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通道侗族织锦技艺调查

2017-03-21章梅芳姜凯云刘兵

关键词:传统工艺

章梅芳+姜凯云+刘兵

[编者的话]

“中国传统手工艺考察”作为本刊的专题研究,此期即为开篇。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手工艺是有别于以大工业方式批量生产的手艺物化的结晶,呈现的是蕴涵人类文明之始的工艺文化。当今面对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如何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挖掘、传承,使其智慧之光不致湮没,民族文化的根基不致断裂,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其保护体现的文化自觉。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使其熠熠生辉,当是本专题的应有之旨归。

〔摘要〕 文章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织锦技艺(以下简称通道侗锦)的基本类型与制作工序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总结。通道侗锦按颜色可分为素锦和彩锦,按用途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根据织造工具不同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根据构图方式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侗锦有斜织机和木梳式手工编织两种织造方式,其中斜织机织锦有十三道主要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没有图谱,仅靠织娘口耳相传。通道侗锦是侗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纹样是侗族民间信仰的符号化表征,它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唤醒当地织娘的文化自觉,营造良好的整体文化生态;同时还必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调试,既实现对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的坚守与保护,同时又能实现创新和传承。

〔关键词〕 侗族织锦;传统工艺;湖南通道

传统手工技艺是情感、信仰、审美和技术的综合体,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更是传承不同民族传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历史和文化的维系者之一。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手工技艺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式微。工艺美术界、技术史界尤其是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强调传统手工技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本土衍生能力,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的传承与保护,更是学界需要认真思考和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侗族织锦(以下简称侗锦)是中国少数民族织锦中保存最完整且工艺最精湛的技艺之一,是侗族文化表现的重要载体,有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通道侗锦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独具魅力的花纹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是中国民族织锦技藝中的奇葩。2008年,通道侗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制作技艺的传承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笔者对通道侗锦进行了数次田野调查,并结合已有文献,尝试对其基本类型、制作工序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进一步增进学界对通道侗锦的技术、艺术与文化价值的认知,为其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能的借鉴。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地区的南端,东临湖南的绥宁、城步,南毗广西的三江、龙胜,西连贵州的黎平,北接湖南的靖县,为湘桂黔三省、六县交界之地。历史上是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百越襟喉”、“南楚极边”之称[1](1)。侗锦在通道的传承区域较广,占自治县面积的60%,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百里侗族文化长廊,有牙屯堡镇、播阳镇、独坡乡、双江镇、黄土乡、坪坦乡、陇城镇、坪阳乡、甘溪乡,以及县溪镇的部分村寨。其中,播阳、黄土、坪坦、牙屯堡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织锦的习俗[2](38)。本文尤其对上述仍保留传统织锦习俗的乡镇进行了田野考察。

一、 通道侗锦的基本类型

通道侗锦产品种类多样,根据颜色可分为素锦和彩锦,根据用途可分为日用锦、寿锦和法锦,根据纺织工具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根据构图方式又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

(1) 据通道侗锦国家级传承人粟田梅称,通道侗锦最惯常的划分是以丝线颜色不同进行的,主要分为素锦和彩锦两种。素锦一般是黑(青)、白两种颜色搭配,青色是侗锦的底色和服饰的基本色调,使用最为广泛。蓝靛染料是当地人自种自采自加工而成,易于取得,白色是棉、麻线稍加漂晒而成。青地上织、绣、挑、印染白花,或在白地上织绣青( 黑) 花,不仅颜色对比强烈,一目了然,且有“青青白白”之寓意[3]。彩锦一般采用“通经断纬”织造方法搭配多种颜色,以彩色的丝线作为纬线,以黑、青、白线作为经线,工艺精致细密,色彩鲜丽。调查发现,通道侗锦喜用大红大绿,又特别注重黑白两色的调和作用,颜色常随编织者的心意搭配。同时,通过黑白两色缓冲多种色彩搭配后出现的躁动感,整体上偏暗色调,视觉美感平衡,整块侗锦画面繁复却不混乱。

