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2017-03-23肖娟

中关村 2017年3期
关键词:驾鹤海淀乡音

“海淀诗词大家易海云先生驾鹤西去”,回想与易老十多年的点滴交往,他的豁达与洞见世事的智慧都深深印在脑海。

“海淀诗词大家易海云先生驾鹤西去”——当这行大字映入眼帘之时,心中翻滚起一阵阵波澜,心儿“飕飕”地下沉。年前我与作协的监事长舒文大姐专程去看过易老,那会他还谈笑风生,言语铿锵虽带着乡音,但神采奕奕,眼神里透着孩童般的清澈,一个劲地叫我多吃湖南家乡风味的红薯片。此情此景仿佛就在眼前,还不出半月,谁知老人家竟撒手西归,不禁悲从中来。

我与易老是湖南长沙同乡,他满口的乡音我听起来非常亲切,我俩一见面很欢喜地用长沙话方言交流一两句,偶尔还跟着他唱上两句“一根那个竹竿容易那个弯啰喔,三缕麻纱扯脱难……”的湖南民歌,随即笑声朗朗,这就是乡音难忘。这是一首地道的长沙老歌,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哼唱,年轻人估计都没有听过。易老还会唱很多地道的家乡山歌,有一次我拍摄《三山五园的传说》的纪录片,顺路带着摄像机去易老家录了几首,当作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易老对传统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认知与情怀。

我是个湘妹子,冥冥中似有注定年近三十落户北京,几经辗转,走进了海淀文联、海淀作协。易老作为海淀文联的老领导对我十分关心,十年前我结集出版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润物无声》,想请易老给我提拔做序,当我忐忑向他说出我的意愿时,他爽快答应了。一周过后,他叫我过去拿他的手写稿。洋洋洒洒几页纸,先是表扬我认真采访了海淀老诗人刘砂、马乙娅伉俪,这篇长篇报告文学以深情的笔触记录了这对老夫妻虽惨淡人生但心系诗歌,勤勉有加孕育《稻香湖》诗刊,让更多热爱诗歌的晚辈飞扬文字,激情满怀。接着又详细记录了他认识我的经过,让我好感动;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易老给予我作品的评价:“肖娟告诉我打算出一本散文集,我认真看了她的作品,觉得她的思想超凡脱俗,有较高的境界,这在当前物欲横流、趋炎媚俗的世象里真是难能可贵……多一点觉悟,多一点奉献,多一点善良,多一点关爱,这大概是她文章结集的初衷吧。”

感恩易老的认可与鼓励,激励我这些年来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途中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知:生命只是一场匆匆过客,这个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路过,因此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大厦千间只能夜眠八尺,知足常乐,放下自己但并不意味放下世界,能有机会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情是福分,不应挑三拣四。有一次他说起共产主义的境界其实无异于佛家思想的平等与自在,从理论上来说人的信仰是其行动的指南或座右铭,一个共产党员在其生命里能时时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信条,那么他就是高尚的共产党员。人不论信奉什么一定是行胜于言,是修炼自己,不是丈量别人。最终要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社会中去,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这就是易老的思想境界,他一生信奉共产主义,不论身在何处,始终都在忠实践行着多利人、少利己的原则。

易老退休后迷恋上了老子的《道德经》,他自己曾注解了一本《道德经》并印刷成册,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几本,随时送人结缘,只要有人同他探讨《道德经》,他就会特别高兴。按照老子的观点,宇宙天体万有平衡律是根本之道。凡事要平衡,地球要平衡,社会要平衡,人的身体也要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就会生病、死亡、甚至毁灭。而死亡、毁灭对宇宙自然、天体万物又是一种新的平衡。物质不灭,无中生妙有,有还与无,循环往复无穷尽。

我有幸听他讲过两次《道德经》,每次都受益匪浅,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新的认知,这部阐述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哲学著作值得一辈子躬身力行。易老从他儿子那里偶然了解到背诵《道德经》是一种禅修体验,身体若有不适,安安静静坐下来背上半个小时的《道德经》,不适之感便有所减轻或好转,他开始不信,后来反复几次实验,才發现真实不虚,与佛家弟子潜心功课、念诵经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告诉他我母亲每天早晨要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一万遍,他无限欢喜地说:“一样的,只要能让心静下来,念什么都是一样的!”如果每天能坚持不懈地背诵《道德经》原文,那么对养生、净性、益智都是很美妙的一件事。念诵“阿弥陀佛”与念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一样的功效和作用。

我读过易老的诗词,翻开《海淀文艺》能阅读到他深刻卓绝、美仑美奂的文章,以前只知他著书写诗,尚不知他翰墨书法功底深厚,直到有一次在一场书法展览中偶遇了易老。易老有书法作品在展览,我仔细端详,笔墨凝练、厚重,拙中见巧,每个字都彰显着精气神。对于书法,易老说需要遵循一定的平衡规律,字要端正、老实,架构要稳,气要顺,易老有一个观点,书法要让人看懂(毛泽东的草书一般人看不懂,另当别论),我写字就是要让人一下子看懂了,否则就失去意义了,我听了十分赞同,因为不止一次我站在书家的作品跟前,连蒙带猜,也读不出来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心大受打击;我敢打赌这份经验绝不止我一个。

在那次展览中,易老还慷慨赐我一幅扇面,正反各写了四个字:“知人者智”及“自知者明”。每次看到这幅扇面,内心里都不由得升起对易老的敬佩与感激,也许易老有意在点拨下我这位顽冥不化、执迷不悟的同乡。自那以后我学会了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可否达到了“智”跟“明”?低处有道,上善若水任方圆,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不能太有棱角,但又不能随波逐流,只要心中有道,自然不会迷失太远。

“海淀诗词大家易海云先生驾鹤西去”,回想与易老十多年的点滴交往,他的豁达与洞见世事的智慧都深深印在脑海。凭着印象淅淅沥沥写下了这些文字,表达我一个晚辈、同乡的爱戴与思念。思虑良久,不知如何标题,心中惶然。突然看见了一行文字“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灵光闪现,就用她吧。天使会守护每一个善良的人,该来的时候来了,该走的时候悄悄走了,易老他潇洒挥一挥衣袖,作别了西天的云彩,在另一个时空、另一条跑道上等着我们。

祝愿易老您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驾鹤海淀乡音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追思
乡音永久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悼童老
乡音如歌
清平乐·母亲节忆母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
悼念张希九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