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探讨

2017-03-22李学锋朱平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1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提升教师

李学锋+朱平利

摘要: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是实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相关政策制度和平台环境,提出可以从通过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政府挂职等多条校内外途径来提升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17-03

近些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政府公务员的录用越来越多地要求考生有基层工作经验,企业招聘的经济管理人员更是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的需求也倒逼着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必须更加重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对经济管理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承担高级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韦文联,2014)。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对高校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背景现状

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美国、欧洲为典范的MBA教育就是该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标杆,MBA是培养高级商务管理人才的重要平台,其经典案例教育模式反映了当今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实践中升华理论,使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收到更大实效。相比而言,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背景缺乏。高校受持续扩招以及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大都直接从高校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这些进入高等学校从事学术职业的教师主要是毕业的博士、硕士,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高校讲台的,他们的理论知识功底扎实、观念新,但实践背景相对缺乏。据2013年公布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近70%的大学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这些人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也没有到相应的组织进行锻炼,实践能力欠缺(张蕾等,2014)。据中国2012年师资状况调查资料表明,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门。高校经管类专业“会技能”的教师少,应对课堂教学“懂理论”的教师多(詹晶,2014)。

同时,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对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认识还不高、重视还不够。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人们固有观念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而言就是大而空的专业,其教学方式受限于教学资源与设备的限制,知识的传授更多靠三尺讲台。而且大多数教师认为理论才有高度,有理论就有深度,实践操作是“工人们干的事”。许多教师自身是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潜意识里认同这种培养模式,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教授学生的方式自然会依葫芦画瓢,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强(张志,2014),满足于抓好课堂理论教学。或者说现在有一定的认识,但“抓理论、重技能”的教学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对实践教学、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黄新波等,2014)。此外,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占用教师一定的精力和经费投入,需要他们对社会资源的开拓和积累,而这些恰恰是教师们的“短板”,由此产生的畏难情绪也会影响其培养实践能力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进入教师岗位后,心态还未进行完全调整,认为实践主要是学生的事情,教师自身的实践学习可有可无,还放不下姿态主动要求到企业工厂等实际工作一线去实践锻炼。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客观制约因素

1.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学科研,对实践能力考评刚性不强。当前,在本科教学序列的评价体系中,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教学工作量作为评价硬指标的比较多,而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缺少相应的评价指标。在各类高层次人才选拔以及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仍重理论轻实践,未对教师实践能力作任何硬性要求,现行的职称评审中对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承接政府企业调研咨询项目没有具体要求,在教师岗位的年度考核中高校对经管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还处于“真空”状态,这些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高校教师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动力。经管类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教师实践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据笔者了解,从2012年9月到2014年1月的三个学期,武汉高校经管类专任教师的周平均课时分别为13.14、13.78和13.67,有部分专业教师的周工作量甚至超过20课时/周。要完成这些课堂教学任务,需要备课、作业、考试等环节,一些教师难以有充足的精力主动参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2.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和资源不足。一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在高校初任教师的岗位培訓工作中,主要还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的理论讲授,培训的内容相对单一,基本上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缺乏专门的企业实践锻炼环节,使得教师错过了入职初期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机和入职开始就重视实践的意识。二是培养教师的校外基地、平台不足,教师到企业实践推行力度不够。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自然是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首选之地,共建基地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方式也得到了许多高校的认同与实施。高校推进教师实践锻炼的过程还缺少成熟的制度引导和可行的操作方式,如怎样合理解决教师在基地实习锻炼期间的经济待遇、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等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否则,实施起来也并不顺利。

3.社会单位对高校教师到岗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提供的有效资源不足。一是企业缺乏接受教师到岗实践的热情。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许多企事业单位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意识还不够强,且无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义务,特别是企业要讲求效益,认为教师到企业的实践实习锻炼时间短,不可能在这期间内为企业做出实际的贡献,相反,接受实习的企业还要考虑相关的接待、实习的安全问题,甚至担心教师到岗实习会影响企业生产,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一些企业只是提供一些有限的参观实习机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顶岗实践。二是企业难以提供对口的专业实践岗位。这样的专业教师在实习中很难找到对口的岗位,因为财务问题对企业来说是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企业可能不会提供合适的实践岗位,实习教师很难接触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高校經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