(2) 按用途划分,通道侗锦有日用锦、寿锦、法锦等。其中,日用锦又可分为12种类型,如被面、垫毯、衣服料布、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寿锦专门用于老人死后垫棺;法锦则专门用于祭祀时作为挂单和祭师披挂的法毯等[

通道日用锦中的背带历史悠久,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侗族母亲把背带看做孩子的护身符,是自己与孩子生命息息相关的纽带,无论是操持家务还是田间劳作,母亲常常都把孩子背在背上。通道的背带织造讲究,纹饰精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传统的背带由绑带、风兜、背垫三部分组成,大多数都是女子在出嫁前所织的半成品,直到临用时才拼凑成完整的背带。一般用一块双层折叠、缝合成带的侗布作为绑带,在两端四分之三处缝上类似锦带作为装饰锦;在中间部分缝上风兜,下面缝背垫。风兜为长方形,顶端左右各有一根锦带;背垫主要起挡风避暑和固定。

花带又称为锦带,可作为衣服的花边、背包的带子、传达情感的信物等,用途很广。花带有宽窄、单双面之分。双面花带两面的图案一样,一般较窄,常作为竹篓、刀具的带子系在身上;单面花带是一面图案,另一面为线头,一般作为衣服的装饰。在通道,目前见到的花带基本是双面的,很少见单面。可能因为现在做民族服饰的较少,所以编织的较少了。

被面一般由侗族姑娘出嫁时作为嫁妆带到夫家,用纯棉线织成,不同于毛线织成的被面,不易起球。侗锦被面题材丰富,有龙凤锦被面、喜鹊锦被面、蜘蛛锦被面等,这些图案中的形象均为侗族的崇拜之物,用以表达美好的愿望。锦被图案结构多以菱形为主,图案围绕展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织机宽度限制,侗锦图案一般会被完整地限制在篇幅之内,但当被作为被面时,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其规律性都很强,图案一直延伸,最后根据长度宽度裁剪缝合,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因受织机宽度限制,侗锦多为条带状,床单、被面等大面积侗锦只能通过拼接获得。这要求拼接的侗锦花纹必须衔接一致,否则很容易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错位,影响美观。

侗帕主要包括头帕、手帕、枕帕和嫁篮巾等。侗族头帕男女有别,类型完全不同。男子头帕大多用亮布制作,有的在中部嵌一侗锦装饰带,扎时突出显示在额头上。女子侗帕多用侗锦制作,由于地域着装习俗不同,区别较大。其中,通道西北部的独坡、播阳、地阳坪和牙屯堡的元现、八毫一带的女子,所戴头帕主要以黑白相间的花格帕为主,宽为一尺二寸,长度约二尺五寸。独坡八寨女子在春、夏、秋三季戴花格帕,冬季则大多戴侗织莨布帕。“莨布帕”在正前边缘折卷滚边,用白丝绒绣饰两条锦绒,外呈曲线内呈直线。帕的两头各绣一组装饰彩线,外呈梅花状内呈双线条状,侗语称为“蚊脚花”。这种侗帕,现在多为老年妇女戴,中青年妇女则一年四季都戴花格帕。团头、牙屯堡一带女子常着白帕,逢红喜事时戴青色侗帕,以示尊重。双江、黄柏、杆子、塘冲一带的妇女头帕,以黑白两种棉纱相间交织而成,两端留须,显得朴素大方。马龙、黄土、双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甘溪以及牙屯堡通坪、桥寨一带女子的头帕最具特色。两端均于机上织锦之时已填入各色彩绒或各色绒线制成各种图案,帕的两头留有长约六寸左右的白纱线,搓捆成细须作为装饰,两端图案约占整块帕长度的三分之一。帕的长方边缘各织成0.5公分左右的白边条儿。[5](86~87)

