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毒邪致痹”理论探讨金明秀教授治疗活动期骨关节炎经验

2017-03-21金文杰高明利金明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虫类僵蚕活动期

金文杰,齐 庆,郜 贺,于 静,高明利,金明秀*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基于“毒邪致痹”理论探讨金明秀教授治疗活动期骨关节炎经验

金文杰1,齐 庆2,郜 贺1,于 静2,高明利2,金明秀2*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金明秀教授认为,活动期骨关节炎以实证为多,病因病机为毒邪侵袭或损伤经络,致经脉痹阻而导致骨痹。本病多以毒邪为患,治以解毒排毒之法,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临床有明显疗效。

毒邪致痹;骨关节炎;骨痹;活动期;金明秀

Abstract: Osteoarthritis is a chronic degenerative disease.Professor JIN Mingxiu believes that active osteoarthritis usually caused by excess syndrome.The pathogenesis of virus invasion or damage caused by the blockage of the meridians, leading to bone rheumatism,This disease almost caused by poison-obstruction.To treat patient with the method of detoxication and expulsion of toxin,using the Simiaosan and Wuweixiaoduyin prescription is reasonably.

Keyword: pattern of poison-obstruction arthralgia; osteoarthritis; bone rheumatism; active stage; JIN Mingxiu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60%,而在75岁以上人群达80%[2]。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寒气至,骨髓酸痛,名曰骨痹。”本病的形成,乃正虚邪实之变。正虚是肝肾亏虚,致骨失所养,筋骨不坚。邪实是外邪侵袭或毒损经络,致经脉痹阻[3]。金明秀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国家级名医,从事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骨关节炎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金教授出诊学习,现将金教授从“毒邪致痹”角度论治活动期骨关节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毒邪致痹

1.1 毒邪的形成 毒的含义极为广泛,早在《内经》已有论述,不仅指六淫之甚,还包括了难以归入其他病因的一些致病因素。如《金匮要略心典》曰:“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毒邪分为外毒、内毒、其他毒邪[4]。

外毒是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为天时不正之气,其形成与时令、气候、环境有关,从皮毛和口鼻而入感人。如湿毒、风毒多从皮肤侵入,热毒、燥毒、火毒等从口鼻侵入。骨关节炎活动期多以湿毒为主,正如《医学汇略》曰:“湿之为病最多,人多不觉湿来,但知避风避寒,而不知避湿者,因其害最缓最隐而难觉察也。”说明了湿毒致病具有隐蔽及缠绵难愈性[5]。

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代谢产物未能及时、有效排出并停留于体内,对机体造成损害的一类毒性物质。多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治疗不当,或脏腑功能失调,毒邪郁积而成。具有内伤病邪和病理性产物的特点。如骨关节炎病久不愈邪深,毒邪潜伏机体,瘀血日久则成瘀毒,痰湿日久则成痰毒,入经入络,内毒外毒相合,关节经脉痹阻不通,则出现关节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

其他毒邪是多由起居不慎,或感染秽毒而致。如工业区排放的大量废气可致环境毒,大量饮酒可致酒毒等。

本病之毒主要是指病因及继发病理产物,即机体感受外毒流注于关节而出现关节疼痛症状,最初受累为膝、手关节,其后可累及全身各个关节。

1.2 毒邪的致病特点

1.2.1 毒邪性质暴戾、秽浊 毒邪发病急骤,触之即发,且来势凶猛,传变迅速。临床表现常有秽浊的特点,如湿毒蕴于关节,淫水流溢,导致关节肿胀、有积液。1.2.2 毒邪深痼,影响脏腑 因毒邪性质爆烈,传变迅速,故极易侵袭脏腑,导致疾病恶化。

1.2.3 毒邪易化热化火,败血伤阴 感受火热毒邪,或寒毒、湿毒郁而化热,临床多见口干、汗出、大便干等阴虚症状。热毒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可致紫斑,衄血,咯血等。

1.2.4 毒邪多夹痰夹瘀 毒邪既善入血分,又好入津液聚集之处,使血液瘀滞,津液成痰,故临床多表现为关节疼痛,痛处固定,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等。

