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探析*
2017-03-21朱飞李荣赵秋振
朱飞 李荣 赵秋振
[摘 要] 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的理念、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重要载体,既有助于应用和检验现有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理论的可行性,也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应在分析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从明确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理念、组成部分和大学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营造良好的条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状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82-02
一 教学模式的内涵概述
国内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某一或多个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形成具有较为稳定的组成结构和发展流程,而且经过实践验证,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这样的一种模型或者范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活动整体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功能,注重既有范式的可操作性和各项活动的有序性。高等教育领域的各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办学机制和运行方式,有助于推广应用相对成熟和成型的范式成果,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但是,模式不能用主观的标准、一成不变的范式、统一的结果而一味地框定在某种预设的框架内,需要注重发展过程的张力和内容的开放性。否则,容易阻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 当前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状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繁荣局面, 形成了讲授式、主体性、自主学习(自学式)、案例探讨(探究)式、互动(活动)式、合作式、启发式、反思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大学主要采用和流行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式,其它教学模式为辅助形式。由于近年来网络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教學手段的现代化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技术保撑。例如多媒体教室建设、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建设,幻灯片声、图、形、文的大量使用,使得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形式在教学技术手段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同时,其它教学模式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大学课程教学,促进了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性改革。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实现对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过程调控,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不是立足教会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或压抑,不能充分兼顾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学习,无法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不利于全面而深入地保障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制约着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态势。其中,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讲,以单向度的教与学为主,互动式、参与性、研究性教学融入不足。这种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也是我国各类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对教师革新教学模式的鼓励和规范,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动力和需求不足,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主动思考和提问的习惯和问题,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例如,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基本是“听讲——练习——复习”,预习较少,是一种灌输式、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较弱,个性发展受到压制。
三 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路径
1 明确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的理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定规,贵在得法。”作为教学模式的生动写照,旨在说明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1],教学有固定的规矩,但是重在得到适宜的方法。例如,应改变传统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设计理念,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理论、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促进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教学的时代感,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丰富化。例如,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既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精神与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实完善教学体系。
2 对课程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进行改革
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应明确课程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理念、目标、内容(教师、学生、教材)、方式(教学工具、媒介)、考核评价等。应根据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学特点、学生接受意愿及能力情况,进行分类别、针对性地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模式或创新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应根据教学目的、对象和内容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促使某一种教学方法优点的最大化,规避缺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角色换位、情景摸拟操作、讨论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组合化。例如,合作性学习模式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以团体协作提升教学效果,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它一般由教师理论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与生生合作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构成,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亦不同。教师理论导学主要讲授课程知识的基本框架、重要理论、研究方法和主要知识等内容。同时,根据每章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主题和方向,指定自学内容和目标,与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式等。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主要由以下环节组成,分别是:学生领会教师对核心知识的导学与学习要求;确定学习与研究性项目的选题与路径(例如,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并形成个人和团体的观点;自由交流或有组织交流相关习得体会,形成研究性报告、结果等学习成果。合作性教学以项目化、专题化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跳跃式、综合性设计,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教师应充分掌握已有的教学模式,并研究新型教学模式,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现代大学教育强调引导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应树立教与学之间的平等观,尊重学生的求学主动权。通过教师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而有效地实现教学互动,将课堂扩展成师生学习活动的交流平台。
3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营造良好的条件
大学层面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改革环境,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造资源和条件,建立适应于不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际的评价机制和体系,设立并资助有价值的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或项目,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学有关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教师各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与培训,让其了解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和适应条件,提高教师因材施教的意識与能力,优化教学效果。真正有自己教学风格的优秀教师,往往不会完全依赖于某一教学模式,他们具有统筹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的能力,形成富有个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尽快实现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向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转变[2],尊重学生求学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使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融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的改革。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可以根据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开放、多样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3],促进不同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大学管理和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关心和尊重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创设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激励、质疑等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多创新、多实践;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备和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乐学。
总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重要模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人的良好品性,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将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转变。相应地,教学重心需由知识传授为中心向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从“师道尊严”向师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转变,学习方式将由教师供给式转向学生需求式转变。
参考文献
[1]董裕华.对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2014(2):39.
[2]徐铁祥.创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42.
[3]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质量管理——兼谈教学督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