侗族手帕,亦称脸帕。凡姑娘出嫁之时均左手拿红伞,右手拿锦帕,于是又称之为“新娘帕”。规格大小与商店卖的毛巾相差不多,中部用双纱白线织成,两头以织锦挑花工艺装饰。嫁蓝巾,是用来盖嫁篮的专用帕,一般长二尺四寸左右,宽一尺二寸左右。整帕图案由一个中心装饰和两个补充装饰组成,两头末端留有两寸长的红彩须。枕帕,一般宽一尺二寸左右,长二尺四寸左右。其图案花纹有的把整块分为三组,有的整块为一大组。与嫁篮巾的样式基本相似,中间为中心组,两头分别为补充组,以衬托中心部分,主次分明。花纹图案与嫁篮基本相同,区别在中心组图案往往绣上“花好月圆”、“幸福美满”、“天长地久”等字样。两头留须,形状跟手帕相似。[5](86~87)90

(3) 根据织造工具不同,通道侗锦可分为机织锦和手工编织花带两类。机织锦,顾名思义是运用织机织出来的锦。通道侗族机织锦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需要织娘专心致志,程序上的一点小错误就会导致全图俱错。一般来说,完整的侗锦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且全部是手工操作。其中,難度最大的是用经线编排成花纹图案的技艺,类似于现代机械提花的电脑程序设计,需要编织者按照脑海里设想好的图案,在心中预先编织出起花的步骤,然后排列在竹条上。织花时,按顺序取出和移动竹条,使提花通丝,经线分出开口,再通纬梭织[6]。在调研中,粟田梅告诉笔者,“编织复杂图案的彩锦有时需要竹条达100多根,这就有一定的难度,编织者的技术必须娴熟精练,对编织的图案更要熟记于心,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将经纬线交织成不同的图案,并能反复循环、连续地编织,现在很少有人能够快速顺利地完成这种大幅的作品了”①。可以看出这一手工艺不是简单的手工活,需要的是双手、双眼、双脚和腰部的配合。

手工编织花带的编织方法相对简单,通常置于腹前,竹片两端以绳系于腰,用彩色丝线作纬线,像打草鞋一样编织图案。编织用具可随身携带,常用于编织腰带、衣襟、袖口花边以及各种口袋的背带、系带等。虽然这些手工编织的花带面积小,但图案却同样精致美

(4 )按构图方式可分为大花锦和小花锦。大花锦构图严谨,主次分明,主体图案在中心位置菱形内,其他图案有序点缀在主题图案的四周,突出整体性。常见的纹饰主要有蜘蛛文、龙凤纹、马纹、鱼纹等,一般是以二方连续的方式不断重复。四围根据篇幅的大小考虑装饰纹样的大小和疏密布局,一般以左右衔接形成四方连续图案。整幅侗锦疏密有致,节奏感强,风格独特。这种衬托主体,主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特点,在侗族妇女所织绣的背带、头帕、胸兜以及各种织锦中尤为典型[2](105)

小花锦是以简单的符号图形铺满整个锦面,也有的以简单图案做菱形骨骼为基本单元组成四方连续,多为单鸟纹、八角花以及其它简单的花纹,四周无装饰花纹。

二、 通道侗锦的制作工序

侗族的织绣艺术绚丽多彩,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侗族的重要媒介。自古以来。侗族妇女自己种植棉花,从纺纱到织绣整个过程亲力亲为,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侗族织锦技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上文提到通道侗锦织造的两种基本方式:斜织机织造和木梳式手工编织。其中,斜织机织锦是侗锦织造的主要方式,制作工序非常繁复。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当地织娘的访谈,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梳理概括通道机织侗锦的制作工序如下:

第一步:选棉花,这是整个工艺的第一步,除去采摘棉花中的剩余残渣,筛选出好的棉花。选棉花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序,需要根据棉花的质地进行分类,筛选出不同等级的棉花。好的棉花比较松软、无杂质、洁白纯净,适合用来纺细纱,织细布;质量一般的棉花,用来纺粗纱,织粗布。

