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7-03-21蒋红梅吴仲明����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通俗差生标高

蒋红梅 吴仲明����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73-01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几年前曾机缘巧合在初中任教三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多,初中课堂与小学课堂截然不同,如何向初中数学课堂要质量及效果引起我很多思考。初中数学是很多学生最不理想的学科,通常在所有的考试中分值最低,也是学习差异性最大的学科。这不仅困扰着多数学生,更困扰着每一位数学老师。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体现在优生越学越有劲,数学成了他们填漏补缺的主打学科。而差生将它视为"洪水猛兽",遇到考试经常见到"几分先生"。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效果,近年来流行的数学分层教学模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差异性大学生的因材施教问题,但较多资料显示这种人为的划分和穿插式的教学,不可避免的形成各个学生层面相互影响和教学时间的相互挤占,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根据对这一模式的研究分析,我曾思考:如何在和谐、圆融的课堂结构和课堂氛围的前提下体现数学教学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1.教学设计低起点、高标高

"低起点,高标高"是指数学教学的难易程度,体现了数学分层教学的灵魂,是整个教学的总纲。

"低起点"要求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技能的教学起点要低。让差生都能掌握,让优生熟练掌握并加以巩固。有助于差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高标高"要求对课堂教学有高层次的知识、能力技巧和思维训练内容,体现教学的深度。让优生掌握,让差生了解、有印象、有渗透。不割断课堂知识层次、学生思维层次和能力层次从低到高的有机联系,有助于优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差生的逐步提高。例如我上初三那一年的经历告诉我:二次函数教学,对各层次学生有相应的学习目标要求。对差生要求掌握解析式、基本图像和性质的一般应用,对优生还要理解和掌握解析式通过坐标与图像间的数形对应关系理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根系关系、根的判别式和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联系及相关应用。教学中应根据这些一起设计相应的题例。

"低起点、高标高"的课堂设计不是把低和高,优和差截然割裂开,看做一成不变僵死的,它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思维过程中运动变化、互补转化、相互交融的,流淌着灵动的鲜活的生命力。

2.教学语言通俗、严谨

"低起点、高标高"的教学设计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走向两个极端。

为了"低起点",让差生学懂,课堂语言必须通俗。

为了"高标高",让优生得到严格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课堂语言又必须是严谨的。

数学是专业化很强的学科,从统计的角度讲,数学语言的通俗与严谨是一对矛盾,通俗难免流于不严谨,严谨又很难屈尊通俗,这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功底是一大挑战。它要求教师要做到两点:

第一 在教学中尽可能选取既通俗又严谨的语言,力争做到通俗中不失严谨,以最简洁的形式准确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这需要长期训练、不懈探索、细心积累。同时需要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例如教具、多媒体)以及肢体语言的配合。

第二 当通俗和严谨难以统一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对此问 题的思维特点,结合课堂教学的情态,审时度势的在这两者之间取舍。这要求教师要熟练把握教学 内容的知识体系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具备很好的课堂应变能力。更多的是对棘手的重点内容要 精心设计,准备多种方案,再加以取舍。

3.教学概念直观、抽象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要先直观后抽象,直观是让所有学生都懂,抽象是进一 步深化学生的思维。直观体现"低起点",抽象体现"高标高"。

4.提问设计多层面,指问泛问相接合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设问的技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设计问题要枝干分明、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思维形式和课堂教学体系。通过精心设问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现师生间、生生间高频率的信息交流。这样形成各层面学生的互动、 反馈和共振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其次,为了对问题讨论的深入性,对同一问题设计阶梯形、递进式的问题树,从而反复形成反馈——修正——上升的信息交换和螺旋上升的思维认识过程,以实现启发各层面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教 学目标。

然后,为了对问题讨论的全面性,对同一问题设计多角度、多层面、多种思维方式的地毯式问 题组,包括问题的简单变式、近域迁移以及此问题与他问题的联系与区别。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 能的全面和严谨,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小结复习课教学中,设 计这样一组问题: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两根。(1)应该联想到哪些知识结论?(2)它与一元二 次方程的定义有何联系?不应忽略什么问题?怎么应用?(3)它与判别式联系的常见题型有哪些? 当方程有待定系数时判断判别式符号有哪些技巧?(4)应用韦达定理求解问题的技巧关键在哪里? 常见题型有哪些? (5)此问题的几何意义是怎样的?如何用图像法求解方程?它与一元二次不等 式有何联系?与二次函数有何联系?如何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估计判断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二 次函数的相应情况?

最后指问泛问相接合。指问是对学生个体定向的提问,有明确的指向性。指问的特点是信息域小但 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好,可以实现学生个体与教师信息的准确交流,促使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性进步 和课堂群体思维同步性提高的协调发展;泛问是对学生群体的发问。泛问的特点是信息域大,导致 互动产生的模糊性较大,容易丧失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流于滥竽充数。但它可帮助形成一种积极 的课堂氛围。这就需耍老师灵活把握好时机和课堂情况,做到指问泛问相接合。 但不论是指问和泛问都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问题应是引导性的画龙点睹,不可无问而问,空耗时间。

二是问题的范围、明确度、思维的深刻性要适度。

三是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须指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程度的满足各层次学生思维的渴求。

5.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学生多群练、少个练

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做到精讲多练。教师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新课(可培养学生养成提前预 习的习惯),然后让学生练习精选的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领会,在练习中掌握和升华。

"多群练、少个练"是指在教学中,课内练习应让人人做,教师应及时进行巡查和辅导。尽量 少让一人板演多人观看,即使抽学生板演,最好其他学生也同步作业,再进行校对、讲评,以提高 各层面学生互动、反馈和共振的教学效率。

6.教师的激情投入是学生的兴奋剂

要保证一堂课的高效,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此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学生自身的 自制力、约束力等方面的因素外,教师是否激情投入不可忽视。教师其实就是跟演员一样的职业, 你表演得好,那作为观众的学生就会喜欢,就是你忠实的"影迷"。反之,剧本再好,但演员死板、 僵硬,观众也很难和你共鸣。所以,无论是什么阶段或什么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尽量以语 言的铿锵和动作的优美来吸引学生。特别对于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的"这门学科更是如此, 只有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才能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极致。

我想:初中数学教学和小学数学都是一样,是一門艺术,正展示着她丰富的创新性内涵和 独特的迷人魅力。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数学教师矢志不渝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但 我们必需牢记的是:这一切最终的归宿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更深刻、更完善地体现以人为本、以 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猜你喜欢

通俗差生标高
书记讲党史 “亮”出新标高
Sumo Wrestling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
《通俗文》佚文辑校零拾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纵向钢筋上标示标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