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知味
2017-03-23冯新生
冯新生
距北京不远的“成语之都”——邯郸,除了市区内的回车巷、学步桥、黄粱梦……所属周边县市的娲皇宫、响堂石窟、古武当山等,还有少为人知、保留完好的广府古城、杨氏太极发源地、弘济桥,连同品相清鲜、背景感人的邯郸醋芹……春初,不妨踏着泥香,探访一番。
扼腕永年
年少时,曾沐着晨光、站在湖畔,感受翻阅古书的快感,了解诸多成语的出处。记得当时,似乎看到“胡服骑射”奔跃而来,毛遂自荐侃侃而谈;完璧归赵惊喜一瞬,一枕黄粱感悟之刻……感谢上苍,让我人到中年,成为中国最权威旅游新闻媒体的记者。于是,被称为“中国成语之都”的邯郸,多次成为我采写深度报道之地。
孟春,首场雨,飘落在邯郸市所属的永年县。由此,春秋时期便矗立于斯的广府古城,多了些清润感。我没有在城上驻足,因为,护城河畔,一位拳脚颇见功力的老人吸引了我。
护城河外侧,连接一片20余平方公里的水域。当地人称为“永年洼”。年过八旬的老人,一招一式,是纯正的“杨氏太极”。但见耄耋老人面如灿霞、目光清澈、声音洪亮。与之攀谈中,似乎觉得,有一股无形力量在体内涌动。生于斯、长于斯的“杨氏太极”创始人杨露禅,其业绩,我早已久仰。以大开大合、绵柔化解刚猛且不失舒张之美的拳法,而今在多种太极拳中流传最广,早已走向世界。于是,应老人邀请,迈入杨大师故居追溯了一番。
临别,老人轻叹说,当今大多习武者,目的在于登台演示,注重姿态、简捷,谁肯潜心深悟、以拳修己?一如大多在广府古城之上,只顾摆拍、发图,少有人钩沉史话的游人!
黄昏,我站在永年县的古桥——弘济桥上,似乎又听到一声声轻叹。
如果把旅游当作赶集、或是一眼扫过。眼前这座与赵州桥齐名的古桥,的确没有抢眼之处。青石砌筑、拱券如虹,单孔双敞肩石拱桥,在大多人眼中,似乎并不陌生。
然而,倘若你用心灵与之沟通,便发现有动人心魄之处。
我平心静气,端详着“他”那精美的“纹身”:大券券脸内,深雕龙凤、飞马、怪兽;两端小券刻有缠枝花木,桥面两侧,方形望柱顶端上,刻有雄狮、灵猴、蜜桃、石榴等图。古桥30余块栏板上,刻有虎、鹿、麒麟、花卉以及民间典故。每幅石刻精致生动、呼之欲出,历经千年沧桑,几乎没有漫漶之感。我在其中一块栏板前停下来,看着栏板的画面百思不得其解:一只调皮的猴子,用竹竿捅着马蜂窝。不知是何寓意?
带团上桥的导游小姐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微笑着指点迷津:“那幅画有‘节节封侯(猴)的意思。”接着,导游小姐用自古流传的顺口溜,把古桥石雕艺术一一道出:“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牤牛三十四块石栏板,刻有九桃十石榴。”
我一方面为古人能用28个字便简明、朴实、顺口且生动地罗列古桥雕饰而喝彩,一方面又产生疑问,她道出的动物与植物都显而易见,只有这“地牤牛”不知藏在何处。导游小姐又是嫣然一笑,引我来到桥体的一块肩石前,对着当年石匠精心雕琢的一个“曲孔”用力一吹,竟发出哞哞的牛叫声。此时,恰好远方飘来悠扬牧笛声。倏忽间,六朝散淡扑面而来。
我正暗自称奇,不想导游和游客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脚下。“先生,您脚下踏着数千万年前的远古化石。”女导游这次笑的有些诡异。
我惊讶地移开脚,低头细看,几条形态各异的爬虫,在我刚刚踏过的黄褐色的桥石里,似乎在酣眠。它们的躯体是透明的,体内的骨骼清晰可见。它们什么时候钻入桥石内的,又是什么时候,在睡梦中与石料融为一体、继而伴着古桥叹息、河流吟唱,度过无数春秋的?
