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礼俗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

2017-03-22

艺术评论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礼俗礼乐乡间

项 阳

国家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网络已经建立。“非遗”项目被发掘出来,国家投入财力保护项目并支持传承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应该得到有效传承。但对于一些需民众广泛参与方能生存发展的传统艺术形态,若缺失了文化空间,即便承载者技艺出众,也会陷入后继乏人的尴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类型是民俗,民俗既是保护对象,也是多种传统艺术生存的文化空间,应该被更好地保护。

传统艺术所以能够得以传承延续,一是要有艺术承载的主体,二是要以礼俗类型为平台。

礼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观念密切相关,诸如庙会、婚礼、葬礼、过三周年、祝寿等,承载祈福纳祥、孝道、敬畏、哀缅等多种传统观念,都具礼的意义。歌舞、器乐、说唱、戏曲等音声技艺类艺术形态展示于其间,以仪式为用和非仪式为用两大类型存在。

这些音声技艺形态得以传承延续,关键是承载主体以为这些形态“有用”,民众对礼俗中运用这些音声技艺形态有文化认同,礼俗与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形态有相互依附的关系,若将这种依附关系打破,以音声技艺为主导的传统艺术形态难以为继。

打比方说,铅笔肯定是用笔芯来写,但如果我们仅仅保护笔芯是不可靠的,很容易断掉,必须有一个木质部或它种介质与笔芯形成整体,当人用铅笔的时候露出笔芯一点就可以写字了。只是刻意保护笔芯,所谓“佼佼者易折”,反而笔芯易断,礼俗就像外面的木质部,这是主体和整体的关系。

当下音声技艺和技艺的承载者多是国家四级“非遗”的代表作和传承人,优秀的传统音声技艺类型由他们承载,或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正因为民间礼俗有这样的需求,方能养活这样的职业艺人群体。民间礼俗本身是国家“非遗”的一大类,国家有“非遗”保护法,如果我们强行地把这些礼俗祛除,就等于违法。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文化生存空间。没有了空间,这些艺术主体则难以存在。

所谓艺术主体,是指各地的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

民歌,具有区域性特征,是各地民众在生活中创造和承载的歌曲样态,一般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号子式微,缺失了生存土壤。山歌,有特定地理环境,诸如信天游、花儿等,但这些作品不仅由非职业歌手承载,常常由职业和半职业歌手主导,有比较多的民众文化认同。小调,以城市为中心,兼及乡间社会,有职业和半职业歌手,反映民众市井生活。这些作品有着全国性意义,或称相当数量的作品在历史上风靡全国。诸如《茉莉花》《孟姜女》《绣荷包》《花鼓调》《银纽丝》《九连环》等等。这些歌曲何以会风靡、由谁承载需要进一步探讨。

歌舞,载歌载舞,各地秧歌调属于此种类型。新疆木卡姆也是如此。

器乐曲,有多种形态,彰显各地特色。诸如广东音乐,潮州大锣鼓、汉乐,江南丝竹、十番、西安鼓乐等等。以上是当下所谓乐种称谓,但其中很多曲目有全国意义,诸如《朝天子》《将军令》《得胜令》《万年欢》《清江引》《贺圣朝》《醉太平》《柳青娘》《水龙吟》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会场

说唱,在当下具有更多区域化特征。如京韵大鼓、苏州评弹、兰州鼓子、北京琴书、天津时调、山东大鼓、山东琴书、河南坠子等等。每种形态多是由数个原先的曲牌变异,形成板式变化,所谓板腔体结构以成。

戏曲,当下一些剧种具全国性意义,诸如昆曲、京剧。有些地方性剧种,也有全国影响,诸如越剧、粤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地方性剧种当下还有两百多个,有些剧种号称“天下第一团”,即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生存状况堪忧,近些年国家重视戏曲,情况有所改善。

在中国古代,乐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由乐派生出说唱,由说唱衍化为戏曲,各自立门户,所以它们的祖宗是乐。

