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意义
2017-03-23牛翘楚
牛翘楚
北国冰都,有着这样一支测绘航空摄影队伍——1个60后、3个70后、2个80后、3个90后,六七八九齐步走,9名航摄员用青春和热血记录祖国的大地江河。
1986年以前的黑龙江省,还没有服务于测绘事业的专业航空摄影队伍,航空摄影多数是委托解放军空军航测团和民航二总队等单位完成。随着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对航空摄影资料的现势性要求越来越高。1986年7月,黑龙江省第一家航空摄影公司——黑龙江省测绘航空摄影公司(多年沿革现已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二航测遥感院)成立,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摄影部应运而生。
1986年底,豪情满志的龙江测绘摄影人满载着希望与寄托飞向祖国蓝天,开航执行航空摄影任务。他们的服务领域遍及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确权、土地调查、铁路选线、森林普查、智慧交通、电力水利、石油勘探及全国大面积的1:5万、1:1万地形图更新等多个领域。
老赵的字典没有退休二字
“喂,你好。”赵平印的声音穿过石家庄的空气,远远地传来,和他的工作态度一样,平实中透着坚定。
这个精神矍铄的60后小老头,本该享受“三世同堂好,儿孙膝下绕”的年纪,还在天上“飞”着——现在河北石家庄执行任务,因为天气原因,正在地面等待飞行。“我是1975年参加的工作,地面工作11年后,1986年12月5号开始航摄。”——老赵永远忘不了这个改变他一生的日子,从这天起,他开始了30年的空中航摄生涯。
由于航摄工作的特殊性,摄影员与亲人聚少离多,一年365天,近300天都在外执行任务。“也两个多月没回家了吧……上次回家?恩……应该是在9月29日,只在家住了一晚,就又出来飞了。”与亲人团聚的日子寥寥可数,所以每一次归家的日期老赵都记得特别清楚。“想媳妇,想闺女,也想哈尔滨的红肠……但是飞起来,一看到祖国的山川江河,就又把他们都扔脑后了。”
早期的胶片相机需要摄影员趴在机舱尾部狭窄的只能容纳一人的空间跟踪地物拍摄,相机正下方舱板需开一个将近一米直径的圆孔,高空冷风像刀子一样从缝隙中迎面直吹过来。高压环境下,氧气稀薄,摄影员经常需要一边吸几口氧,一边密切观察相机工作状态,只有在航线转弯进入下一条航线或换胶片的间歇时,才能适当活动一下已经冻得僵硬的身体。这样一趴就是几个小时,航程结束时,经常四肢僵木,行动困难。
用于航摄的飞机没有卫生间,执行任务时,如厕十分不便,老赵说自己登机前所有“个人问题”一定先解决好,在机上尽量“不吃不喝”。航摄时,一个架次至少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多则长达八九个小时。“有时候连续几个航程的飞,怕饿就带点儿小零食,高空高压你也知道,包装袋子有时候就涨爆了,零食就洒一地,那个心疼哟!”
航空摄影员需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应付恶劣工作环境的毅力和耐力。他们既要克服低温作业、飞机颠簸、高空缺氧等不利因素,又要释然面对飞行中飞机突发故障而带来的生死考验。
2009年1月,老赵在安徽测区执行航摄任务。飞机刚飞行二十多公里,耳机中就响起了机长飞机发动机故障的通知。“发动机停了,飞机一下从五千多米下落到两千多米,我当时脑袋一木,都想跟老婆孩子打电话告别了。”立即关闭相机电源和相机舱门后,老赵突然想起他们所乘坐的运十二飞机有单发功能,靠着多年的经验,立即提醒飞行员操作,并协助与地面调度室取得联系,确定降落机场。飞机降至1000米高度后才趋于平稳,终于安全返回。“当时也想过放弃,可一看相机和胶卷,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不能白拍了啊!”
