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2017-03-21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检索文献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报告(2015年)指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1]。高血压是各国面对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也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领域[2]。我国2013年卫生统计年鉴指出,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2012年达到25.5%,增长势头迅猛[3]。

慢性病防治的重点是“治未病”,通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除了遗传性因素之外,个人生活行为方式是重要危险因素[4]。健康教育是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经济而有效手段[5]。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来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促进高血压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检索策略及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及结果总数

本文文献来源为万方数据的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利用题目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词为“高血压”“健康教育”,两个检索词的逻辑关系是“与”,文献发表期限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去重处理后,共检索到4 438篇文献(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14日)。

1.2 研究方法

将检索到的4 438篇文献导入Endnote软件进行筛选,设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如下:主题为高血压患者或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涉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研究或健康教育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纳入文章研究对象为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研究数据明确,无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和高血压脑出血、妊娠高血压等特殊高血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不相关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598篇文献。所提取的数据包括文献发表年份、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及效果评价,最后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高血压健康教育相关文献的年度分布

2005-2015年已纳入的高血压健康教育相关文献篇数分别为9、19、21、31、38、37、50、101、62、140、90。由数据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1年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相关的研究增长缓慢,2012年增长迅速并在2014年达到顶峰。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人数的不断增长为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样本,随着对高血压严重性的认知也使人们认识到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因此对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2 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

最常用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方法见表1。

表1 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

表1显示,使用最多的是面对面教育,有521篇纳入文献使用这一方法。

其特点是能直接、当面、一对一地向高血压患者传递高血压相关知识,患者可直接提出疑问并得到及时回复,适合住院高血压患者[6];发放宣传材料可以使患者直接获取高血压相关知识,适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患者;专题讲座主要是把患者集中起来集体授课,和面对面教育一样能够直接向患者传递相关知识,它除了可以加强主讲人和患者的互动外,还可以加强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经验,适用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7];随访是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随访能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更好地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或行为,适合出院的高血压患者;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社区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高血压防治知识,患者可及性高[8];问卷调查是通过问卷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9],需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因此应用相对较少,只有108篇纳入文献使用了问卷调查。

纳入的文献显示,大多数高血压健康教育都会同时使用多种教育方法,极少数采取单一方法。同时使用3种及以上健康教育方式的有352篇,占总纳入文献的58.9%。

从文献分析结果还可以看出,尽管部分健康教育方法在不断改进(如专题讲座从简单的专家讲课变为互动性、示范性教育),但健康教育的方式大部分还停留在借助传统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方法的较少。

2.3 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

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

除了表2中常见的健康教育内容外,还有一些其他健康教育内容,如保证充分的休息、睡眠,保持规律的生活,这些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另外还有部分研究在健康教育内容中增加了对高血压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高血压急救处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对纳入文献的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将同一内容灌输给高血压患者,很少有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方案。

2.4 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所纳入的文献中,高血压健康教育在实施后均取得了成效,但效果大小各异(表3)。

表3 评价指标在不同提升比例区间的论文分布

经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在遵医嘱行为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生活行为方式上面,合理膳食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戒烟、限酒及控制体重方面虽有提升但效果相对弱一些。

健康教育后,各项指标效果提升比例的平均值比较接近,但各指标内不同研究所提升比例的差异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研究的人群规模对效果评价的提升区间也有影响,规模较大的研究(以人群规模≥500为基准)的各指标提升区间大多集中在10%-35%之间,区间较为稳定,且结果也与各指标效果提升的均值相符合;而规模小的研究则提升区间跨越很大,各指标效果提升区间从0.4%-93.33%不等。

二是由于吸烟、喝酒容易成瘾,因此戒烟、限酒是一个长期过程,很难快速达到戒烟、戒酒的目的[10],周期较短的研究在这方面效果就不明显,导致戒烟、限酒对提升效果影响较小。同样在控制体重方面,体重的降低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加上合理运动,短期内难见显效。因此,与戒烟、限酒一样,控制体重对提升效果影响亦较小。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避免教育内容同质化,采取个性化教育方案

大部分健康教育内容为高血压相关知识、用药指导、血压监测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心理指导等。由于每个高血压患者都是不同个体,身体状况、年龄、体重、性格、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各异,对于同样的内容接受程度也会存在差别。因此针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如过于肥胖者应强调低脂饮食和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年老体弱者应注意强调运动方式的选择,口味过重者要强调清淡饮食,情绪不稳者尤其要注意控制情绪等。

3.2 改革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

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发宣传手册、设立宣传栏、集中授课等,在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显得尤为不足。

健康教育方式应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如建立电子健康教育公众平台,由医护人员主导查找相关资料,将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制作成文档或视频资料,定期利用微信等方式及时向患者推送,使信息服务跨越空间与地域的限制,以“一对多,点带面”的发散模式向用户辐射[11]。

健康教育方式应更有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要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年轻人爱玩手机和上网,可以通过网络向他们传播相关信息,如建立健康网站、开发app和建立微信公众号等,为他们提供健康资讯[12];年长者对网络不太熟悉,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举办讲座以及互动交流会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3.3 改善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从效果评价可以看到,健康教育对改善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实施奖励机制,提升患者改善生活行为方式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体系,鼓励高血压患者家属加入到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过程中来,家庭成员的帮助能使患者保持愉快乐观的心理状态[13],对改善生活行为方式可以起到督促、促进作用。还可以以社区为单位为患者组织休闲娱乐活动,帮助患者扩宽人际交往范围,定期开展轻松愉快的集体活动如下象棋、钓鱼、唱歌、太极拳教学等[7],有助于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4 结语

近10年来,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为高血的防治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应反思存在的问题,汲取国内外有益经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不断促进高血压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检索文献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