第二步:除棉籽,轧棉花是利用轧花机(当地称之为“鞍”)碾开干燥的棉花,将包裹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轧棉花时,需要脚踩轧花机的踏板带动“鞍心”运动,用手摇动轧花机的木柄带动木轴。当棉花经过铁杵和车轴的夹缝时,棉花因为力的惯性而被吸进夹缝中,由于棉籽不能过缝,所以与棉花自然分离。

第三步:搓棉条。在轧完花后,需要将处理完的棉花搓成棉条。一般只需要一块木搓板和一根无节的竹棍儿,织娘将搓板平放在双腿上,将棉花均匀摊开在搓板上,然后用竹棍来回轻轻搓,棉花就会慢慢的包起竹棍,当搓紧之后,取出竹棍即可形成空心的棉条。

第四步:纺纱。这一步骤采用的工具主要是竹木结构的手摇式单锭纺车,结构与汉族的手摇纺车大致相同,由支撑架、摇柄、传动轴、大传动轮、传送带、小传动轮(有些直接将传动带套在卷纱锭上,因此无小传动轮)、锭子组成。锭子一般用铁钎做成,较粗的一端套上竹质或木质的长2-3厘米的轮子,并将其穿在两木柱或索套上,另一尖端伸出木柱或木板外,从绳轮过来的绳弦则套在两柱之间的锭杆圆轮上,这样锭子就可以自由回转,锭子伸出柱外的部分另套上竹管,纱线绕上之后就成为纡子,这种纺车有边纺边捻的作用[2]14。具体做法是将搓好的棉条抽出纱头卷在纡管上,用手转动纺纱机的摇柄来带动传动轮和锭子,另一只手牵着棉条随着锭子的转动往后拉伸。在此过程中,牵纱线的力度须均匀,全靠经验掌握,否则容易出现粗细不一的情况。纺纱之后,织锦的基本材料已具备。

第五步:盤纱,盘纱的工具主要是盘纱圈和盘纱架。盘纱圈由竹柄、半环形铁圈和锭子组成,操作时,将纡子穿套在铁锭上,使纡管在牵纱时可自由转动。盘纱架多为竹质,一般是一根长50厘米左右的中柱及上小下大的两个横轴组成。盘纱时,首先将纡子上的纱线头绕在盘纱架下端的横轴上,左手持盘纱架,以拇指推动横轴来控制盘纱角度,右手握着盘纱圈,围绕盘纱架上下左右来回盘绕。盘好的纱线取下后便形成适合分纱架尺寸的线圈,又称为“子纱”[2]P16。

第六步:煮纱上浆,这一工序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固棉纱,使其更光滑结实;二是增加棉纱的韧度和弹性,以便织出来的锦更加经久耐用。在此过程中,采用的原料主要草木灰,先将草木灰水过滤去除杂质,再把盘好的子纱从盘纱架上取下来放入草木灰水中浸泡并加火蒸煮,蒸煮之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将子纱晒在竹竿上。煮纱之后,还需要上浆,上浆的传统原料是当地的“白芨”,只取其白色根部,捣碎并用水过滤出浆汁,将煮好的子纱放入浆汁中。一般而言,第一道水用来煮经纱,因为斜织机的原因,经纱需要非常结实,第二道水用来煮纬纱。在上浆过程中,需要用手用力揉搓纱线,上浆后捞出晒干。在晾晒的过程中,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抖动纱线并拽直,以抖落浮浆。现在浆纱时,为了取材方便与操作简单,一般改用面粉代替白芨。

