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威海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

2017-03-21葛传路王秀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威海市因子分析

葛传路++王秀娟

摘要:为了促进中国特色农业发展,发挥现代农业建设上以点带面的协同示范效应,农业部根据相关意见要求分批认定一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山东省威海市是全国最早的4个以整建制创建的形式跻身其中的地级市之一,因而分析威海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因子分析法分析威海市现代农业在全省所处的发展水平,探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以建设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园区突破瓶颈。

关键词:现代农业;因子分析;现状对策;威海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3-059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3.051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in Weihai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GE Chuan-lu1,WANG Xiu-juan2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lay a synergistic effect which uses the experience of selected units to promote modern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in entire area,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dentified a number of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in batches based on relevant requirements. Weihai is one of the first four cities joined this plan, so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Weihai also has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actor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ze Weihai modern agriculture level in the province and explore the constrain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inally, suggests that build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which regards efficient land use as the core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factor analysis;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Weihai city

黨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贫困攻坚的难点也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无疑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早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要“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不同学者对现代农业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可以肯定,现代农业并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它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多样的、不拘一格的,它也并非简单等同于机械化、科技化、专业化和规模化[1]。它应当是立足自身条件,发挥比较优势,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2]。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对自身条件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评价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因子分析法已经较多地被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析研究中。2009年黄映晖等[3]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郊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进行了评价;2010年杜华章[4]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在评价指标选择方面并没有形成共识,有些指标过于偏重狭义农业,也出现了即使是同一地区由于指标选取不同而最终的结论存在差异的情况;同时,已有文献中对目标地的分析,只是局限于目标地内部各区域的比较分析,没有将其与同地区其他地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另外,关于威海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研究也比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山东省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尝试利用能涵盖农林牧渔的统计指标以全省范围的视角对威海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威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威海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1 农业评价指标的选取

对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的指标选择可能会造成结论的显著差异。指标的选取既要尽量保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农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又要满足指标能够易于获取的客观要求。已有文献中,很多研究者选取的指标实际上仅仅局限于狭义种植农业,并未包含牧渔等产业,笔者以为利用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并不能充分反映一个地方的农业发展水平。为了准确客观地反映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发展的状况,在参考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现代农业理解,选取了如下9个指标作为衡量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发展的指标变量,具体包括:X1农村人口(万人)、X2农业机械总动力(kW)、X3农村人均纯收入(元/人)、X4农林牧渔中间消耗(万元)、X5有效灌溉总面积(hm2)、X6每公顷农用地产值(万元)、X7农用化肥总施用量(t)、X8农林牧渔总产值占GDP比重(%)、X9 GDP(亿元)。表1是根据所列指标获取的2014年山东省各地市农业发展的指标数据。

2 现代农业指标的因子分析

2.1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分析

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是检验各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个方法;Bartlett球形检验说明如果相关阵是单位阵,则各变量独立因子分析法无效。当SPSS检验结果显示sig.<0.05(即P<0.05)时,说明各变量间具有相关性,因子分析有效。经SPSS软件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得,KMO统计量为0.736,大于0.7,说明各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程度可以接受;在Bartlett检验中,df值只有36,不过一般而言,只要df值大于等于30,结论就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另外,sig.<0.05(即P<0.05),所以应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即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公因子方差表示各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能被提取的公因子所表示的程度,提取比例越高,解释力越强。表2显示,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在85%以上,因此提取的公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是比较好的。整体来看,因子模型总体上是比较完善的,可以利用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2.2 农业发展现状因子指标的提取

运用SPSS 20.0软件对选取的2014年山东省各地市指标数据(表1)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到,前3个公共因子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90%以上或特征根均大于1,根据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积贡献率达到80%的原则,提取3个公共因子。表3同时给出了默认提取的3个公因子旋转后的载荷情况,旋转后信息虽然在3个公因子之间重新进行分配,但累积贡献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还可以利用碎石图协助判断提取标准是否合适。碎石图将因子按大小排列,直观显示因子的重要程度,前面陡坡对应较大的特征根,作用明显;后面平台对应较小的特征根,影响较弱[5],从中可以观察到主要因子。如图1所示,前3个因子位于陡坡上,后面5个因子都位于平台并且特征根小于1,因此至多考虑前3个因子即可。总体而言,提取的前3个因子方差贡献率较高,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很少,因此,通过对前3个因子的分析,就可以充分描述各地农业发展情况。

利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进行旋转,4次迭代后收敛,结果如表4所示。第一公因子F1在X1、X2、X4、X5、X7和X8有较大载荷,主要由农村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中间消耗、有效灌溉总面积、农用化肥总施用量和农林牧渔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变量决定,这些变量既衡量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又反映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可认为是农业发展条件因子。第二个公因子F2在X3和X9有较大载荷,主要由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各市GDP决定,这两个指标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可作为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政府对农业的财力支持,影响农业人才引进、农业科技创新等多种农业发展的因素。第三个共公因子F3在X6有较大载荷,主要由每公顷农用地产值决定,可作为衡量农业产出效率的因子。农业产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地农业机械、科技服务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作用的体现。

