作使学生掌握标准的动作方式和发力特点,当长时间机械式重复这一动作学生很快会产生消极态度。因此,教师需要在训练中增加竞争、趣味的元素。例如,在排球垫球动作的训练中,可以组织班级同学进行比赛,看看谁垫球的次数最多,或组织扣球接力比赛,让枯燥的体育训练更有趣。在长跑这样一个比较个人的运动中,为了丰富运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长跑接力比赛,看哪一组最快完成比赛,输的一组表演一个节目。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分类教学模式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結束语

总的来讲,高中阶段学生体育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他们的个性特长的培育同样不容忽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于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在体育教育效果迟迟得不到改善的现实情况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分类教学模式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消极看法,发掘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潜力,培育个性特长方面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培养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