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2017-03-21林艳君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育人

林艳君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漳州 363000)

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林艳君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漳州 363000)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揭示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要促进人的全面性的实现,要符合时代和大众的要求,精神生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这些思想是大学文化育人的理论基础。实践中,要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到大学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文化主体。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学;文化育人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至关重要。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的作用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论述了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阐述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观点时至今日仍闪耀着时代的价值,为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大学“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功能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阐释

1.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本质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即“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丰富内涵,文化概念泛指人类文明,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将文化概念运用于意识形态。19世纪50年代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带有上层建筑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文化本身最初是有限的自由时间出现的结果,当资本主义为自由时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时,只要人类摆脱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完全控制,自由时间就会空前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实践基础上所产生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要素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文化与政治、经济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和谐发展。5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一直被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事实:人们首先必须满足生存的需要,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因此,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便构成基础,国家制度、法律、艺术、宗教观念都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产物,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这些论述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本主义精神。

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审美文化思想

马克思认为审美文化的创造是人彻底摆脱动物性的标志,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最高实现,未来社会必然以审美文化去促进人的全面性的实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理念的实现。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既要满足物质生产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精神审美的需求,否则人就会成为劳动的机器,不能在劳动中感受到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1]美国学者A.迈克莱什(A.Mcleish)在1994年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就充分肯定,在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中包含着一个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艺术有助于支撑未来更高等级的文明,在这种形式的文明中,人类活动将不再被工具性的商品价值所困扰。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功能的最高境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一个内在的世界和外在世界相统一的理想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3.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文化价值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一书中,将精神生产划分为意识形态与自由精神生产两个层次:意识形态层次反映阶级意志,“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对立,使得由各个意识形态阶层构成的上层建筑成为必要,这些阶层的活动不管是好是坏,因为是必要的,所以总是好的”[2];自由精神层次反映自由精神特征,即从事宗教、哲学、艺术等“有教养的消费”。马克思对精神生产的解读与今天狭义文化概念相通,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就精神生产反映自由精神特征这一层次而言,精神生产具有社会效益,精神生产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激发人的潜能。他说:“钢琴演奏家生产了音乐,满足了我们的听觉的感受,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也是在发展着我们的这种感受能力吗?”“钢琴演奏者刺激了生产,一方面是由于能使我们成为更加精神旺盛、生气勃勃的人,一方面也是由于唤醒了人们的一种新的欲望,为了满足这种欲望,需要在物质生产上投入更大的努力”。[4]在马克思时代,他们已经意识到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精神生产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人类历史的进步。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蕴含的文化价值

宗教是信仰超验层面的神圣事物,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的态度经历了“信奉——批判——反思”的思想变化。1843年马克思对宗教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宗教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所支配,宗教不会随着私有制的灭亡而消亡,宗教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恩格斯在1870的《爱尔兰史》中提到宗教的文化价值体现在教会建筑物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尽管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5],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基督教文化满足了一定人群的需要,“提供了人人易解的形式”[6],这正是基督教得以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宗教的文化形式适合于时代和大众的需求,“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对于这种社会来说,崇拜抽象人的基督教,特别是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教等等,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7]“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反映了时代对文化的要求,从价值角度看,任何一种能够长期存在的文化,必然存在其合理的、有利于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

二、价值维度:文化观与文化育人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内涵,是大学文化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大学文化育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大学文化育人的发展要求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和政治,它们互为作用,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文化本质的认知启示我们,大学文化建设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政治通过主导大学政策的制定而影响大学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为大学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条件。大学文化育人的最终结果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化内容不断变化,大学生时期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掌握社会的价值体系、恰当地扮演角色、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等。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文化育人的逻辑起点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以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文化发展为根本保障,文化建设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只有人的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各方面要素得到空前发展,社会才能全面进步。马克思认为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的人的唯一方法”。[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大学文化历史积淀的科学知识及其优秀成果,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所需的思想养料和精神食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育人过程就是要兼顾知识育人和道德育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是大学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阐明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同步发展的观点,精神生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建设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建设大学文化,就是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高校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就是要树立大思政、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强化思想理论的教育和价值引领,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跟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从理念、手段、基层工作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新举措新办法,占领宣传思想的制高点。