1.2.5 毒邪致病多病情缠绵,易成遗患 邪气蕴积,迁延日久,郁而化热,故其所致疾病多病情缠绵,治疗困难。如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多病情顽固,终生难愈。

1.3 毒邪致痹的病理依据 以往认为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免疫相关,认为免疫功能紊乱是本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具有清除外来物质(如抗原等)的作用,一旦这些外来物质得不到及时清除,人体就处于异常免疫状态,就会发病。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自身产生过度的抗体可以归属于毒邪范畴[6]。

2 临床应用

2.1 活动期,多以清热解毒 由于毒邪的侵入及危害贯穿于本病发生的全过程,在治疗本病过程中,解毒应贯穿于始终。活动期多表现为湿热郁毒证[7]。湿邪黏滞难化,复与热毒胶结,痹阻筋脉、骨节之间,营卫不通,则临床表现为多个关节肿痛,触之有热,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理化检查上会出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如孙思邈《千金方》曰“热毒流于四肢,历节肿痛”,金教授认为此时应着重清热解毒,以消肿为先,不要急于止痛,肿消则痛止,使其诱导疾病尽快缓解,处方上重用清热解毒药物,如连翘、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等。此外,金教授认为本病在活动期, 病情愈重,邪毒愈猛,可伤正气,因此,此时解毒应不忘扶正,用药上佐以黄芪、白术、苍术等扶正而不助湿的药物。骨关节炎晚期多见关节变形,腰肢酸软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正气亏虚,然而金教授主张治疗上扶正的同时也应配以解毒祛毒之法。如加地龙、僵蚕、土茯苓等药物来解毒而不伤正气。

2.2 根据毒的性质,解毒排毒 毒邪与其他邪气一样,有寒热、燥湿、痰瘀之分,所以在治疗上要本着“治病必求于本”思想,审因论治。根据邪毒的性质不同,有风毒、寒毒、热毒、湿毒、燥毒、痰毒、瘀毒等。

风毒有善行而数变等特点,治疗以祛风解毒为主,常用防风、桂枝、蜈蚣、乌梢蛇、羌活、葛根等药物。寒毒有凝滞、收引等特点,治疗以祛寒解毒为主,常用黑顺片、吴茱萸、肉桂、补骨脂、干姜、细辛等药物。热毒有易伤津耗气、生风动血等特点,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连翘、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紫花地丁等药物。湿毒有重浊、黏滞、缠绵难愈等特点,治疗以祛湿解毒为主,常用泽泻、茯苓、萆薢、土茯苓、车前子、大腹皮等药物。燥毒有干涩、易伤津液等特点[8],治疗以解毒润燥为主,常用黄精、石斛、熟地黄、白芍、知母、山药等药物。痰毒有阻滞经络、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程较长等特点[9],治疗以祛痰解毒为主,常用僵蚕、地龙、白芥子、制白附子、竹茹、半夏等药物。瘀毒有阻碍气血运行及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等特点[10-11],治疗以祛瘀解毒为主,常用红花、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乳香、没药等药物。

2.3 根据毒的病位,解毒排毒 治疗过程中除按毒邪的性质解毒外,还要按病位排毒[12]。因势利导,即针对毒所在的病位,就近引导,给毒邪以出路,毒去正安。金教授从三焦论治,上焦宣上,中焦调中,下焦渗下[13]。如毒邪上蕴于上焦肺卫,治以解表散毒,若热毒之邪,常用薄荷、柴胡、石膏等辛凉解毒药物,若寒毒之邪,常用麻黄、桂枝、葛根等辛温解毒药物。毒邪下蕴于下焦膀胱,治以下利排毒,若湿毒之邪,常用泽泻、茯苓、大腹皮等利湿排毒药物,使湿热毒邪从下而出。金教授在排毒过程中,非常注重邪正盛衰情况,在骨关节炎活动期要以排毒祛邪为主,但不是盲目的排毒祛邪,要根据正邪关系,酌以扶正,如骨关节炎后期多以补肾填精、强筋壮骨为主,常用杜仲、桑寄生、狗脊、淫羊藿、巴戟天等[14]。

