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辞令不简单
2017-03-23补壹刀
补壹刀
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语“套路满满”。“关注”“关切”“遗憾”“不满”“反对”“抗议”——这些词汇真的像你所想的那样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外交辞令有轻有重
比如去年12月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我们敦促美国新一届政府和领导人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敦促”是典型的外交辞令。和“抗议”“反对”比起来,想必你也能体会到“敦促”相对温和,而外交辞令都是倍经考究的,仅用了“敦促”是因为当时特朗普还没真正上台,只是在推特上和接受采访时说说,算不上外交政策和行为。
外交辞令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外交立场,其中每个词都轻重可酌,它能反映不同程度的态度和政策。
比如我外交部对在韩部署“萨德”等问题,常表示“坚决反对”,而在韩国决定接受部署前外交部用的是“严重关切”。
机智的你一定已经体会出“坚决反对”比“严重关切”要重很多。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确定要部署“萨德”再结合事件已经涉及中国的战略利益,比如安全问题、统一问题,表态肯定要更强烈一些。
事实上,外交交涉中最常见的表述,依事件的严重程度,主要有“关注”“关切”“遗憾”“不满”“反对”以及“抗议”。其中,“抗议”是最严重的等级。而如果“抗议”都还不能完全表达中國的立场,那么还可以在其前面加上“强烈”。
现在,中国的外交辞令越来越精细,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外交的丰富内涵。在使用它们时我们也更加谨慎了,以便给处理复杂尖锐的国际问题预留空间。
外交辞令并非一成不变
外交辞令是一成不变的吗?显然不是。即使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含义。其实一个词就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的变迁。
“悍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蛮横的样子”,在中国当下一向谨慎斟酌的外交词汇中,一般很少使用。
“悍然”最早出现于1965年3月12日,当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政府悍然派遣海军陆战队进入南越”。
此后的两年里,我们也经常用这个词。比如,印尼政府“悍然”宣布“暂时封闭”新华社驻雅加达分社,日本佐藤政府“悍然”宣布拒绝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表团入境,以及越战期间美国战斗机“悍然”侵入中国领空并投弹进行“猖狂的战争挑衅”。
而2006年中国把这个词用在了朝鲜的身上。当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我外交部发表声明,其中写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这份被媒体称为“空前强硬”的声明在中朝交往史上算是史无前例了。当时的国际政要也都关注到了这一点,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说这份声明“使用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词汇”。
对朝鲜使用这个词汇,说明了新中国外交的大转变——我们真正做到了以是非曲直而不是友谊关系,来决定我们的立场。
影响外交辞令的因素
对于中国而言,影响外交辞令的还有哪些因素呢?
一是事情本身的性质,二是当事国与我国的关系,三是我们的外交内核,四是国力变迁和地位变化。
现在,中国的国力更强大,大到既可以影响别人,也会可能影响到自己。以前我们时常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现在影响大了,自然会限制自己的行动。原来有些能说的,现在中国会更加谨慎。
而除了外交交涉的词汇,国家间的称谓也反映出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比如中国原来称苏联为“老大哥”,是同在社会主义阵营的绝对亲密关系。但中苏关系一遇阻,外交用语就猛地转向,比如“敌人”“修正主义”都被冠之于曾经的“老大哥”身上。
美国也是一样,原来我们是要“打倒美帝国主义”,美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两国也渐渐成了“朋友”。
苏联和美国无疑是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而中国和周边国家如东盟国家,通常都是“三好关系”,即“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三好”的基础上,我们和越南多了一层“好同志”关系,显示我们和越南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而我们常说的“巴铁”,更是和中国多了一层“好兄弟”关系。这关系杠杠的。
外交辞令的力量取决于国力
中国的外交辞令从开始发展到如今,既有一以贯之的东西,又有发展变化的成分。一以贯之的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从不看别人脸色。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也同样强调相互依存了,这意味着中国的外交辞令的变化更加丰富,也更复杂了。
比如,去年12月中方捕获美方无人潜航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却说,日方希望迅速解决该事件,并认为中方有必要就该事件向国际社会做出解释。
对此,华春莹回应:“日方太操心了,这件事与日方有关系吗?”
总而言之,没有国家的综合实力做支撑,即使外交辞令再强硬,可能都无人理睬,甚至会引来不屑的目光。而中国无论说点啥,都不可能石沉大海。其中的原因,你懂的。
(摘自《华声》 图/黄煜博)本栏编辑:李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