第七步:络纱,上浆纱线晾晒后,需要利用分纱架和络纱车来络纱。络纱工具主要有手摇络车和竹笼络车,两者均需与分纱架配合使用。手摇络车为竹木结构,主要由T字底座、支撑架、摇柄、转动轴、绳轮、锭子组成,锭子设于撑架顶部的横梁上。操作时纡管穿套在锭子上,再将绳轮挽套在纡管上,从分纱架拉过纱线系在纡管上,摇动手柄带动分纱架和络车绳轮同时转动,将纱线络在纡管上形成纡子。竹笼络车,由木质的支撑架和可活动的竹笼组成。络纱时,将纱线置于分纱架上,竹笼穿在支撑架的横杆上,用一根短棍做手柄插在竹笼的宽口间隙,摇动手柄带动竹笼和分纱架转动,将纱线绕在竹笼上,实现络纱功能[2]16-18。

第八步:牵经排纱,牵经排纱是上织机前引线穿杼,编排经纱的过程,需要在较为宽敞的空间进行,采用的多是传统的“耙形经架”牵经法。耙形经架一般由两个特制条凳、一根5-7米长的粗木棍和一块竹板组成,两头条凳的坐板上各钉5-7根约五六寸拇指粗的圆木棍,每根间距约四五寸,其中一个木凳的一端需要钉上高约七八寸的高木桩,牵经后的纱线绕在高桩上;较长的粗木棍架在两条凳之间以固定距离;竹板悬挂在高处并需用绳子固定;竹板上开有10个穿纱孔(有些地区有7个或12个穿纱孔),将10个络好纱的竹笼放置在竹板下方,对应这些穿纱孔一字排开。此外,还有一块钻过小孔的长约五尺的竹片,用于引纱。首先,将宽口竹笼上的纱线分别穿过穿纱孔,一手牵着10根纱线来回将其绕在木桩间,绕到高桩处需要用手腕一根根挽纱,最后绕在高桩上为穿筘做准备。

第九步:穿筘。筘是打纬和确定侗锦宽窄的工具,材质一般为无节老竹,根据大小需要做成细竹齿,目前已出现金属筘。竹筘上一般会有印记,主要用于标明可容纳纱线的数量,不同宽度穿入不同的竹筘。需要用勾挑将排好的经纱依次穿入竹筘,勾挑由光滑的薄铜片制成,前端一般打磨成尖钩状,每个竹筘要穿上下两层各一根的经纱。

第十步:梳纱。梳纱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纱线疏通,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为了便于操作,一般将排好的纱从木桩上取下来并将一端系在柱子上,然后用穿好的筘和分经棍梳纱,筘在中间,分经棍在两边控制经纱交叉点,使经纱分为两层。梳纱时,一人握住卷经轴两头平放于胸前,并挺胸向后绷紧纱线,另一个人需要将穿筘时已放入的杼子朝前方一边轻轻拍打未完全疏开的棉纱,向前迈开一段距离后,后者边转动卷经轴卷入梳顺了的棉纱,边向前推进,两者前后配合,直至将棉纱梳完。

第十一步:安机。安机是组装斜织机,一般由织娘自己完成。梳纱完成后,需要将卷经轴放到斜织机上,然后将综与筘分别固定好。综框上端与花综杆要系紧,下端与脚踏板相连。将穿好的经纱分成若干缕系结在卷布轴上,同时调整经纱的紧张度。安机并没有什么繁杂的工序,主要是选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开机织布,一般会请一个技术熟练且儿女双全的成年妇女来织开头,之后便可由上机。

第十二步:穿综,综是提经的工具。综绳一般以粗棉线(现也有采用尼龙线的)制成,综框多为竹木质。穿综主要分为地综和花综两种,织平纹时,穿地综比较简单,一般用分经器将经纱分为上下两层,穿综时只需要穿过下层经纱;织锦时穿花综较为复杂,每根综绳穿上下层两根经纱,呈环形绕在花综杆上,中间加一根竹棍分开。根据花纹的组织点,把同一梭口需要提起的不显花部位的经纱穿入编花竹签挂在花综杆上。每笼为一个单元的花纹组织,以花竹签翻动变换来引导织机提经穿纱,常以单元纹样纬纱数目的一半为翻号,称为“纶十三”、“纶十四”,每个翻号纹样因纬纱数目不同而有小纶和大纶之分[7](26)。带花竹笼的织锦,提花正是通过机头的花竹签和花综杆引导织物开口织造显纹。

