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2017-03-23马丽娜李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3期
关键词:物质教室制度

马丽娜+李娜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办学规模的竞争转变成了办学综合实力的竞争,而文化无疑是评判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物质文化重在体现“人文精神”

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校园环境、班级布置等,旨在通过外在的环境,对学生施加影响,这也许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物质文化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建设现代化校园,体现校园精神的进步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逐渐成为现代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也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电化教学水平,将网络技术、幻灯、录像、录音、广播等设备应用到教学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除了有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班级布置要体现浓厚的道德情感。班级中的桌椅排放、卫生状况、读书角、黑板报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首先,要重视教室卫生,在一个窗明几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能得到陶冶。教室很干净,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会主动捡起来,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其次,講究座位的排列。可以根据班级教学和活动的需要排出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座位,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座位等。最后,要重视教室的布置。教室两侧的墙壁可以张贴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名人字画等,教室的角落可以布置成读书角、科技角等,最重要的是,教室的整体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

二、制度文化突出“人文关怀”

制度既能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也能体现一个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

制订科学合理的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制度的起草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小学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者管理规定要在国家相关法律与法规的框架内。二是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发扬民主,使管理制度能够真正体现小学生及小学教师的需求。三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制订应该是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制度既要考虑小学管理的利益需求,也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更要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制订充满温情的班级公约,并监督大家一起遵守。在广泛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制度要求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推行班级公约,做到人人记住公约,人人遵守公约。一是借助于晨会、班会等契机,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实现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转化。二是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制定班级的惩罚与奖励制度,并通过“班级法庭”,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评判,体现制度的效力。

三、精神文化突出“积极向上”

团结合作的校风。首先,学校的领导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师生,使全体师生都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捍卫学校的荣誉。其次,教师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优良作风,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使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的管理工作。

积极向上的班风。一是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时,要兼顾民主。如,班级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等,要与学生共同确立,不能独断专行。二是教师要对班级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三是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同时,要委婉地指出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注意语言,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精神,比如在体育竞技中,学生既要积极参加比赛,赛出个人成绩,又要通过合作提升班级的总成绩。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岸英小学)

猜你喜欢

物质教室制度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某些单位的制度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