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迈入国家中心城市
2017-03-21陈婷婷肖冰
陈婷婷+肖冰
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后,成都迎来了更大的历史机遇。着眼国际格局、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
成都实际,成都市加强发展谋划和顶层设计,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也相继出台
2017年2月10日, 成都高新区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仪式——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当前,成都和格罗方德之间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投资规模高达百亿美元。
在仪式上,格罗方德首席执行官桑杰·贾(Sanjay Jha)难掩激动,用他的话说,这是“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迈出的勇敢一步”。在他看来,这是被成都吸引的必然结果。
格罗方德的到来是成都这座城市展现发展速度的缩影,“国际化”的形象在成都也越来越明显。
去年9月25日,UBM博闻集团首席执行官西蒙·佛斯特出现在成都新世纪会展中心会议室。作为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的主办方,他见证了成都国际航线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当天下午,成都市、四川省机场集团与6家中外航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新开通定期直飞国际航线8条、包机转定期直飞国际航线1条。至此,成都国际(地区)航线将增至近百条。
作为世界知名的商贸展会主办商,博闻公司选择将公司的旗舰展会放在成都举办,不仅是因为成都在竞选过程中出色的表现,更是因为成都这些年来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旅游业和航空业的蓬勃发展。
如今,成都迎来了更大的历史机遇。中央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并提出要把成渝城市群建设为国家级城市群。
“成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工商业前景。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城市。未来,亚洲博闻集团会有很多新的项目在成都举办,不光是航空业,在其他领域也将与成都合作。”佛斯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新的历史起点
“成都当前发展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2016年9月11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指出,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落实中央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将有利于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全方位开放,提升在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成都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政策资源;有利于成都进一步增强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与绵阳、德阳、资阳、眉山、雅安等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产业互动、功能互补,与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西部城市协同发展,助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按照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一个目标、五维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思路,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即“一个目标”,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5”即“五维支撑”,包含“四中心一枢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提升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服务业核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加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打造内陆开放型高地和国家门户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升对外交通、通信互联互通水平,建设国家级国际空港枢纽、国际铁路枢纽、高铁枢纽、高速公路枢纽和区域通信枢纽城市。
“7”即“七大任务”,关于城市空间: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关于城市动力: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关于城市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关于城市文化: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关于城市生态: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关于城市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建设健康成都、幸福蓉城;关于城市治理: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进城市。
现在的成都正在结合国家战略,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将发挥成渝“双核”作用,推动建设国家级成渝城市群。在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推动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引领带动西部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撑区和重要增长极。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将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
与此同时,着眼国际格局、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成都实际,成都市加强发展谋划和顶层设计,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也相继出台。立足“看十年、干五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目前正加快编制各“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此外,成都市开展“7+N”2025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成都制造等7个2025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以及旅游业、水生态等专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并启动了2049远景战略研究,将未来35年的发展都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轨道上。
工业强基