这些以音声为主导的传统音乐样态从现实功用上有几种类型:一是城市为用,一是乡间社会为用,一是城市和乡间社会共用。城市中人口聚居,有利于艺术形态培养,对技艺提高有很大帮助,诸如歌舞,戏曲、说唱、器乐、民歌中的小调等等,有较大生存空间,侧重休闲娱乐为用。乡间社会,侧重礼俗为用,也有休闲娱乐为用,但主要是前者。

城市和乡间社会共用类型:主要是民歌中的小调、器乐、说唱和戏曲。特别是戏曲,在城市中若无国家扶持,单靠演出团体卖票生存很难。乡间社会是另外景象。地方上的戏曲团体,每年在城市中演出场次屈指可数,但他们每年演出数百场,多在乡间社会,究竟因何能够在乡间社会中存续,值得考量。庙会等礼俗场合的演出一般是四天定七场演出,钱由组织者一次性付清,不像城里看戏卖票,一年演四百多场,戏曲在乡镇社会能够存续还是因为民间礼俗。

当下城市传统音声技艺的演出多见于剧场和茶楼,比如北京的老舍茶馆、天津劝业场的天露茶社等。民间礼俗在城市中越来越淡化。城市人口来自五湖四海,难有相对稳定的亲缘、血缘、地缘关系,也就难有礼俗存在的文化土壤。乡间社会亲缘关系相对稳定,比较容易文化认同,这是民间礼俗存在的根本。就音声技艺形式的主体与文化整体的关系而言,这些艺术形态需要有欣赏者和审美者,也有多种功能性为用的意义,即所谓社会功能性和实用功能性。

艺术形态有时候不仅是审美和欣赏的意义。比如说丧礼,在人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时候,音乐在响着,他们当然不是一边哭着一边欣赏音乐。音乐在此时,恰恰是哀缅氛围的助推剂。这表明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性和实用性。

所谓礼乐文明,是礼和乐的有机结合。礼乐文化并非仅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将礼的仪式、仪轨与乐相须为用。所谓“相须”,就是你靠着我,我靠着你,谁都离不开谁。中国传统社会数千年来国家形成了一整套礼制,分为吉嘉军宾凶五大类型,每一类型又有不同层级。在五大类的仪式中都有乐制类型,有金石乐悬领衔的雅乐类型和以鼓吹乐为主导的类型,这两种类型都是礼乐类型。雅乐类型主要用于宫廷和各地的文庙祭祀,一般民众难以见到。礼乐有本体形态,所以应该把握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统一。雅乐,是礼乐中最高端、核心的部分,但不是礼乐全部,雅乐不能随便用,是国家礼乐中的最高形态。

传统社会在清代末年国家礼制解体,但礼制仪式中用乐的观念被民间所接衍。在国家体制下各级官府的官属乐人将其所承载的礼乐(仪式用乐)和俗乐(非仪式用乐,包括小调、说唱、戏曲、器乐等)转而服务于民间。民间在接衍国家礼制过程中特别是对仪式用乐有所“俗化”,所以说用乐的礼俗是国家礼制及其用乐积淀于民间。礼乐是仪式用乐,具群体性意义。在1877年爱迪生没有发明留声机之前,由古人演奏的乐我们永远听不到,仪式用乐必须乐人活态在场,所以各级衙门必须养这么一批专业乐人,这是国家规定性,在哪一级、哪一种类型的仪式中应该奏什么规定明确,国家配备乐曲,这些曲目自上而下广泛分布于各级官府。比如明代有一千七百多个县级以上地方官府建制,有三千多个卫所建制,以上单位都需要官属乐人,这是国家礼乐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这么多传统乐曲相同、相通的意义。这些人承载的国家礼乐和国家俗乐,两种用乐转而服务于民间,民间在接衍国家仪式用乐过程中有所俗化,所以民间礼俗就是国家礼制的俗化显现。

吉礼为祭祀、祈福之礼,在当下民间主要形态是庙会、祭宗祠、“过三周年”等等。在国家意义上,县衙所在以上,一定有城隍庙、文昌阁、龙王庙、关帝庙、火神庙、先医药王庙、东岳庙、马王庙等等,沿海地区还有天后宫等,这在明清时代都属国家祭祀,国家祭祀由地方官主持,仪式必须有国家乐人在场。这些国家祭祀仪式被民间接衍,会将地方上被民众所信奉的神祇融进体系中。庙会,最多的是宗祠,老人去世三年后子孙举行仪式来祭奠他等等。在国家意义上吉礼分大祀、中祀、小祀。大祀只在宫廷,中祀与小祀则是在各级地方官府均有之,民间接衍的是地方官府所有的形态。