第十三步:织锦。织造时按照花笼上的花竹签逐次转移,在综线牵引下开口,以刀杼引纬,即可将花纹体现于锦面。此类织物加彩纬是在素纹提花过程中,借助挑花尺,在纹饰局部手工数纱挑经,使与经纬线同样粗细的彩线显彩。其织物组织一般是纬线显花的三杼法:第一杼是花纹纬,右脚踩脚提起上层v形摇壁架,带动花竹签抬起,不显花部位经纱提起,手工挑纱引纬,用竹筘打紧,抬起右脚,花综杆靠自重下降,将竹编花竹前移,重新编入竹笼中;第二杼是底纹纬,右脚蹬踏脚提起竹笼,底面显花部位经纱提起,手工挑纱经纬,用竹筘打紧,抬起右脚,竹笼下降,花竹签移入竹笼中;第三杼是平纹纬,左脚蹬踏脚,下层的v形摇壁架将综框提起,底层经纱上升,手按压纱棒以形成开口,刀杼引纬,竹筘刀纬[2]41-42。这一过程看是简单,但操作起来尤其考验织娘的心、手、脚、眼、腰等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能力。

显然,通道侗锦的织造工序十分复杂。在传统社会,从原材料的制备、每一步骤所需所用的工具的制作,到纹样设计、成品的编织,均由当地织娘手工完成。它折射出当地人生活世界的全貌,更体现出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性色彩。遗憾的是,调查发现,通道侗族的年轻一代里很少有人熟悉并精通全部的操作过程。这些纯手工完成的步骤,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细致,更因费时费力和市场没有充分打开等原因,而丧失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这门具有高度技巧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 作為文化表达方式的侗锦

技术不只是引起社会变革的伟大发明创造,也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实践活动。人类学和社会性别研究强调,技术存在于文化和社会之中,技术与文化相互建构,技术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8]。种类繁多的通道侗锦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侗锦以技术物的形式,通过日常使用和仪式礼用,贯穿侗族人的生、死、嫁、娶。

不仅如此,通道侗锦还通过不同纹样表达了传统的神灵崇拜与文化信仰。通道侗锦描绘的对象包罗万象,包括日月星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木虫鱼,多由神话崇拜以及自然居住环境衍生、想象而来,从实物形象到抽象符号,是大多数图纹的演变过程,还有从一种演变至多种形态的图纹,有的甚至成为妇女之间交流的文字。调查发现,侗锦的常见纹样主要是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其中,动物纹包括凤鸟纹、鱼纹、蜘蛛纹、龙蛇纹、马纹;植物纹样包括八角纹、葫芦纹、蕨纹、竹根花,除此之外还有太阳纹、月亮花、多耶纹、井纹等。其中,凤鸟、龙蛇、蜘蛛、太阳等纹样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侗族的图腾崇拜;竹根花、鱼纹、井纹等则取材于侗族当地常见动植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侗族与所居生活环境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子孙繁衍昌盛的愿望;马纹和多耶纹则表达了侗族的历史源流和现实生活。这些纹样都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传统手工技艺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

例如,蜘蛛纹在通道侗锦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抽象符号也有真实形象。粟田梅告诉笔者,在侗族流传的始祖母崇拜系统中,有一神名为萨巴隋俄,“隋俄”是蜘蛛的意思,萨巴隋俄意为蜘蛛祖母,能力巨大。蜘蛛在侗族心中成为萨巴隋俄的化身。因此,蜘蛛成为侗族崇拜的对象,织于侗锦上以保佑子孙安康。