去年9月22日,在激昂的音乐声中,随着大红幕布落下,一列黑白相间、镶着蓝边的崭新地铁从中车成都公司新都厂区缓缓驶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与普通地铁不同的是,这次下线的是“成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中车项目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56个重大高端成长性项目之一,也是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重点支撑项目。2014年8月28日,“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落户新都,2015年8月20日中车项目破土动工,2016年7月1日正式投产,2016年9月22日第一辆地铁车辆下线。从项目开工到实现投产,仅用了315天,再次展现了此前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23个月建成投产的“成都速度”。
“成都速度”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对产业项目的高度重视和贴心服务。自签约之日起,新都即成立“中车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项目现场办公会,及时有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建立“项目推进情况周报制度”,全面反映项目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项目从征地拆迁到开工,都按程序高效完成,对于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保障也是一路绿灯,效率非常高。”在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恒看来,最令人感动的是成都市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非常精准化的服务,完全是人对人、点对点地对接需求,一对一服务,这是在很多城市没有的。我们企业到这里来,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以中车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标志,新都开始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产业化和出口园区。截至目前,新都正以中车项目为龙头,大力吸引优质配套企业,实施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招商,目前已签约今创集团、南京圣合等7家配套企业,跟踪洽谈59家企业,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正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这是成都市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成都市经信委党组书记施跃华认为,“工业强基”就是要把工业作为基础产业,把工业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步推进量的扩充和质的提升。在“工业强基”的思路下,成都重点抓好工业投资、工业园区和工业稳增长,围绕“量质并举”,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实现产业倍增、质量升级,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努力筑牢西部经济中心的产业基础。
2016年是四川省委确立的“项目年”,成都将工业投资目标锁定至2000亿元,并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工业强基”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力争“十三五”末形成6个以上千亿产业集群,未来十年里挤进全国工业经济第一方阵。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成都开启了以“竞赛”“比武”为特色的工业“竞进拉练”活动,在项目和园区一线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对标先进、总结提升等活动,通过“晒一晒、比一比、学一学”,交流推广区(市)县工业工作经验,在拉练中找差距,在竞进中促提升,项目进度缓慢的,会被现场点名批评。
“工业项目要有新气象,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讲一个‘老故事。”在一次“竞进拉练”活动现场,唐良智这样告诫部分区(市)县领导。
要讲出新故事,就不能坐等项目上门,成都将区(市)县“一把手”外出招商情况纳入考核,既考“出勤率”,也考“成功率”。而作为经信委的负责人,施跃华几乎每周都有两三个项目陪同或参与谈判。
尽管工业投资压力大,但成都并非只以量论英雄,而是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瞄准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精准招商,重点抓好世界500强企业的优质产能转移。在此基础上,坚持招商引资月通报制度,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近郊和远郊区(市)县力争每年分别至少引进1个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
2016年10月31日,中科院成都研究中心在天府新區成都科学城正式启动建设。同时,成都第四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02个,总投资2994亿元。统计显示,2016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70.5亿元,增长14.3%;其中,工业投资2246.2亿元,同比增长4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7.4亿元,同比增长10.4%。
此外,成都市加快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近郊和远郊区(市)县为主体的“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规划建设“大创造”“大智造”“大车都”工业板块和一批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多点支撑的新格局。
其中,成都天府新区将围绕“大创造”定位,加快“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打造西部新兴增长极,特别是在天府新区直管区,要抓好成都科学城、天府商务区和产业合作园“三大板块”建设,加快天府新区西区产业园和新兴产业园发展。
成都高新区则围绕“大智造”定位,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加快空港经济区和生物城规划建设,提升南区、西区水平,加快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成都经开区围绕“大车都”定位,以汽车整车制造和智能装备为龙头,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做大汽车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产业规模。
成都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成都高新区2016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5亿元,每平方公里GDP达11亿元,增长8.5%,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中升至全国第3位,仅次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共新登记市场主体36253户,同比增长60.25%。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32家,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区域经济证券化率保持在240%~300%区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各类科技型企业5200家,同比增长72.75%。据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宣传处处长吴军介绍,园区内整体产业比较高端,除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外,高新区正全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先进环保七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考虑,就是两条腿走路,‘外引内培。”成都高新区招商服务局副局长李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解释道。其中,“外引”就是招商引资,“内培”以前是指本土产业的培养壮大,近些年更提倡的是本土企业的创新创业,在这一领域,成都高新区做得很活跃。
