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设计方案
2017-03-21赵丹丹
赵丹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设计方案
赵丹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互联网作为高校的教学辅助工具极大的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根据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利用互联网教学工具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方案,以期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为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 As a teaching aid the Internet has greatly enriche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university, a concrete plan of teaching reform with internet teaching tools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college and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easibility of othe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Interne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设计“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推动互联网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本文简介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设计借助互联网教学工具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方案。
1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课3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其中课上安排54学时精读课,讲授8个单元教学内容,18学时听力课,讲授10个单元教学内容。每学期临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授课教师都要在课上抽出部分学时讲授模拟题及各题型应试技巧和策略。课后安排学生自学完成泛读10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可以在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部分英语教师可以在语音实验室利用互联网英语教学工具和软件辅助授课。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关注互联网教学工具和软件,并借助互联网信息工具和软件辅助传统大学英语各教学环节。例如,部分教师利用微课、翻转课堂高效辅助和延伸大学英语课堂,一些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虽然教师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教学工具改革传统教学,然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1)我校学生入学时高考的外语成绩普遍偏低。部分学生的语音和听力较差,听不懂教师英语授课,很难参与课堂互动。有些学生即使英语水平尚可,但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学习比较被动,学习目的只为通过大学英语考试得到学分。这几类学生对英语课比较抵触,难以按照教师要求有效利用互联网学习工具提高自身英语水平。2)英语教师仅在课堂上很难兼顾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课时不断缩减,教师在越来越少的课堂时间里难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英语输出能力。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设计方案
2.1 组织新生参加大学英语分级考试 分级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新生入学后,组织英语考试,把英语水平相似的学生分到同一层级的班级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2]。 1)在我校选取1个学院作为试点学院。2)组织新生入学后参加统一考试,按照成绩将学生分入A-B-C 3个等级的教学班级。3)设置4个学期大学英语课程,4个学期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层层铺垫,逐步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2.2 各等级教学班级借助互联网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2.2.1 第一学期(夯实语言基础) 精读课:1)建立班级云端,上传微课至云端,要求学生观看微课,并完成微作业(适用A、B、C班)。这能较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2)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大学英语四级各题型解题策略和练习(适用A、B班)。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课外补充优质的知识建构[3]。3)将学生分成各学习小组,如信息小组(如申请留学流程、办理护照流程、国外旅游报税流程、签证流程等实用信息)、英文歌曲演唱小组、英文诗歌朗诵小组、英文读报小组、英文戏剧表演小组等。要求各小组定期上传活动视频至班级云端,通过互联网展示各小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指导、反馈和评价(适用A班)。学习小组的建立符合大学英语教学规律,通过合理分组和有效组织,可以极大缓解教学班级人数多的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4]。
听力课:1)利用大学英语听说软件完成听说任务(适用A、B、C班)。听说软件能打破传统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限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听力课就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语言学习和交流环境[5]。2)借助校园网完成英文经典电影赏析任务,并把观后感上传至TRP写作软件系统 (适用A、B班)。这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升其写作水平[6]。3)上传英文视频材料至班级云端,要求学生完成视频中的口语练习(适用A班)。
2.2.2 第二学期(培养创新精神) 精读课:1)将学生分为英文辩论小组、英文翻译小组,英文演讲小组等,要求各小组上传活动视频至班级云端,定期展示成果,教师给予指导、反馈和评价(适用A、B、C班)。2)将学生分为英文经典名著小组、英文电影配音小组、英文视频制作小组等。要求各小组上传活动视频至班级云端,定期展示成果,教师给予指导、反馈和评价(适用A班)。
听力课:1)借助互联网赏析英文原版记录片和名人访谈(适用A、B、C班)。英语纪录片和名人访谈节目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的学习资源。将其合理地引入大学英语课堂,一方面可以为课堂增加全新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感受[7]。2)采访校园名人,并录制视频,定期展示成果(适用A、B班)。采访任务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又能让其发现短板并有效设定学习目标[8]。3)拍摄英文纪录片(适用A班)。在纪录片创作中,学生结合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拍摄技巧表达自我[9-10] 。
2.2.3 第三学期(丰富文化知识) 精读课:按照校园文化将学生分为中医文化英语小组、中药文化英语小组、针灸推拿文化英语小组、护理文化英语小组、管理文化英语小组等。要求各小组定期展示校园文化,拍摄视频,上传至班级云端,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适用A、B、C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1]。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传播大学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
听力课:1)进行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文化纪录片赏析、中外文化对比、学生查阅互联网资料补充相关文化信息(适用A、B、C班)。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比中西文化,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11]。
2.2.4 第四学期(提升专业素养) 精读课:按照专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取相关知识点,制作PPT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间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适用A、B、C班)。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向“特殊目的英语”(ESP)迁移已经是大势所趋[12]。大学英语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以英语为交流工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听力课:各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搜集相关英文视频,结合视频内容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课堂互动(适用A、B、C班)。
3 结语
教学具体活动方案设计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再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改革成果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体现和展现,如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周、庆祝国际医生节和护士节活动、参与外宾接待活动等方式来检验教学成果。总之,大学英语教学要顺应时代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改革和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李晓婧.谈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J].英语广场 , 2017(2): 109-110.
[2]盛微微.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南风, 2014(33): 25.
[3]贾凌玉, 章国英, 施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英语阅读翻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 2016(2): 65-69, 34.
[4]吴春雪.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 , 2016(11): 99.
[5]叶玲, 姚艳丹.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的生态构建研究[J].海外英语 , 2017(7): 101-102.
[6]李霞, 钟兰凤.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句酷批改网为例[J].教学研究, 2017(1): 57-61.
[7]赖蕴晔.小议将原版英语纪录片引入大学英语课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5): 117-119.
[8]陈璇璇.走出教室开口说英语:一次体验反思性的街头采访学习任务[J].教育教学论坛, 2014(30): 255-256, 257.
[9]廖璇.项目教学法植入纪录片创作课程[J].大众文艺,2015(13): 234.
[10]卫轩.《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 , 2016(21): 29.
[11]杨旸宇东.互联网对校园文化传播的影响与对策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6, 29(13): 71-72.
[12]赵野.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媒体整合传播[J].新闻世界,2014(9): 239-240.
[13]马卫华, 王平.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2): 51-53.
[14]王佳.ESP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思路[J].才智,2016(24): 20,22.
Desig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ZHAO Danda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G642.0
A
2095-6258(2017)05-0833-03
2017-03-02)
10.13463/j.cnki.cczyy.2017.05.050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高教科研课题“‘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GJX2016D74)。
赵丹丹(1979-),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