“明年7月,我就该退休了。”老赵对日期一向敏感,“真不想就这样瞎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我跟领导说了,身体允许,我就接着干下去,不行做后勤也行,多给国家培养点儿航空摄影人才。”
你所知道的航摄并不是真的航摄
刚从新疆回来的丁兆连还未卸去一身疲惫,急忙赶回单位送这次执行航摄任务的资料。第一时间返回单位——这是他工作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测绘工程专业的他,2004年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航摄工作,到现在正好工作满12年了。
1978年出生,带着70后标准的正直、果敢和坚毅,丁兆连是打从心眼里热爱航摄工作。“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们工作很轻松,不就成天拿着摄像机拍拍视频吗……”其中艰辛,也许只有摄影员自己知道。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要下降6度,航摄经常要在5000米左右的高度,无论冬夏,机舱温度都非常低。“带到飞机上的馒头,等饿了想啃一口的时候,一看都硬得石头似的,水也冻成了冰疙瘩。”高空作业寒冷无比,氧气面罩结冰无法吸氧,只能取下来手动除冰再戴上,丁兆连起初时常因短暂缺氧喘息。
因为航摄需要,80%的航摄飞机都是非密封的。高空冷就多穿点儿,可是低空颠簸实在太难过。“飞机轰鸣,听不清啊!说话基本靠吼,极度影响航摄员的听力。”很多年轻摄影员还没适应高空,经常一上飞机就开始吐,但是“吐着吐着也就习惯了”。
最煎熬的,其实还是夜深人静想家的时候。丁兆连的儿子今年刚满六岁,正是活泼惹人爱的年纪。因为工作,丁兆连却不能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最开心就是有时结束航摄工作可以和儿子视频电话。“有时候任务量大,工作结束的时候孩子都睡了,只能偷偷看看他的照片,看看他的睡颜,我就很满足了。”丁兆连承认:“其实儿子也是我一直前进的动力吧,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爸爸努力地把祖国山河记录好,以后我儿子,乃至我儿子的儿子,都能知道咱们的祖国到底‘长得什么样……”
“可能很多人对航摄不太了解。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全国航空摄影员不到三十人,到现在能有两三百人了。”两三百人——对于如此宏大的航摄事业来说,其实是完全不够的。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摄影学理论的发展,航空摄影经历了从黑白摄影到彩紅外摄影再到彩色摄影的重大突破,从手动光学摄影到自动数字摄影的技术更新。遥感院的摄影员也由此换了一批又一批,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造,技术也一次又一次更新。
“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普及面更广了,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门槛也有所降低,学测绘以及航摄相关专业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丁兆连对航拍的前景感到很乐观,“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航拍工作对身体素质要求逐渐弱化,对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一起赞叹祖国大好风光……”
丁兆连畅想着,“我儿子?恩,我当然希望他子承父业……”好像突然想到了航摄对身体的伤害,“这些对一个男子汉来说都不算什么,我不也一样过来的吗,而且你看,我现在身体很好,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职业病。”
这两年航摄工程比较多,所以摄影部任务也比较重,老丁已经两三年没有在家过年了。“去年就是在南宁过的年,接下来的任务还没有确定,眼看到年根了,希望天公作美,争取今年在家过年……带儿子去冰雪大世界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去过了,他一直吵着要我带他去……”
随着谢谦、顾梁、弓小华等一批热爱测绘航空摄影事业的80后、90后年轻人才的加入,摄影部整体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1997年,他们完成了长江三峡航摄;2004年,完成了亚布力滑雪场及西油东输管道航摄;2013年,完成了南海永兴岛等多个岛礁的航摄;2014年,完成了北京海淀区三维数码航摄和长春市智慧城市倾斜航空摄影,秋季承担的黑龙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航摄项目中,完成了11万平方千米0.2米分辨率的数码航摄;去年,他们又完成了广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航空摄影等项目……
近六百万平方千米,四百多个摄区,龙江航摄人用智慧与勇敢记录着神州大地三十载的华丽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