4.时代和大众的发展需求是大学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文化的论述,阐明任何一种宗教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都满足了一定时代和大众的需求。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创办于19世纪中后叶,纵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洋务运动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举办新型学校传播和发展新思潮。晚清时期,维新派思想家建立学校传播资产阶级新思想和新文化,积极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辛亥革命成功后,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孕育而生,一场旨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大高校蔓延。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贯穿大学文化始终,革命民进步成为大学文化的主题。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当代大学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大学带着自身的遗传因子,沿着自身发展逻辑发展变化,同时又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造自己。大学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进化与改造中丰富内涵,孕育新的文化。

三、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现实启示

《中庸》中有“参赞化育”之语,就是说天在不断地变化,地在不断地成就,天的变化和地的成就都隐含着对于新事物的孕育、培育和养成,天地的这种化育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有意所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建设大学文化,指导大学文化的化育过程,就是要注重大学精神的塑造,构建大学制度、文化健全制度保障,创建环境文化,完善物质载体,积极培育大学行为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文化主体。

1.以价值为引领,丰富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观念体系的总和,包括大学的使命、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以校风、学风、教风、作风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人的精神风貌;以校训、校徽、校歌、校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人的精神传统等。大学精神文化具有渗透性的特点,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启迪大学人,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的人格。大学精神文化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它能够继承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精髓,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内核,并相对稳定地存在延续下去。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在大学文化育人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大学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就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大学文化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灯塔,成为传播社会文明的平台,成为民族文化的脊梁。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把抽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渗透、融化到具体的社会活动中,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择业等实际问题中,以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个性的发展。

2.以创新为引领,构建大学制度文化

人要获得自由,必然要受文化的约束和支配,文化的约束和支配又常常与制度相联系,各种文化的内涵里都蕴含着自我约束的部分,这种约束向外延伸并发挥作用就构成了制度文化。现代大学制度包括管理制度、管理体制、行为规范和行为制度等内容,大学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对大学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大学制度文化一方面规范着大学的办学行为,约束和引领大学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又为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先进的制度文化可以成为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内驱力,落后的制度文化则可能成为大学发展的羁绊。

现代大学最核心的价值和制度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通才教育,创新大学制度文化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关系到高校办学方向的问题。其次要着眼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不断完善大学章程建设,构建依法办学、科学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尊重学术自由,满足大学人全面发展需要。

3.以特色为引领,创建大学环境文化

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形态,是大学文化育人的物质载体,是大学整体价值取向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引导教育功能。大学环境文化是其他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以最外显的方式映射大学文化的独特风格、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精神追求,大学的其它形态文化都要以大学环境文化为基础展开。

大学环境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承载大学人教育思想、治学态度的各种教学设施、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也体现在蕴涵大学人思想和情感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和建筑雕塑;还体现在传播大学文化的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宣传橱窗和展览馆等媒介设施。中国古代先贤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感化熏陶作用,“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使学生获超然世外之感,在万赖空寂之中必悟通皈真。”[9]大学环境文化在装扮校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启迪大学人的心灵、情感和情操。现代大学校园通过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通过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环境文化用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教育大学人。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以服务为引领,培育大学行为文化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人在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习生活以及其他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总和,体现了广大师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培育大学行为文化,就是要秉承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职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创新教育。

大学行为文化的核心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大学行为文化,并推动大学行为文化的发展。大学教师作为校园的永久居民,在学生中影响深远,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和持久的作用。大学教师的群体精神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倡导健康有益、格调高雅的校园主旋律,是陶冶大学人理想、信念、作风、情操的精神家园,大学人在这种群体精神中获得归宿感、自豪感和依赖感,进而内化为激励个体前行的动力。大学教师通过学习传授知识和文化,在传递知识,传递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

[2]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8.

[3]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4]柏拉威尔.马克思和世界文学[M],博惟慈,董乐山、梅绍武等译.上海: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393—394.

[5]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3.

[6]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35.

[7]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6.

[8]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9]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86.

The Marxist Cultural View of University Cultural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Lin Yanjun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Zhangzhou363000,China)

Univers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university to educate people.The marxist cultural outlook is rich in education,To reveal that culture is a product of socio-economic relations,to promote the all-round implementation of people,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the masses,spiritual production refects the will of the ruling class to inspire people's potential,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culture.In the practiing,should apply the marxist cultural viewpoint in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from the spiritual culture,system culture,environmental culture and behavior culture shape subtly university culture subject four levels.

Marxist cultural view; University; Cultural education

林艳君(1983-),女,讲师。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专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NO.JA12651S)。

2017-05-20)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育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马克思像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