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辽宁省俄语毕业生就业分析与对策研究的报告

2017-03-22韩晓宇王婷

商情 2017年4期
关键词:就业对策研究

韩晓宇+王婷

【摘要】随着21世纪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在各方面与国际的接轨,市场对俄语人才需求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为俄语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对辽宁省高校俄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俄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和择业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观念守旧、就业渠道狭窄、就业方向单一、就业指导不足等诸多问题;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发现,俄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岗位供求失衡、专业知识与市场需要不匹配等就业困境。辽宁地方高校应该以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才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为例,深入剖析俄語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进行相应对策研究,希望为增强辽宁省软实力做出贡献,从而实现高校俄语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

【关键词】俄语毕业生 就业 对策研究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一、辽宁省高校俄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服务于辽宁省经济发展,辽宁省众多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近而培养了一大批俄语人才。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辽宁省一些高校凝练俄语专业特色,积极参与城市国际化建设,提升了各城市软实力。

调查显示,现阶段辽宁省高校俄语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近几年就业率也呈现下滑趋势。通过对市场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俄语专业毕业生在扩招后其就业市场不容乐观,仍旧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总量不足和供过于求

目前,我省正处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阶段,其经济建设和国际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大量人才需求。例如,社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俄语人才的需求,对具备相关高级经贸知识的俄语人才的需求等。总的来看,俄语人才虽然总量大,但与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俄语人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社会上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和高校俄语毕业生的主观因素,俄语人才市场仍旧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2. 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不够

当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核越来越严格,用人单位一方面要求求职者俄语能力突出,专业知识扎实;另一方面,具备耐心细致的态度、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的能力、甘于奉献的精神。由此产生了这样的局面:用人单位很难找到符合招聘条件的合适人选,俄语专业毕业生也很难找到符合自己内心标准的用人单位。

3. 人力资源配置体系的改革与变化形成新挑战

目前,辽宁省不断解放和增强市场活力,日趋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俄语人才的引进更加开放、自由,部分从企业下岗待就业的俄语人才给缺乏工作经验的俄语毕业生形成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俄语学生的就业压力。

4.普遍择业期望值偏高

目前市场调研情况显示,大部分俄语专业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要求希望兼有地域、待遇和环境等多方面条件,但却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部分的毕业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希望通过家人或学校提供较为优越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

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毕业生规模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2016 届毕业生共 2702 人,其中,本科生 2210人,专科 492 人,与去年相比(2015届3058人)有所下降。2016 届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如图1所示。对比数据发现,我校本科生人数近三年稳步增长,专科毕业生则呈递减趋势。

2.就业率的变化趋势

如图2所示,我校 2012-2016 届的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

虽然在 2014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之后,2016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反弹,本科、专科和总体就业率均高于前四届同期,这表明我校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保证了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三、对策研究

1.更新传统观念,打破思想束缚

目前大部分俄语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较单一,除了读研、出国留学与考公务员外,大多集中在了教育行业。因此,大多数企业便不在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之列。

但是随着人才的不断累积,随着教育行业对于学生的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应届毕业生进入高等学府当教师的门槛不断提高,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降低预期而进入中学当老师。转变学生和家长的传统思想观念,将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发挥专业俄语优势,增加第二专业学习

随着俄语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俄语毕业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较为优异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增加社会需要的其他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应当鼓励俄语专业学生增加第二专业的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向复合型俄语人才方向发展。

3.强化各类考试认证,全面提升软实力

举例来说,对于俄语专业的毕业生,俄语专业四级、八级证书是必备证书。此外,鼓励俄语专业学生参加二外的四级、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参加托福、雅思等考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竞争力。所以希望教育部门和高校给予更加便利的考证流程和考试环境,让其他语种的学生也能参加英语专四、专八的考试,全面提高广大学子的软实力。

4.发挥俄语专业优势,强化专业技能

通常我们区分俄语专业与非专业的同学,主要是以语言的应用为标准,俄语专业的同学在口译、笔译上会更加流畅。但从我们目前所培养的学生来看,距离完全达到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所以要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应试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和优势。

5.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适应社会发展

另外,有部分俄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不得要领、文字及表达能力不佳。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办讲座、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针对性的提高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增强社会经验

当下,由于许多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进入工作角色慢、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时间长,导致很多单位更愿意聘请有经验的人才,而不愿意招聘应届大学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社会学或举办讲座,使学生掌握基本商务和行政礼仪中的行为规范;聘请成功人士给学生作报告;加大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全方位接触社会,让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中。

7.落实俄语就业四“新”,提高就业质量

目前我国俄语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四个新特点: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做好各项工作。

俄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将就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把就业工作当做毕业生离校前的阶段性工作。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于教育教学之中,结合“学业导师制”完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择业的科学性。

俄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广泛提升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全员意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此项工作。

俄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业化。毕业办在整体上发挥着管理与协调的重要作用。学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立专门机构,招聘专职人员,提供相应的专项经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就业新形势。

俄语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学校和学院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与有关部门积极合作,力争尽快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和人才机构的双向互动,尽可能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8.推进俄语就业政策,扩展就业渠道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学校、学院要改变传统观念,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到各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循环,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达成双方共赢,提高就业率。

9.創新俄语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

要主动根据社会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进一步加大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级经贸人才的教育培养力度,创立具有外经贸特色的亮点实践教学模式和国际化培养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突出俄语专业特色,推进品牌建设

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政、校企、校地、国际化等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在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优势学科基础上,突出特色,推动专业品牌建设,让更多的学科、专业为社会所熟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11.着眼学生职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要立足于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职业发展,全面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增强职业发展意识;大力促进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实践相结合,职业辅导与创业指导相结合,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能力培养教育。

结语:

通过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俄语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析,其对策研究同样可在辽宁省内推而广之。总而言之,俄语专业学生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充实、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应该不断完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自信、自强、专业知识丰富、社会文化知识丰富的俄语人才。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而更好地为辽宁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云鹏.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大连市生态压力评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季显军,韩忠全,范胜举.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前景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

[3]吕红周.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14

猜你喜欢

就业对策研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