我遗憾地看到,很多人只粗粗浏览了一下,便谈笑风生而过。速拍、速发朋友圈,是当务之急。那些沉眠的爬虫倘若有感知,情何以堪?
那天,我久久难以入眠。翻开近年有关弘济桥的报道,终于眼前一亮:社科院地理所的专家经过史料分析、当地考察,已有初步解释。这是古生代奥陶纪时期的角石类、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究竟是多少千万年前的形成的,现在仍在研究。
然而,当下,司空见惯的游览过程,大多是一看而过,很多人不愿解析文物古迹,又有谁来唤醒N个千万年之前的睡虫?
老街醋芹
谈及数千年前的赵国国都——邯郸,我的一位文友便对游感直言不讳,说在城里转来转去,一直没找到那绵延了7000余年的磁山文脉。这不难理解。曾繁盛一时的文化遗存,往往会随着时代演变不可避免地大量散失,而新设置的历史景观,又少了些新旧文脉的精妙对接,由此,极易引发游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如此种种,也难怪一些过客,不想在“成语典故之乡”长时间停留。那位文友谈及邯郸之旅,认为缺少视觉冲击力,留给游人的印象总是淡若秋云。
而我却不以为然。我多次饶有兴味地在邯郸散游,尽管每次都在源于战国掌故、却以明代建筑留存的学步桥上惋叹;尽管每每在面目全非、复制特征明显的武灵丛台前徘徊怅惘,但我却执拗地以为,邯郸古城毕竟是古城,即便是古韵遥遥、遗踪难觅,也可以凭追思逸闻、品赏地方特产去细细追味。
我多次去邯郸,总爱请接待方给我留出一餐时间,在街头一家老店用晚餐。每次都会点一盘西芹炒百合,一碗香米饭。店主好记性,每次见我坐下,都会微笑着为我端一杯茶,然后吩咐下去:“西芹里面淋点儿醋,百合选整齐些的!”
面对这“一清二白”的普通饭菜,我常会想到出生在邯郸的一位古代贤相,他性情率直,一生清白,在吃饭时,酷爱芹菜加醋的特殊味道。故此,在一次为他专设的御宴上,这位平日被朝野视为“铁面无情”的一品大员,也在吃相上露出与普通人无二的贪食本性。
他就是曾向唐太宗大呼“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郑国公魏征。
魏征,本为太子李建成部下的臣子。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毅然杀了李建成,而对魏征这位忠良非但不杀,还封以高官。身为谏议大夫的魏征在朝堂上从不乖巧行事,常因维护国家利益犯上直谏,有时竟然让李世民有些难堪。一日,世民问侍臣:“用何良策可使这位整日板着脸的人眉开眼笑、暴露其缺点?”
众臣说,闻说魏征有吃醋芹的嗜好,每咀嚼时,都喜不自胜甚至得意忘形。
于是,李世民便与魏征共进晚餐。席间,当然摆了魏征一向喜好的三大盘醋芹。平素表情十分严肃的魏征,见此笑容满面,一口气把醋芹吃个精光。
餐后,李世民表情严肃地对魏征说:“你常说自己无任何贪爱,从不怕别人投其所好,并且一向板着脸训人,可今日看你吃醋芹那副眉飞色舞的样子,当作何解释?”
魏征听罢,满面通红,赶忙起身谢罪。醋芹一菜,由此广为人知、其做法一直传到今日。
为此,我翻阅了《新唐书·魏征传》和《龙城录》,墨香册页之间,真的把这件事描述得精彩生动。由此,我也请教了精研食典的学者。老人家告诉我,当年的醋芹,就是将鲜芹菜洗净沥干入罐,加盐封盖腌制,待自然发酵后取出,淋上高汤即可食用。而今,魏征的故鄉——邯郸馆陶县的芹菜长势依然良好、驰名在外。可惜的是,用鲜芹做的菜花样繁多,只是这道能引发人深思的醋芹做法,却很难见到了。
醋汁与芹菜是常见之物。但一般人不知晓,当醋液融入焯熟的芹菜后,一种回味悠长的滋味便显现出来。追根寻源,竟然引出一段“人无尽美、物有奇效”的历史记载。
我只顾漫无边际地畅想,盘中的西芹百合已基本告罄。热心的店主人笑着又端来一盘,说这菜不值钱,赠送的。我的脸顿时热了起来。不知刚才边吃边想的食相是否比魏征还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