李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五大主导产业中,高新区未来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而这两大产业在高新区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现在高新区最具规模的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有着完善的产业链,从经营制造到封装测试,再到后续配套的企业,都能在高新区找到。正因为如此,英特尔公司在落户后又追加几亿投资,将一些新兴的技术工艺也都放在成都。
而在平板显示产业,尤其是新一代平板显示(ORED)产业,高新区也具有一定规模: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的ORED产业投资超过500亿元,是京东方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成都也因这些知名企业的集聚,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显示器产业基地之一。
此外,软件及信息服务相关产业也是高新区的特色产业,高新区有上千家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全球20强的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有13强落户在高新区。
在生物医药方面,四川是全国生物医药原料大省,国家在此布局了很多医药企业,还有国家实验室和研究所,以及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每年可以输送上万名人才。
因此,成都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布局产业,高新区目前已聚集了800家公司,以及一大批国家级、省市级学者和创业团队,还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转化。“成都创业成本低,很适合全球领域布局,目前,成都已打造了几十个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使中间的测试、临床、转化能低成本实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吸引全球性机构都来成都测试。”吴军说。
今年2月16日,成都发布重磅消息,工信部批复同意《成都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成都成为继宁波市、苏南城市群和珠江西岸城市群之后,全国第二批、西部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此前,“持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被写入了2017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新一年工作的重点。
未来,成都将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引领区域、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为导向,全力提升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实施工业强基、服务业提升等行动和先进制造业载体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高端服务功能集聚的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多区域经济合作核心城市。
创新是成都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6年8月30日,成都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成都市与北航将以“一体两翼”的方式开展合作。一体是指北航与天府新区开展合作,共同在成都科学城打造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两翼是指北航分别与新都区和彭州市合作,开展北航成都航空航天发动机研究院和北航成都航空动力创新研究院两个项目。
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项目落户成都科学城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总投资上百亿元,整体规划占地面积1116亩,包括北航创新研究院、北航研究生院、北航创新科技园和北航天府国际交流中心四个项目。未来将按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西部第一的创新高地。
然而,这样一个重大的项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仅用时百天就实现签约。在成都市科技局成果处处长周洪看来,这个项目的签约不只是校地合作的成果,更是军民融合的完美实践。
四川历来是国防战略大后方,集聚了大量军工科技资源,具有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工业、兵器等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门类齐全的军工行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全省试验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把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主题。作为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成都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决定,出台2016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计划。
根据方案,成都市创新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一方面,积极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出台了被称为“成都十条”的《促进国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在蓉高校院所采取合作实施、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形式自主处置科技成果。接着又出台了“成都十条”升级版的“成都新十条”——《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若干政策措施》,从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载体、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强创新创业金融扶持、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高校院所内部配套改革等方面切入,更大程度地打破束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的制度藩篱,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融入经济发展“主阵地”,力促成都深度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为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军民融合发展规划(2015-2020年)》,着力加快形成“1+N”的军民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园区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发布了《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以航空产业为重点的“1+N”产业发展体系、以成都天府新区为核心的“1+N”空间布局体系、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为引领的“1+N”政策保障体系。