2.4 多用虫类、有毒药物,以毒攻毒 骨关节炎属于慢性病,易反复发作, 毒邪长期留滞关节、肌肉,毒侵较深,不易祛除,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类、有毒之品以毒攻毒,搜剔窜透,方能解毒排毒, 经络通畅[15-16]。正如前人所谓:“风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虫蚁搜剔不克为功”。金教授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虫类药主要有蜈蚣、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乌梢蛇等。

金教授认为虫类药功效同中有异,临床需要按照虫类药各自的特性,辨证选用。如瘀毒明显者,加用土鳖虫、水蛭等破血祛瘀解毒;风毒明显者,加用蜈蚣、乌梢蛇等祛风解毒;热痰明显者,加用地龙清热解毒;痰毒明显者,加用僵蚕祛痰解毒;一味虫类药不能控制病情时, 可采用两味虫类药联合使用,发挥协同效应,力专效宏,疗效更佳。如骨关节炎活动期,金教授常用地龙配伍僵蚕,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息风、通络;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两药合用具有清热祛风通络以止痛、化痰解毒散结以消肿之功,风热痰毒并治,为金教授治疗活动期骨关节炎的经典药对。

虫类药多数有毒,使用时要注意掌握祛邪而不伤正,中病即止,以免产生不良反应。金教授在临床应用中多用生甘草来解虫类药物的毒性。同时由于虫类药富含多种异种蛋白质,过敏体质者和孕妇禁用,又因虫类药性味燥烈攻钻之力极强,体质虚弱或正气亏虚者也应慎用[16]。若需使用金教授常配以麦冬、生地黄、知母等滋阴养血之品,以制其偏性而增强疗效。而且要注意用药的剂量不宜过大,药味不宜过多。临床实践证明,虫类、有毒药物如能应用得当,以毒攻毒,对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3 结语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在疾病的发病、病情进展和预后中,尤其是在活动期,毒邪是主要因素。毒邪由风、寒、湿、热等邪盛极所化。毒邪致病具有迅速、耗伤正气及顽固的特性,从而导致本病呈慢性、反复、难愈等特点[17]。所以解毒排毒是本病活动期的主要治法,并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6-20.

[2]陈灏珠, 钟南山, 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52-855.

[3]王承德, 沈丕安, 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760-770.

[4]曹洪欣.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86-187.

[5]周红光, 汪悦.从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28(10): 2088-2090.

[6]马武开, 姚血明, 唐芳, 等.从毒蕴血瘀论治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J].四川中医 , 2010, 28(2): 18-19.

[7]王慧.毒痹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天津药学, 2008,20(1): 44-46.

[8]姜兆荣, 高明利, 任冬萌.从虚,毒,瘀辨治干燥综合征[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6): 1418-1419.

[9]赵晶, 高龙娟, 刘振华, 等.从“痰”“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骨病变[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 32(5): 90-92, 97.

[10]姜兆荣, 于静, 金明秀.金明秀教授从“燥毒瘀血津枯”辨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J].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3): 716-717.

[11]马武开.从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辨析[J].中医药学刊, 2004,22(2): 261-262.

[12]李莉, 田甜, 应森林.从“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1(4): 205-207.

[13]姜兆荣, 于静.金明秀教授治疗风湿病的用药规律[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 4(3): 34-35, 39.

[14]于静, 高明利, 姜兆荣, 等.金明秀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思路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 3(1): 51, 55.

[15]朱良春.朱良春医集[M].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38.

[16]陈雷鸣, 包洁, 谢志军, 等.运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32(3): 593-595.

[17]邓长财, 鞠中斌.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从毒,瘀,虚论治探讨[J].新中医, 2014, 44(3): 3-5.

Discussion on Professor JIN Mingxiu’ 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ctive stage osteoarthrit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attern of poison-obstruction arthralgia”

JIN Wenjie1, QI Qing2, GAO He1, YU Jing2, GAO Mingli2, JIN Mingxiu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China)

R684.3

A

2095-6258(2017)05-0741-03

2016-05-16)

10.13463/j.cnki.cczyy.2017.05.018

金文杰(1990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免疫性疾病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通信作者:金明秀,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话-13309815988,电子信箱-jwjfsmy@163.com

猜你喜欢

虫类僵蚕活动期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虫类药在腰痛宁胶囊中的应用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虫类、螨类、线虫类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虫类、螨类、线虫类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