嘉礼是喜悦庆贺之时所用的礼,作为国家有国庆大典,还有皇帝大朝会、大婚、册封、官员上任、转任等。民间则有开业、婚礼、祝寿等。凶礼体现了忧伤、慰缅、哀婉,在国家意义上常使用在天灾人祸之时,比如2008年地震,要取消一切娱乐活动,在古代则要举行一场仪式以慰缅,这叫凶礼。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凶礼主要是丧礼。民间所接衍的主要有三种,这就是吉、嘉、凶礼,这都是源自国家礼制。

佛教和道教的用乐更多体现仪式为用,与世俗社会相接。宗教用乐多是从国家用乐相接后因宗教仪式形成风格上的变化。宗教重祭祀和丧仪,其中的仪式及其用乐被民间礼俗接衍,走出寺院、道观,活态积淀在民间。民间礼俗错综复杂,但可以辨析。民间礼俗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类型,这民间礼俗又是多种音声技艺存在和展示的平台,其为用无外就是两大类,这就是仪式类型和非仪式类型。

仪式用乐特征是:群体性,乐与仪式相须固化,对应不同类型的情感诉求,乐展现不同的风格,传承比较稳定。非仪式用乐特征是:彰显个人情感,形式体裁多样,既可依附礼俗仪式(不与仪式相须),又可侧重审美欣赏独立为用。民间礼俗多有仪式,以彰显敬畏和庄严。仪式常常在规定时间进行,但程序并非完全相接。大家到乡间社会去参加一场葬礼,进行完仪式的这个程序不是紧接下个程序,而是有很长时间的“留白”——空档期,这个时候就是非仪式用乐表现的时间,体现娱人的意义。民间礼俗是仪式和非仪式并在。

民间礼俗的仪程都要用乐。在仪式中的间歇期,乐队转向服务于乡村民众,一些非仪式为用的音声技艺类型有了很大的空间,诸如戏曲,说唱,甚至流行歌曲等都有存在,这是娱人的场景。流行歌曲不进仪式,流行歌曲是留白处的,更加注重技艺层面。区域民众认同这样的方式,凡请乐班和戏班主要是社区民众、家族、家庭中“有事”,而这些所谓有事恰恰是礼俗的存在。没有这些“事”则没有音声技艺形态的存在和展示的空间。

庙会搭台唱戏,既娱人,也娱神,人神共享。我国南方的宗祠比较多,北方也有,如山东菏泽宗祠祭祀仪式用乐,他们会把整个大家族的族谱摆出来,延续男人参祭、女人不能参祭的形式,在乐队凄清的乐声中族长与男性族人对着祖宗神牌祭拜,这就叫礼乐相须以为用。

民间礼俗存在需要有哪些条件?首先是民众对此有文化认同。民间礼俗接衍的是国家礼制的观念,然后加以俗化。既然是俗化,则将主要理念接收之后有自己的添加。宗教理念也在其中。作文化认同,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聚居生态。当下城市中、特别是大城市中的人多是来自五湖四海,传统观念难以稳定。而乡间社会则由于亲缘、血缘、地缘的关系,相对容易对这些进行接衍与承继。保护民间礼俗,其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生存土壤的保护。某些区域的政府一方面认定传统音声技艺类型为“非遗”,一方面却将礼俗肆意破坏,定然使得中华优秀传统艺术难以为继。

猜你喜欢

礼俗礼乐乡间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文化中的乐种研究
——评陈辉《浙东锣鼓:礼俗仪式的音声表达》
非遗视域下山西礼俗音乐探微
奔走在乡间的电影放映队
大都市
Contents and Abstracts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贴近故乡的书写——与邱华栋对谈《乡间游戏》
再活一次——散文集《乡间游戏》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