2016年11月1日上午,成都天府新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启动仪式在新兴工业园举行。联东U谷·天府高新国际企业港、西丹孚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产业基地、升华特种电源研发生产基地、盟升电子总部和卫星通讯产品研发中心、中地数码天府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山德技术研發及设备生产基地、中德天翔环保创新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建西南建筑技术创新中心及新材料研发中心、海天集团研发总部、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等10个项目集中开工。这10个项目涉及高端制造、研发创新、高端服务等领域,成都科学城现代产业集聚态势显现。
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梁环宇说,成都科学城具有极大的政策优势,市场辐射力强大,加上服务和人才体系完备,是企业布局西南市场的首选之地,也是投资兴业的乐土和集聚地。
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中,成都被定位为科技中心。在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马良乾看来,这是成都深厚的科研基础和科技综合实力决定的。除各类高校和国家级科院结构外,成都还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两院院士34人、国家“千人计划”169人。
在贯彻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成都市一直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成都市委名义出台《中共成都市委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决定》,从制度上对这个科技中心的建设进行指导,并提出了“12345”的创新改革思路。
所谓“12345”,就是“一个目标”,即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两个通道”,即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三大抓手”,即“创业天府”计划、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四大战略”,即知识产权、人才发展、金融支撑、开放合作;“五大保障”,即组织、政策、法治、服务和舆论。
2017年被确定为成都全面创新改革“攻坚年”。唐良智表示,成都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唱响创新之城的城市品牌。
创新创业需要载体,为此,成都市提出了“3+M+N”的建设框架,“3”就是郫都区的菁蓉镇、高新区的菁蓉国际广场,以及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菁蓉创业中心,也就是创新创业的示范引领区。“M”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区、社区、园区、街区的联动。“N”是依托各个区(市)县打造特色产业,突出成都特色的一些创新创业特色区。
在成都高新区,一栋四层咖啡色小楼楼顶“蓉创茶馆”四个大字格外显眼。 作为天府新谷的创始人,王明新特别喜欢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创业的年轻人们三三两两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感觉就像进了大学,充满了活力。在他的孵化园里,既有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银行、中介、税务、会计师事务所,也有提供生活需求的餐饮、咖啡厅,配套设施很全。所以王明新现在更愿意把天府新谷称为创业社区,按社区的方式管理。
在他看来,国家实行创新驱动以来,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社会风气,蓉创茶馆明显热闹了很多。现在对大家来说,创新、创业就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不仅仅认为是大学生的事情,更是城市的事情,已经开始利用创新、创业来推动城市的转型,打造“蓉漂”。
近年来,天府新谷参与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孵化生态”和“创业生态”双轮驱动,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孵化培育链,现已建成集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投资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孵化服务平台。孵化面积45万平方米,聚集创业人15000人,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500余家,占孵化企业的75%以上。成功培育了上市公司(含新三板上市)5家,股改企业十余家。
对于成都未来的双创环境,王明新很看好,“天府新谷已经走出去了,将蓉创茶馆开到了美国,就在哈佛大学的旁边。与此同时,我们又把全球最先进的加速器引来了。”
而成都极力打造的菁蓉汇、创交会两大创新创业品牌也让他刮目相看,用他的话说,“人气带产业,跨界做生意”,在今天的成都,“双创”已经从单纯有多少孵化器的载体,变成了有多少资本和技术的聚合,从孵化载体变成孵化空间了。
对于菁蓉汇和创交会,在成都市科技局创新创业服务处处长丁琴看来,是定位不同,对象不同,功能也不同的两个品牌。菁蓉汇是成都市从2015年开始打造的大众创业品牌,“菁蓉两个字,菁是植物里的精粹,蓉就是成都的简写,汇就是汇聚,体现一种包容开放。而且菁蓉两个字都是草字头,意味着草根创业的浪潮。”在菁蓉汇上,会有路演,还有创业导师的讲授,除了路演项目是经科技局特别筛选之外,其余活动任何创业群体都可以参加。
创交会则较为高端,如今已办了两届,包括论坛、展览、交易以及大赛,基本上涵盖了创新创业所有大的要素。创交会的展览非常高端,比如去年11月和硅谷高创会合作,引进了50个硅谷的项目,包括胶囊列车,智能蜘蛛机器人,以及蛇形机器人等。
去年举办的第二届创交会上有36个国家来参会,还包括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8名院士,31名知名高校的校长,以及29名驻华使馆的官员。“短短三天,整个交易额达到了185.1亿元,创新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市场价值有目共睹。”丁琴说。
“走出去”和“引进来”
自从公司在印度投资兴建了工业园,代显强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两趟印度,他还入乡随俗蓄起了小胡子,加上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和浓眉大眼,猛一看就是一个标准的印度人。
“看来我本地化得很成功,其实我是地道的成都人。”代显强笑着说。作为中微小(成都)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刚和两个房地产开发商聊了一下午,对方希望抱团去印度开发房地产。“现在成都企业的‘走出去意识越来越强烈了。”他算了一下,大概每周至少要接待10家企业,都是咨询印度中国工业园区的问题,主动要求“搭船出海”。
在代显强看来,印度是下一个最有可能爆发人口红利的国家,也是承接中国优势产能跨境转移的重要出路。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的时候,中国和印度共同发表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第六条就是“中方宣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两个工业园区”,中微小投資集团争取到了古吉拉特邦工业园区项目。