战马纹则表明通道侗锦在揭示历史源流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据张柏如先生的考证,侗锦中的马纹是骠越后裔爱马、敬马的马神崇拜的产物[9](67)。调查发现,侗锦中的马纹有单头马、单头翘马尾、双头马、战马及婚马,造型或抽象或具象。通道侗锦中出现的马纹多为单头马和战马,实际上留下了游牧时代的印记和骠人南迁的记录。遗憾的是,对此纹样的历史渊源,当地织娘大部分均无所知。

相比之下,多耶纹代表的则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和代表性仪式。多耶是一种祭祀舞蹈,先由身着古装的寨老领着盛装的青年们入场之后,顺场绕三圈,再逆场绕三圈,之后姑娘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内圆圈,罗汉们围在外圆圈,大家手牵着手,甩手踩歌,转圈行进,显示萨神的儿女们亲密无间,团结融洽。直到今天,多耶舞在当地依然流行,因此织娘对此纹样的含义较为清楚。当地的导游常常会安排多耶舞蹈的节目,以吸引游人,同时也宣传侗族的文化生活方式。

由此可知,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不仅包括技艺本身的传承,更包括其所富有的文化内涵的传承。在通道,侗锦技艺与文化的传承者主要是女性。在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影响之下,当地很多青年女性选择进城务工,侗锦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老中年妇女,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侗锦的织造过程尤其是其所蕴含的文化传统的传承,往往是在缺乏文化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促使我们反思,当地侗锦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技艺本身的记录和传习上,还应考虑侗锦与当地社会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的互动与变迁,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重在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并恢复其发展所需的文化生态。

然而,随着现代化大方向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一直不可避免地处于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湖南通道侗锦也不例外,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封闭的大环境进一步被打破,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浪潮开始全方位地影响着当地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与思维方式。在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侗锦技艺也发生了悄然变迁。现代性元素开始融入侗锦织造过程,原材料、图案、工艺、产品类型等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随着现代设计人员的介入以及市场化的需求,更多新的元素开始被纳入,对侗锦负载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传统的理解开始多元化。也为此,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调试。如何既能保持其原汁原味和鲜明的独特性,同时又能融入市场经济并实现生产性保护,真正实现有效的传承,是通道侗锦和其他现存传统工艺均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王彦.侗族织绣[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吴传仪.侗锦浅析[J].民族论坛,1992(03):79-81.

[4] 吴景军.湖南通道侗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R].湖南通道:湖南通道县文化局,2007.

[5] 林良斌,吴炳升主编,服饰大观[M].北京: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8.

[6] 蔡荭.侗锦艺术特色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04(02):77-81.

[7] 左汉中,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民间织锦[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8] 任玉凤.对女红的技术史研究的启示——评《遮蔽的美丽——中国女红文化》[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01):101-105.

[9] 张柏如.侗族服饰艺术探秘:下[M].北京:北京汉声出版社,1994.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of Dong Brocade

in Tongdao of Hunan Province

ZHANG Mei-fang1, JIANG Kai-yun1, LIU Bing2

(1.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Basing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es and fieldworks,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type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the Dong Brocade crafts in Tongdao of Hunan Province. They are always divided into the plain brocade and the colorful one by the color. They are also classified as the daily brocade, the longevity brocade, the lord brocade and so on by function. Moreover, they also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weaving tools as the machine and hand woven ones, and the big brocade and the floret brocade by the composition. There are two ways of making. One is made by the oblique loom and the other by a special kind of wooden comb. The process of making by oblique loom is very complex and includes thirteen steps. There are no any textbooks or atlas for women weaver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y always teach others orally. It concludes Dong Brocade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lifestyle of Dong people. The colorful patterns are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Dong people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beliefs. Waking up the local people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ng a good cultural environ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for the Dong Brocade. Meanwhile, we should maintain the right balances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t means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achieve the aim of guarding and protecting for this handmade technology when we striv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Dong Brocade, traditional crafts, Tongdao of Hunan Province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
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路径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久等了 还你一场春意盎然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