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敦人离不开“风医生”
2017-03-22花千树
本报驻南非特约记者 花千树
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3月12日,开普敦因为狂风大作,一场数万名选手参加的国际自行车赛被迫取消。开普敦的特色可以用五个“W”来形容:Wind(风)、Wine(红酒)、Water(水)、Weather(气候)和Woman(女性),因为常刮风、盛产红酒、气候宜人、水质优良、美女如云。因为风刮跑了各种污染物,起到了防病作用,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开普敦医生”。
“好望角”最初叫“风暴角”
开普敦位于非洲最南端,地理位置独特,被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来自大西洋的冷风和印度洋的暖风在开普敦汇合,相互作用后,冷空气和热浪被遏制,形成宜人气候。来南非旅游,必到好望角。许多游客对好望角的风印象最深。在这里,经常可见游客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打伞避雨,伞被吹跑;戴帽遮阳,帽被吹飞。所以有人说,风是好望角的代名词,也是开普敦的一张名片。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一条通往东方“黄金乐土”的海上通道。当船队航行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的水域时,海面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差点使整个船队覆没。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一个未名岬角上,此舰队遂延存下来。迪亚士遂将此地命名为“风暴角”。
11年后,另一位探险家达·伽马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率领的舰队经“风暴角”成功驶入印度洋,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风暴角”改称“好望角”。
在开普敦,不刮风的日子很少。如果没有风,开普敦人会感到不适应。每当刮风时,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开普敦医生来了。”之所以把风说成“医生”,是因为风刮跑了各种污染物,让人们很少生病。
开普敦人很少感冒,一旦感冒,就被视为“大病”,要在家休养或住院。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华人张先生说,他自从踏上了开普敦的土地,就从来没有感冒过,“这得感谢‘开普敦医生,是它把各种感冒病毒吹没了,正所谓‘好风凭借力,带来好空气,我们真的很感谢‘开普敦医生”。
除了下雨和阴天,开普敦总是碧空如洗,阳光明媚,海天一色。站在高处,整个城市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这也得感谢“开普敦医生”,是它把天空“清洗”得干干净净。开普敦的空气总是那么清新。每天清晨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深深地吸上一口,沁人心脾。不少来过开普敦的中国游客说,开普敦的空气是“清甜的”。谁说这不是风的功劳呢?
尽管开普敦常刮大风,但不会扬尘。气象专家解释说,开普敦从来不刮卷地风,这是老天爷的眷顾。据笔者观察,这里植被好,基本没有裸露的土地。在建筑工地,也都采取防尘措施。
风造就奇特景观
由于常刮风,开普敦有一个奇特的景观:海边的树都歪着长。由于风永远都从海面刮来,海边的树只能顺着风向生长。长此以往,树都倾斜成40至60度,而且这些树都长不高,也长不大。
风从海上来势汹汹地登陆后,一路向北,突然遇到了一个屏障,那就是桌山。开普敦城环绕桌山修建。桌山的顶是平的,像张桌子,所以被称为“桌山”。桌山像个巨人,挡住了来自海洋的风。在风刮不到的桌山背后,古树参天,树林密布,郁郁葱葱,非常养眼。但在直接暴露于风口的桌山正面,则树木稀疏,植被低矮,一眼可望到大海。有风与无风,造就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这也为开普敦
旅游增添了更有趣的内容:游客可以在早上顶着烈日观赏海边美景,到了下午一转身钻进茂密的树林中,充分享受绿荫带来的凉爽,大口呼吸绿叶释放出的负氧离子。
“顺风者昌”
人类要生存,必须要遵守自然规律。对开普敦人来说,遵守“风的规律”,也是生存之道。在开普敦也发生过“逆风而行”的事情,结果闹出了笑话。今年3月12日,开普敦举行全球自行车巡回赛,来自各国的约3.5万名选手参加,总行程109公里。比赛当天,突然刮起了强风,而且是逆风。气象部门建议取消比赛,但组办方“霸王硬上弓”,坚持开赛。一声号令,选手们争先恐后,逆风而行,结果一个个被吹翻在地,硬撑起来后,再次被吹翻。有的选手根本稳不住自己和赛车,要么自行车被吹跑,要么连人带车躺在其他选手身上。当大部分选手只完成21公里路程时,主办单位决定取消比赛,以免发生意外。气象部门说,当天的大风达到10级,风速超过了每小时100公里。
事后,一些选手感慨地说,他们试图与大风对抗,可惜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太渺小了,根本无力回天。许多来自国外的选手抱怨说,主办方明知有大风,硬是要开赛,应该负责任,因此要求得到相应的赔偿,但遭到拒绝。主办方说,他们也不想取消活动,但没想到风那么大,要怪只能怪风。主办方也坦承,这次活动教训深刻,以后组办赛事要遵守“风的规律”,再也不能干“逆风赛车”的傻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