经过三轮签约后,公司开始着手购买土地等准备工作,去年5月,第一批土地的过户终于完成,直到这时,代显强心中的石头才算放了下来。“土地落实了,这才相当于项目真正的落地了。”
从项目申请到前期考察,都是总公司在北京完成。2015年底,集团决定在成都设立分公司,专门负责印度中国工业园项目。
“之所以把分公司放在成都,一方面是因为成都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成都市委市政府对‘走出去支持力度非常大。”代显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成都位于欧亚大陆的几何中心,位于中国规划的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一个交汇点上。也是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最重要节点,更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从成都“抱团出海”,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而国务院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要打造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因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将“走出去”作为成都重要的发展策略。同时,印度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成都出台了很多支持“一带一路”的政策,包括政策的引导、资金的支持,还制定了很多利好政策,这也是印度中国工业园项目放到成都的原因。
印度中国工业园项目是成都市“走出去”的重大项目之一。目前成都企业“走出去”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全年,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271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0.9%)、全省(2.8%)11.9、8.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260.8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首次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同时,成都市引入了一系列影响力较大、附加值较高的重点项目,如以中乌农业产业园、中缅粮食产业示范园区、中柬商贸园区、印度中国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境外经贸园区项目,以及以德国贝尔芬格水处理有限公司并购项目、白俄罗斯超级电容器项目、澳大利亚锂业开发项目等为代表的对外投资合作项目等,为成都企业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
而以中德(四川)创新产业合作平台、中法(成都)生态园、中韩创新创业园、川法生态科技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为代表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园区,以及以西博会、欧洽会、创交会等为代表的经贸交流活动,也为成都企业“走出去”发展打造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去年,成都还出台了《成都市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十三五”末,成都将基本建成国家中西部地区“走出去”门户城市的目标。
目前,对成都而言,“引进来”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作为高新区招商服务局局长,李明能明显感受到近些年随着成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招商引资中越来越有主动权,随着成都的战略地位、对外影响力和产业优势的加强,很多企业想要到内地投资,会先来成都看一下。
“招商引资更多拼的是城市综合运营环境,比如人才储备、政府服务、战略定位、交通物流等,然后进行综合评判。在前几项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拼政府的扶持力度,这个最重要。”在李明看来,成都的综合运营环境不输任何一线城市,而且现在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又是西部的交通枢纽和门户城市,在政策上更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正全力推进网络理政。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表示,成都正在打造全媒体多功能一体化网络理政系统,让政府服务更贴心、企业办事更省心。
截至目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78家,外国政府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达16个,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
多年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使成都的国际影响力始终在西部处于佼佼者地位。近年来,成都举办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等重大盛会,连续5年居“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目的地城市排行榜”第一位。
这样的变化,对于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总裁代依伶来说,感受尤为明显。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欧盟中心,10年前刚落户成都时,向欧洲朋友介绍,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城市,直到说是大熊猫的故乡才会恍然大悟。在他们心中,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其他城市几乎一无所知。
但是,欧洲的企业,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主要生产高科技的产品,有着高科技的技术。这样的企业想进入到中国,如果是在沿海城市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本会很高。
当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很多欧洲企业希望通过成都来辐射西部市场,而且成都人力成本不高,市场很大,人才储备也较为充足,但关键是缺乏了解。
“我们把他们请进来,看看成都是什么样子,来了之后,他们才发现,成都是个经济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一点都不比欧洲的城市差。”代依伶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
随着交通的便捷,代依伶感到中欧企业的相互交流明显增多。10年前到歐洲只有荷航,大家到欧洲去,都必须经过阿姆斯特丹机场中转。如今,成都直飞欧洲的航线越来越多,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蓉欧快铁建设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从成都到欧洲的时间,更是提高了企业来成都投资的积极性。
“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是城市动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唐良智表示,未来,成都市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和融入“一带一路”行动,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要以建设自贸区和实施“蓉欧+”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吸引更多国际商业机构和跨国企业来蓉发展。