对于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2007年6月起,就先后利用寒暑假安排了二十多名青年教师赴机关、企业短期工作锻炼,不断培养实践能力,为打造一支理论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开拓了培养渠道。根据这些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1.引导更多的教师到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研究工作。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高学历教师以往通常会主动去国内外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以期提高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教师通过博士后进站工作的方式,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和管理、运营难关,提高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可以主持和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真课题”中解决经营管理实际问题,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帮助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2.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博士服务团”进驻企业服务。博士服务团,简言之,即选拔博士到地方企业挂职锻炼、帮助解决技术和管理、经营难题,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1999年中组部和团中央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而组建的,许多省也结合当地实际在本地开展此项工作。从2010年起,湖北工业大学就组织参加了湖北省“博士服务团下基层活动”,通过参加博士服务团与企业实际项目对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可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在进驻企业一年的时间里,参与到企业管理、运营和项目策划的实践中,通过产品生产的实际操作、技术服务和生产组织管理等环节的实践锻炼,提高专业实战水平、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教师不仅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实实在在得到提高,对企业的整体认识更加深入。

3.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一些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为发挥高校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湖北省就颁布了《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高等学校可以通过政府搭建的这类政策平台,利用各种企业资源,分期分批地把经济管理类专业青年教师送到企业进行一年左右的实践锻炼,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在帮助企业开展管理、投融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组织经济管理类专业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某种专业技能的集中培训来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4.引进“产业教授”、兼职教授传帮带。高校根据需要聘请合适的企业成功人士担任高等学校兼职教授,通过这样的方式,经济管理类教师一是可以对企业情况进行深度熟悉了解,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了解;二是通过这一合作机制,与兼职教授联合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三是通过实施双导师制促进校内外导师的互动,校内导师在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同时学习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四是借助指导学生到兼职教授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增强对企业一线实践工作的具体了解;五是就经济管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向企业界人士进行学习、探讨,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此举可有效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的短板。

5.引导教师积极承担调研或决策咨询项目。政府和企业委托的调研或决策咨询项目多是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高校经济管理类教师承接此类实证研究课题,一是可以加强对地方或企业总体发展状况的了解,更加感性地认知社会或企业实情,二是在深入一线走访调研过程中可以掌握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三是可以把理论运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指导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对理论的正确认识。可以说,这类课题是锻炼经济管理类教师实践能力的良好机会,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既为政府或企业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得以提升,还将大大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注入无穷的活力。

6.选派优秀教师到地方政府挂职锻炼。高校服务社会的渠道之一是省级党委政府推行的“科技副县市长”制度,即选派高校优秀的经济管理类教师到县市政府挂职锻炼。这一举措一是可以面向基层将所学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接地气,直接运用于地方政府管理决策过程;二是在相对较长的挂职时间里,更加感性地认识和掌握县市政府管理决策工作的出发点、履职程序、合理路径方法等;三是以自身分管或负责的工作、项目来检验或丰富自己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四是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国情民意,增强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更加自觉地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才干。高校在选派过程中注意把那些理论基础扎实、愿意赴基层一线服务的经济管理类优秀专业教师选拔出来,送到地方锻炼,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8.

[2]黄新波,刘毅力,郭昆丽.关于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机制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4):208-210.

[3]廉思,等.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C]//北京社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

[4]韦文联.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5):43-52.

[5]詹晶.浅析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J].高教论坛,2014,(2):78-80.

[6]张蕾,董恩国,徐湜清.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9-61.

[7]张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5):153-154.

The Exploration of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eachers

LI Xue-feng,ZHU Ping-li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68,China)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is essays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it can create the teacher training practice base,build management class bridge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organiz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 attachment to the enterprise and so on.

Key words:teacher;practice ability;ascension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提升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