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化学教学

2017-03-21马正山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高中化学交流

马正山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一直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现在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98-02

1.加强对教学主体的认识

教与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教与学就应该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的道理,我们面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知道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对比法等,了解认识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要相信,"天生他才必有用"。

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其树立充足的自信心,然后因材施教,助其成才。

2.课堂观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曾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所以,我们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该由单一转向多向,即同学、教师,同学、同学,相互之间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交流、探讨。要认真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化学教学的三大任务,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掘化学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和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促进他们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同时,还应在日常的教学中,细水长流式地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良好的學习习惯的培养。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学生变"高分低能"为"高分高能"。

以前我们过分地强调保持教师的尊严、保证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情绪受到压抑,现代心理学证明,紧张的情绪是妨碍学习,抑制智力的。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和创立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精心设计问题、练习、实验,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味、有意思,现在流行的诸如"愉快教育法"、"快乐学习"等均属这种类型。

在每节课的45分钟内,目前基本上都是教师用于讲课,而在美国,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不"承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抄、记为主,而是以练、思为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象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课堂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课前预习。预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当然这种预习并不是要走马观花似的,而是要用心、用脑去预习。要通读教材,弄懂这节课要讲的是什么内容,通读完之后要想想哪些内容是自己已经明白的,哪些是不需要去了解的,而哪些又是重点;在第一遍通读之后,再去进行细读,发掘教材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和含义,带着为什么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并对重要的概念还有关键词做好标记,把自己想要理解但是还需要老师讲解的地方进行记录,以便于向老师请教;在预习中还要懂得新内容与前面知识的联系,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并看老师是怎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对待问题的能力。其次,课上听讲。由于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比较活跃的思维,注意力也是比较的,可以这么说,听讲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上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听课;在上实验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抓住最本质的内容。最后,课后复习和巩固。在前面两个基础上,课后复习和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后复习是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比较急促地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的吸收;课后的巩固需要做一定的习题练习,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高中化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后复习要及时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