2.3 现代农业因子得分及评价

由SPSS 20.0软件可以直接输出各因子的得分情况,再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建立计算山东省各地市農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模型:Score=54.58/93.17×F1+24.67/93.17×F2+13.91/93.17×F3。最后得到各个因子及总的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各因子的得分表示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在该因子上居全省17个地市平均水平的相对位置。

从表5中可以看到,威海的综合得分在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第11位,排名中等偏后,威海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与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差距,与其紧邻的烟台和青岛两地差距更大。在各因子的具体排名中,农业产出效率因子排名第2,说明威海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相对全省其他地市而言还是非常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子排名第7位,高于综合得分整体排名,说明威海经济发展并没有拖农业产生的后腿;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因子排名第14位,而它占综合因子的比重达到58.59%,是拉低威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的主要原因。

威海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子相对于全省其他地市而言存在较大劣势,这有其内在原因。首先,威海地处属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低山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8.15%,平原只占27.56%[6],农业可利用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比较低。另外,威海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前期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农业生产产中和产后机械化水平低;粮食、油料等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其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山地丘陵机械化水平较低;不同县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存在差异,发展并不均衡[7]。这些都影响着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其次,威海地处环渤海干旱地区,境内既无大的河流,又无客水经过,人均和每公顷水资源占有量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7[8],农地有效灌溉面积受到较大影响。

3 对威海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成为阻碍威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提升威海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必须要突破农业基础条件的瓶颈。对一个地级市而言,林牧渔业可以优化改造的地方并不明显,基础条件的改进更多的涉及种植业,因此通常会想到从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吸引农业人才、土地流转、建设家庭农场以及成立农业合作社等方面提出意见。但是目前,由于以下原因,这些意见在威海很难发挥作用。

首先,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力资本由农村流向城市的成为趋势,人才回流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农村很多年轻人通过升学的方式走出农村,通常不再回村务农;农业收益低,劳动强度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选择外务工,成为“候鸟式”农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更重要的是,在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这种趋势短时间内不但不会减弱,反而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下对农民进行卓有成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操作难度很大。一方面因为农业经营主体年龄偏大,思维僵化,接受培训的意愿和能力并不明确;另一方面,培训质量和数量之间会产生矛盾,由于培训资源有限,长期培训数量无法保障,短期培训更多的可能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的产生效果。

其次,耕地是威海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短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威海耕地面积有可能继续减少,人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人多地少、地块零碎阻碍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实现,土地流转或许是条出路,但是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主要是宏观区域布局上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化,而不是微观组织上户均种植规模或单位种植规模[9]。一些规模经营是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而威海的目前情况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农业生产活动要素收益率并不高,某些关键环节暂时不能实现机械完全替代。再者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会把多数农民排除在经营主体之外,这也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农村脱贫、农民致富,农业改革和农村建设要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的就业为前提,任何将农民排除在经营主体之外的举措都是本末倒置,有违初衷的。

结合威海市实际,笔者认为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可以作为威海市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代农业园区是指在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按照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集农业及相关产业于一体,实现农业多功能目标的试验示范区[10]。舒尔茨在总结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式”发展模式,即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并通过让农民获利的机制来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11]。而现代农业园区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人才和机制的有机结合。

尽管目前有研究者指出一些现代农业园区存在着产业特色不鲜明,科技支撑不到位,产业模式不先进的问题[12],还有许多园区建设存在“圈地倾向”,农业用地管理混乱、土地产权不明晰、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性质以及业主经营不善导致土地土壤结构破坏等问题[13]。但是,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威海市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威海人多地少,山地丘陵多,平原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7.56%,因而只能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立体开发;同时,威海市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辖区各区县农业园区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经验。这些都为威海市农业园区建设的创造了条件。

当然不可否认,农业园区建设确实存在问题,不过园区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措施得当,在进行园区建设时把握一些大的原则,例如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构建包含农户在内的多重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完整农业產业链等,相信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 左 停,鲁静芳,张庆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发展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32-7034.

[2]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黄映晖,孔素然,唐 衡,等.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评价——以北京郊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299-303.

[4] 杜华章.长三角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10(6):30-35.

[5]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威海政府网.自然环境[EB/OL]http://www.weihai.gov.cn/col/col1098/index.htm,2015-11-20.

[7] 于 海.威海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8] 柳守勋,林吉秋.威海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20(6):45-49.

[9] 钟 勉.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2(8):4-6.

[10] 杨 萍,季明川,郝晋珉.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设计与实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9):281-287.

[11] 王英姿.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要重视舒尔茨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14(2):41-44.

[12] 甄若宏,周建涛,王强盛,等.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构建与升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35-137.

[13] 高 强,孔祥智,邵 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12(11):9-13.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威海市因子分析
是“生”不是“牛”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关于进一步加强边远山区农村“三资”管理的思考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变丑了
“小舞台”唱出“多彩戏”——威海市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
温情五月 行孝感恩: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感恩教育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