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店考察日记

2017-03-22长歌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韩流朱光潜新华书店

长歌

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

——钱钟书

2017年3月12日 周日 晴

上个礼拜,我和妈妈达成一项协议:如果我愿意在市中心新开的两家新华书店,安安心心坐上三日,她便给我买韩国组合Bigbang的最新专辑。我想,有什么难的,呆在书店里虽然无聊,但能换来“爱豆们”的专辑,怎么算也不亏啊。

嘿,这可不能怪我看不上新华书店。在我的心里,这种老牌子的传统书店,伴随我们的成长,已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变成了苟延残喘的老年人。

提起它,我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营业员呆滞刻板的面容,无趣粗糙的书架,和毫无特色、千篇一律的室内装修。别看我现在喜欢追星,喜欢“韩流”,曾经也是喜爱过逛书店的。现在有些新型的小书店,虽然不大,却胜在精致,我和同学在假日的时候,也愿意约着去坐坐,但我们都不想去新华书店,它实在没有值得一去的吸引力。

可这次踏入新华书店,却让我眼前一亮。就好像我做好了看到无趣人儿的准备,结果一打开门,眼前的人从东施变成了西施——哈,这还是我印象中,那个冷硬无味的老书店吗?

书架从冷色调的横格换成了暖黄色的木头,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精品店、香道館、文具店,更是精致得不得了,让人走进来,就仿佛进入了文化的大观园,左顾右盼,爱不释手。

最令我惊讶的,是这里处处透露着“徽文化”的气息。这让我不禁想起,那些年,在我还未扑入“韩流”时,也曾沉迷过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其中,最令我着迷的,就是徽文化。

徽文化在华夏的文化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清初的桐城学派,光耀文坛数百年。近代的大家如朱光潜、胡适等人,更是受着徽文化的深远影响。而在这新华书店里,人们心意满满地设立了专门的书架,将这文脉的传承一一细数。书架间摆放的雕塑,是皖南徽州深厚的风俗展示,甚至墙上寥寥几笔勾勒的水粉画,也有重叠有致的马头墙、精雕细琢的木格窗。轻轻抚摸上去,恍若百年时光在指缝间游走,微微收紧,便是永不磨灭的精华。

噢!这里还有文房四宝的专卖间。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徽州便占了其中的三样,宣纸、歙砚、徽墨,都是传承了许多年的精品,在有些人心里,它们还在继续繁衍生息。看着雪色的纸映衬着墨色的砚,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点恍惚。

我想起幼儿时,母亲把我抱在怀里,教我念“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她说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无论徽菜、徽商还是桐城学派,都是华夏文化史上夺目的明光。等我大了一些,母亲陪我练字。她纤细的指尖拈起上好的宣纸,温水点砚,用墨轻研。母亲说,这些都是先人的智慧,他们把自己的玲珑心、千般意,都透过指尖的温度,沉入到这笔墨纸砚中。只有安心体会其中的真意,才能慢慢将字写好。

但是,是在什么时候,我忘了这些缠绵而悠久的文化呢?又是在什么时候,我开始身陷“韩流”之中呢?

我反思良久,突然明白,这家原本垂垂老矣的旧书店,改造焕新的意义。我也突然明白,在网络购书如此发达,新型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传统的老牌书店更新换代的意义。

因为只有它能用巨大的资源,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用它包容的姿态,融合传统和新兴两种文化。更重要的是,因为其综合,因为其完整,才能托举起一片地域上古老的文明,让它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成为新的文化特色,成为新的文化灯塔。

就如同颠沛流离的浪子,看到了家的灯火。这重获生机的书店,以它精绝的姿态,化成了我们文化的归途。

“妈妈,”我走出书店,打通了电话,“Bigbang的专辑我不要了,如果可以,您给我买一本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书吧?”

“嗯?你不是一直吵嚷着要他们的新专辑吗?怎么不要了?”

我看向书店,阳光下的它,宛如一个睿智的长者,我不禁微笑起来:“因为我重拾旧爱啦。”

猜你喜欢

韩流朱光潜新华书店
从宠物看新华书店之变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实体书店稳中求索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反韩流”排名:中印泰列前三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浅谈湖南地区“韩流热潮”与湖南高校韩国语教学
韩流文化的营销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