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戏曲健康发展的生态

2017-03-22季国平

人民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戏曲戏剧

季国平

戏曲的当代传承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返本开新、还戏于民。

我们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反而疏远了、陌生了。可贵的是,近年来戏曲工作者文化自信大增,重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积极培养青年戏曲人才,注重演出市场的开拓和传播手段的创新,重建戏曲在当代健康发展的文化生态。尊重戏曲创作规律,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劇,特别是戏曲现代戏创作收获更大。重拾文化自信,勇于担当起传承和发展戏曲的历史责任,已经成为当下戏曲人的自觉行为。

戏曲追求“意、趣、神、色”,讲求写意性、程式化,并以一套不同于西方舞台艺术的表现方法,呈现美,演绎人生,感化观众。所谓“返本”,就是激活传统,回归和发现戏曲艺术之本;所谓“开新”,就是融入时代,不断开拓新的表现手段,包括借鉴话剧、歌剧等西方舞台艺术。两年来,戏曲界做了大量返本开新、传承创新的工作。

许多戏曲院团常年坚持在基层为群众演出,许多剧目在全国巡演,一票难求。显然,为民写戏、还戏于民,在戏曲界已经形成风气。“还戏于民”之所以成为当下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关键词,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为戏剧艺术的功能和属性所规定:戏总是要演给观众看的。当下戏曲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流失非常严重,没有了观众,戏曲也就失去了价值。二是戏剧是与观众共同创造的,戏曲与观众的互动性较世界各国其他舞台艺术来说也尤为突出,还戏于民,才能回归观演相倚的鱼水关系。三是回顾以往的戏曲创作,脱离生活、远离观众、为评奖创作的问题是较为凸显的,既造成观众的流失,又加剧戏曲自身的危机。因此还戏于民对于戏曲创作有着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戏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剧类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