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三个维度

2017-03-22王资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特色经济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重庆 400020)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三个维度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重庆 400020)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深化了规律性认识,坚定和增强了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从理论之维来看,创建新常态理论,创新现代化理论,创树科学改革观,这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建树。从实践之维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持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观点,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从方法论之维来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与稳中求进相统一,“解放思想”“解放社会生产力”与“解放社会活力”相统一,这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拓展。

习近平;政治经济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搞好顶层设计”[1]到“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2],再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3],进而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强调“充分体现中国特色”[4],及至“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中国化进行了不懈探索,进一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了新话语、新观点与新理论。基于理论、实践及方法论意义等三个维度来探究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之维: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建树

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揭示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彰显出原创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特征,他深化了规律性认识,坚定和增强了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一)创建新常态理论

新常态理论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历史证明,问题乃理论创新之动力源。中国梦是强国梦,基础是经济强国梦。如何把握新常态,是我们奋力实现经济强国梦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性地建构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论话语体系。2014年5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该判断。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中体现全新认识论的一个范例,是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基础上提出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7]。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与时俱进地做好我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创新现代化理论

从提出“中国梦”开始,习近平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创新了一整套“现代化理论”,尤其是一系列新战略的渐次展开、细化落实,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当代中国,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最根本的特点是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融合推进,在生产条件方面实现从农业经济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方式向以工业经济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伴随其中。对此,习近平创新了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新四化”(工、信、城、农)同步的现代化,又以人为中心。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关联的城乡关系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问题,习近平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8]。此外,在经济领域,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在科技领域,其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9],要“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习近平新型城镇化理论的辐射,一个鲜明的例证是,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首届城镇化高层论坛通过了《宁波倡议》,“为亚太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1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科学地提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他还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2]

(三)创树科学改革观

习近平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树的科学改革观,明确“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13],“……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14],“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5],成为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指南。他强调,必须从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出发,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在功能发挥上,改革是关键一招。他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6],“善始善终、善作善成”[17],“点面结合,多管齐下”[18]。习近平在历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逐步阐明了一整套的科学改革观。可以预见,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的科学改革观将得以系统阐发,成为指导中国新40年改革开放的强大理论武器。

二、实践之维: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话语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树,以实践立论,为实践领航,进而形成新的成果,逐步构建起新的话语体系,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一)实践之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注重人民主体性、为劳动人民求解放和谋福祉的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在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唯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才是正道所在。习近平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实践的根本立场。“共享经济”就是体现这一根本立场的重要实践成果,为全民共同富裕奠定着物质基础,也必然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精准扶贫”是体现这一根本立场的又一实践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19]。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可以说,实践之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实践之基——持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观点

深刻体现经济规律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鲜明实践指向的行动纲领,“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1]。就创新发展而言,“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22],“科技强则国家强”[23]。习近平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全面创新的概念,其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在实践中,高铁技术在全球合作推广,大型客机项目“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24];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肩负着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探索的重大使命,“是千年大计”[25]。就协调发展而言,主要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决结构平衡问题,“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26];“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7],“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28]。绿色发展是经济永续发展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0]。2015年6月,中国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杭州峰会同意了《G20可再生能源自愿行动计划》和《G20能效引领计划》。就开放发展而言,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将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纳入重要议程。他提出了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1]的观点,并于2013年10月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打破各经济体之间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屏障,是对世界经济金融治理体系和机制的有益建构。从倡导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32]到倡导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3],“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34],“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35],这是从适应性开放到引领性开放的转变,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他还指出:“开放是亚太经济的生命线。”[36]就共享发展而言,习近平在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到,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0.6这一不平等程度的“危险线”。全球收入不平等既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存在于一国内部,要“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37]。故而,这些秉持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观点和生动实践案例,体现了习近平所引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实践是实事求是、科学理性的实践,是哲学思维、战略设计思维、工程技术思维的有机结合。

(三)实践之要——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按照贯彻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务实进取,实现了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现实只有通过实践去改变、去优化,深层次问题要求我们正视现实,在实践中突破障碍、化解矛盾、寻求发展。在“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38]的语境中,“四个全面”正是问题导向思维方式与领导方式的生动反映和集中体现,是直面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作出的战略性回答。“四个全面”直面的发展问题、体制问题、治理问题、力量问题等,从根本上说,是实现国家富强,也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意在拨云见日,集中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发展中的瓶颈障碍、治理中的根本症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由我国现实社会中面临的诸多新老问题,特别是其中交织和叠加的关键性、全局性、尖锐性与长期性问题倒逼而出。“四个全面”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坚持标本兼治,明辨轻重缓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涉及经济基础层面的重大战略,也涉及上层建筑层面的重大战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行动大纲,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就是要创造性地聚小康能量、激改革活力、彰法治精神、扬执政理念,有效回应质疑、破解实践焦虑和走出实践迷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其他三个全面有指导性与引领性。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的务实运用。全面依法治国设计了完善制度、推进治理的长久之道,保障了其他三个全面的有序有为、行稳致远。“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39]。全面从严治党是其他三个全面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证。一言以蔽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践行是有血有肉、可圈可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实践,不仅合乎目的性,而且合乎规律性,更体现了针对性。

三、方法论之维: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拓展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是责任担当和经世致用的有机统一,是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对中国经济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道路拓展的历史性贡献和学说性升华。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