此外,成都将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不断增强对全球优质要素的吸附力,加快建设亚洲重要的国际性机构聚集地、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和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国际交通枢纽
“我们希望在中国西部找一个城市建立新的航点,显然成都是我们的理想航点之一。”2016年9月25日,刚刚和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机场集团签订协议的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总裁高天德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了和成都合作的原因。
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去非洲,在非洲从事建筑、施工、铁路、农业、大坝修建、电力以及网络等各种行业,在非投资的基础设施领域中,中国占据了一定地位。因此,埃航非常乐意,也在中非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希望和中国航班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目前埃航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都已开通航线。根据当天签订的协议,埃航将开通从成都直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航线,成都成为埃航在中国开通航线的第五个城市。
从2013年开始,成都几乎以每年5条以上的速度开通新的航线,2015年开了7条,去年开了10条。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相信,随着新机场的建设,物流办会继续增加和各航空公司的沟通,希望他们提前了解成都,争取在国家枢纽建设的过程当中,寻求开通更多的航线。
作为连接西部的门户,成都一直被定位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畅通西部、联接全国、通达全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航空方面,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截至去年底,成都机场通航城市209个,其中国内城市131个,国际地区城市78个;通航航线270条,其中国内航线175条,国际地区航线95条。2016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4600万人次,是国内第四大繁忙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去年正式破土动工,按照规划,一期二期建设完成后,年客流量将达9000万人次。
铁路方面,成都是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拥有的蓉欧快铁是中国西部通往欧洲速度最快的陆上铁路货运大通道,已开通成都至沿海港口和边贸城市十余条铁路货运班列,以及经阿拉山口至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国际铁路货运列车。
今年1月12日,随着长长的汽笛声,第一批出口欧洲的成都温江花木通过蓉欧快铁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迈入新年不到半个月,在蓉欧快铁的重要枢纽波兰,从成都运来的货物又有了新的品种。
蓉欧快铁已成为中欧班列“第一品牌”。自开通以来,经历多次提速,目前单程运输时间已缩短至10.5天。同时,蓉欧快铁的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3,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6~1/8。2016年,蓉欧快铁共开行往返班列460列,开行班列数量居全国首位。
如今,蓉欧快铁已初步形成至波兰罗兹“中线”、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南线”、至俄罗斯莫斯科“北线”的三线并行格局,构建起成都面向泛欧和泛亚的一流国际物流枢纽。
在TCL成都工厂生产车间,最近新增了一块“欧洲产品生产线”标识。去年3月,蓉欧快铁开出的首趟企业专列,就是满载平板电视元件的TCL专列。TCL搭乘蓉欧快铁,开启了新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依托蓉欧快铁通道优势,将成都定位为出口基地,计划在三年内向成都转移近10亿美元外贸产能;另一方面借助“蓉欧+”战略,确定了未来三年欧洲市场增长3倍的目标。
“蓉欧+”不仅改变了成都的国际物流运输格局,还有产能转移和产业升级。除了TCL,还有飞利浦、联想、戴尔、DHL、神龙汽车、宝马汽车……在蓉欧快铁合作名单上布满了一长串知名企业,且还在不断增多。据成都海关统计,去年搭载蓉欧班列的企业约1200家,与2015年相比,本地和异地企业数量均呈几何式的倍数增长。
“在整个中欧班列中,蓉欧快铁的班列密度是最高的,现在已经做到了每天都有班列。”陈仲维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
历经两年探索实践,“蓉欧+”战略让蓉欧快铁的功能优势辐射到国内国际更多地区。国内端,相继开通了“厦蓉欧”“深蓉欧”“昆蓉欧”“甬蓉欧”等互联互通班列;国际端,已延伸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波兰库特诺等地。
“建设‘蓉欧+,不仅能吸纳更为广泛的货源,将蓉欧快铁发展成通往欧洲的黄金物流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将对调整优化成都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陈仲维说。
在陈仲维看来,实施“蓉欧+”战略,已经得到了很多大型制造企业、贸易企业,包括一些物流扩散企业的重视,纷纷将成都作为他们连接欧洲和泛亚之间的一个货物集散地。他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今年成都将开行1000列蓉欧快铁,到那时,成都的铁路枢纽也将初步建成,将是国内最大的一个国际铁路港。
在国家对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中,其中一条就是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未来成都将着力打造国际空港枢纽城市,加快天府國际机场建设和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提升,争取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完善空中客流物流体系,增强国际客货运中转业务功能,架设通达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同时,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贯通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高铁建设将作为巩固成都城市战略地位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148”高铁交通圈,统筹建设“二环十射”铁路网,打造国家高铁枢纽城市。
此外,完善“三环十三射”高速路网,推动形成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的高速公路骨架,打造国家区域高速公路枢纽。深化与重庆、武汉、泸州等港口的合作,构建通江达海的铁水、公水联运系统;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推动地铁、市域大铁、有轨电车等多网多制式融合,建设轨道交通大都市区。
成都正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蓉欧+”战略,构建“两港三网”,打造成都国际空港和国际铁路港,拓展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空中物流网和空中人流网,带动贸易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聚集和国际产能合作,以大通路推动大开放。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将是我们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首要目标。”唐良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