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财经事件分析视角的高校研究型教学探索
2017-03-22王未卿
王未卿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新时代下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如何更好地转变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育好学生,成为了高校教师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于金融类专业采用鲜活、真实、及时的财经事件直接引入课堂,配合多种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融素养和综合能力。
实时财经事件分析视角研究型教学方式
一、实时财经事件分析视角的研究型教学方式的引入
1、适应金融经济类专业的特点和课程特征的需求
金融经济类等专业课程属于应用经济学,与实际和实践生活关联密切、结合紧密,所学内容用于解决现实问题。随着学科不断发展,不断发展、知识和内容的时效性和动态性要求强烈。
2、实时财经事件分析视角的研究型教学特点
该教学方法选取国内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真实的财经事件为分析研究对象,及时地直接引入教学。此视角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结合,内容新颖、变化迅速,师生有很强的关注感和对事件不确定结果的互动性探究,事件具有可继续跟踪研究和结果的不可测性的特点。
3、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优势
高校传统教学大多注重打好基础、知识的传授,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单纯案例教学也往往是对成熟案例分析讲解。实时财经事件分析视角多选择正在发生,结果不定的现实问题,及时性、复杂和多样性吸引学生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渐进式深入社会实践,教学互动性更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学习热情高涨。本人二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发现这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研究型教学方式。
二、以实时财经事件分析为核心,配合多种教学手段的探索实践
该教学方法以实时财经事件分析为核心,摸索总结出五大细节和多种教学手段,系统地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以课程为平台辐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浓厚兴趣,锻炼了学生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1、以实时财经事件为教学的切入点
将实时财经事件直接引入教学,时效性强,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全球財经事件的热切关注,激发了学生对金融探究的浓厚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实践源、创新源,建立和培养学生一定的金融思维和实践动力。
2、五大细节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大细节尤其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基本的金融素养。
第一,推荐信息、资讯获取渠道,培养学生每日关注全球财经等事件的金融习惯;第二,每日重大金融事件直接入课堂分析讨论,例如以“最近发生了哪些重要财经事件?”发问,引导学生思考与参与对事件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第三,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开始学生的回答常抓不住核心,逐步引导学生以金融的知识和视角分析看待事件;第四,课堂上及时讲解当日重要财经金融事件的视频或文献,便于学生课下阅读、思考;第五,注重课间与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增加学生的深入沟通,及时捕捉学生的创新源、创新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及创新实践活动。
3、多种丰富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系统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
包括:TEAM WORK的开展强化了知识能力交流互补和团队合作;课堂即兴讨论提升了课堂参与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实验教学为辅助,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以国内外专业及模拟大赛为热身,学以致用;引入校外实务专家进课堂、讲座、沙龙,使教学站在实践实务的前沿;重要内容以专题方式展开教学,时刻掌握课程前沿与重点。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系统地引导和加强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学生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
三、启示与结论
本人多年来形成的以实时财经事件分析为核心,五大细节和多种教学手段配合的特色鲜明的这一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在不同课程和不同专业推广效果非常好,极大地促进了互动式研究型教学的改革。
1、教学效果和教学成就显著——学生、专家较高评价和较多项教学教育获奖
本人作为主讲教师以及该方法的发起人,由于基于实时财经分析的互动式研究型实践教学方式的采用,讲授相关金融专业的系列课程,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分数均在优秀90分以上,并且得到学生、专家、督导组教师很高评价,还获得了获得了学校多项教学大奖: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教学一等奖、课程免检,青年教学骨干人才奖等,本科生的“我爱我师”、研究生首届“研师益友”等荣誉称号。
2、多门课程的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这种教改方法完全达到预定目的
该方式的教学建设,从开始研究到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很大的改善,包括本人目前所教授的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MBA课程等多门课程均为校免检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充分肯定。
3、实践证明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该教学特征使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过程中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源,并且能将创意思维运用到科研实践项目、课题、创业项目与现实实际工作中。在该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近年来本人直接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多项实践创新项目:SIFE大赛、案例大赛、挑战杯、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创业项目等,并均取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好成绩,学生获益突出,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