市场和政府是一对关键范畴,二者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增长实践证明了两者可以是互补的“正和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二者的统一关系,表明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40]当代中国经济是以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与社会保障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通过持续改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人才市场、全球化市场的资源配置,通过破产、兼并、重组或垂直整合,实现产品结构、劳动/资本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的优化,有利于持续提升经济增长效率。习近平尤其注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通过最优化的目标管理(规划引导、预期管理等)、精准化的政策实施、多样化的宏观调控(定向调控、区间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预调微调等),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习近平强调“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41],“把谋划大事和制定具体政策紧密结合起来”[42]。显然,市场和政府二者在功能上能够实现良性互补,在效应上能够达到协同。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与稳中求进相统一

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走向: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定向、精准、有度”[43];二是“五大发展”;三是稳中求进。由此构成了新的“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中的“供需匹配错位”“供给结构落后”问题的良方,其重心在生产领域。“五大发展”是“破”与“立”的统一,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协调引导平衡,以开放拓宽空间,以共享实现目标,彰显了战略、创新、全球思维,标志着中国经济方式的转型,由此建构了全新的发展方法论。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44]。习近平强调“金融稳,经济稳”[45]。这就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使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避免大的波动。由此可见,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与稳中求进相统一,实现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统一,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最新诠释。

(三)“解放思想”“解放社会生产力”与“解放社会活力”相统一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创新着墨良多,又一生动例证体现为“三个解放”的有机统一。诚然,政治经济学的旨趣应当是生产关系及其调整,意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经济健康运行,是“四个自信”的必然结果和生动体现,有力地打破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垄断及思想桎梏,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习近平倡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思想解放的真切彰显。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整体跃升”[4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坚持和充实了“解放社会生产力”的观点。习近平特别强调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激情和智慧得到充分涌流,社会经济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促使公有制经济提高竞争力,成为搞活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条件。要调动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保证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他提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众人拾柴火焰高”[47];“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48]。他强调,“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49],“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50],要“结伴成行,相互借力”[5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开启新征程”,“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的新征程”,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52]。 显然,方法的科学性很重要[53],在“三个解放”的方法论指引下,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1]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2-12-07(001).

[2]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 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4-07-09(001).

[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5-11-25(001).

[4]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强调 坚定信心增强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6-07-09(001).

[5]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003).

[6]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 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14-05-11(001).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15-05-02(001).

[9] 习近平.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17(001).

[1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人民日报,2016-10-10(001).

[11] 习近平.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6-11-22(002).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3).

[1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2(001).

[14]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3(22):20-27.

[15]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002).

[16]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001).

[17]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强调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把准方向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实工作[N].人民日报,2017-03-25(001).

[18]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强调 拓展改革督察工作广度深度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效[N].人民日报,2017-04-19(001).

[19] 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002).

[20]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 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6-12-22(001).

[2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002).

[22]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002).

[23]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3-07-18(001).

[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的贺电[N].人民日报,2017-05-06(001).

[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N].人民日报,2017-04-02(001).

[26]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3-10.

[27] 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 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2-28(001).

[28] 习近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N].人民日报,2016-01-08(001).

[2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001).

[30]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6-09-04(003).

[31]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02).

[32]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8(003).

[33]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4(002).

[34]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002).

[3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N].人民日报,2014-12-07(001).

[36] 习近平.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6-11-21(003).

[37] 习近平.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N].人民日报,2016-09-05(003).

[38]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001).

[39]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4-10-29(002).

[4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4-05-28(001).

[41]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N].人民日报,2016-09-06(001).

[4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 听取关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报告 研究推动落实经济领域重点工作[N].人民日报,2017-03-01(001).

[43]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N].人民日报,2017-04-22(001).

[4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6-12-17(001).

[4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N].人民日报,2017-04-27(001).

[46]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落实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N].人民日报,2015-11-11(001).

[47]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6-03-09(002).

[48]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001).

[49]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强调 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突出重点 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N].人民日报,2016-12-06(001).

[5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001).

[51] 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N].人民日报,2017-05-16(003).

[52] 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11-11(002).

[53] 朱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方法的科学性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0):7-12.

ThreeDimensionsoftheInnovationonPoliticalEconomics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byXiJinping

WANG Zibo

(Chongqing 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20, China)

The innovation on Political Econom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Xi Jinping has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s and strengthened the theoretical confidence of contemporary China’s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he has created a New Normal Theory, innovated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established Scientific Reform Concept, which are his new contribution to Political Econom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he has adhered to the fundamental people-centered standpoint, insisted on the basic idea of the Five Concepts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ur-Pronged Strategy, which are his new speech to Political Econom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he has integrated a decisive role played by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with a mor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the government, integrate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under the Five Concepts for Development with making progress while ensuring stability, integrated “emancipating the mind” and “liberating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with “unlocking the vigor of the society”, which are his new development to Political Econom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Xi Jinping; Political Economics; innovation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11.018

2017-05-22;

2017-11-11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理念研究”(2016ZDWT38);重庆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课题“文化自信与国家公共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2017JC-2);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下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效率研究”(2017ZDZJ03)

王资博(1984—),男,湖南娄底人,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王资博.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三个维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122-128.

formatWANG Zibo.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nnovation on Political Econom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Xi Jinping[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11):122-128.

A85

A

1674-8425(2017)11-0122-07

(责任编辑冯 军)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特色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中医的特色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完美的特色党建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