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食疗经:从“博亲一乐”到“食养全家”
2017-03-21辛宝
辛宝
忙里偷闲当“煮夫”
因从事食疗研究工作,我经常被朋友问及自己的食疗经,可甚是惭愧,或许他人可以谈经验,而我只有经历,不断摸索的经历。
我认为的食疗包含两部分:一是日常膳食的健康管理,二是中医的调理治疗膳食。对于第一部分,起初我并未充分重视。我一直都很喜欢做饭,刚参加工作时,我经常为家人烹饪美食,每当看到他们品尝美味时露出的幸福表情,纵然辛苦,但我感到由衷地满足。
那时候的我做饭,不太注重营养,用油、调料也不太讲究,首要目的是好吃。后来,随着对食疗专业的深入研究,我渐渐开始关注膳食营养,也因中医食疗的教学应用需要,我开始进行一些传统食疗剂型的试制,一来二去,便积累一些经历,也渐渐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晒食疗方,与友同乐。
我的面食我做主
我居住在陕西,陕西的面食种类很多,当地人的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我一般在家里做一些有配料的汤面,如臊子面、酸汤面、旗花面,较少选择配料较简单的油泼面。一则因为汤面会搭配肉类、蔬菜、鸡蛋做臊子(面酱)。以前的臊子,大多是用肉末炒制出来的,比较油腻。我喜欢荤素搭配、素食为主,所以经常会添加木耳、胡萝卜、番茄、豆腐、土豆、青菜、鸡蛋等。二则是从颜色上而言,搭配各种配料的汤面黑、白、黄、绿、红都有,不仅能增加食欲,营养也很丰富。汤清面白蛋花香的面,加上陕西风味的酸醋,口感佳,诱食欲,健康清爽又无油腻负担,是全家人的最爱。
各地的饮食习惯和特色面食不同,我在家制作面食时,力求配菜多样、搭配均衡,最好有汤水,一是有助于消化,二是饮汤有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量。面中的调料不要太多,盐和各种辛辣刺激的调料少放点,这样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精致的膳菜是一道悦人风景
近年来,我做的炒菜较少,因为炒菜不仅准备起来较麻烦,煎炒烹炸时还会损失较多食物中的营养素,特别是蔬菜。此外,当我开始注意油、盐的选择和用量后,菜品的口感也大打折扣。如果能熟练掌握用天然食品调味的技巧,将会大大提升菜品的口感,可我现在的烹饪技术有限,尝试几次均不太理想,水平有待提高。各位读者如有高招,欢迎与我分享经验。
我将更多烹饪精力放在日常膳菜上。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尽量注意搭配,所制作的膳菜比日常膳食更加丰富、食物数量更多。正所谓“食不厌精”,每道膳菜,我从准备、洗用,到烹制、摆盘,都颇花心思。在全神贯注为亲朋好友准备美食的时候,我不再为琐事烦心;当我拿着自己精挑细选的各种食材、食具拍照时,它们自成美景、悦目赏心;当吃着自己做的美食时,我悠闲自得而不用担心外食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身心愉悦本身就是一种养生。
试制食疗方,孩子乐呵呵
很多人经常询问我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哪些食疗方。其实,食疗膳方的选择需要辨证论治,灵活应用。对于日常家庭而言,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简便、易操作的食疗方,对疾病的预防调理有一定作用。
我会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具体情况,运用一些食疗方法,我的孩子恐怕是受益最多的家庭成员。以前,孩子一感冒发烧,家人总想到打针、吃药,后来我尝试用葱豉汤对付孩子的感冒,发汗后病情便得缓解。葱豉汤选用葱白两段,加淡豆豉10克(药店购得)、姜适量,用一点红糖调味即可。
我还经常给孩子做健脾消食的健脾糕。起初,我用的是八珍粉(莲子、生白术、茯苓、芡实、山药、苡米、扁豆、党参),可因颜色难看、口感不好,孩子不喜欢。后来,我改用糯米粉、玉米面粉、紫薯粉不断试制,还买了烘焙用的模具,把这一传统糕点做成可爱的形状,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我体会到,食疗应根据对象和膳食特点,先“食”后“疗”,保证食療品好看好吃,才能保证食疗的效果。这一新发现,在后来我为孩子做的健脾胃的山楂糕、润肺止咳的秋梨膏时,都有所运用,收效颇好。
我的食疗经注重食养结合,贯穿于生活。食疗乃至中医并不神秘,它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愿意尝试、亲自践行,便能陶冶心性、更利亲情,何乐不为?
健脾糕
根据食用量,取等份莲子肉、生薏米、生山药、芡实、麦芽、鸡内金,加适量糯米粉、玉米面粉或紫薯粉搅匀,蒸成糕点,孩子每天吃1~2块可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身体疲倦、面黄肌瘦的孩子。
山楂糕
山楂500克、白糖20克、藕粉100克。将山楂清洗干净,去底和核,将其用小火煮至软烂,做成果泥,加白糖、藕粉、水,煮开溶化,用小火搅拌至黏稠,趁热倒入容器,待冷却后切块食用,具有消积、化滞、行瘀的作用。
秋梨膏
梨8个、川贝5克,红枣、冰糖、姜片、蜂蜜适量。梨洗净、去核,打成很细的泥状。将去核红枣、压碎成粉的川贝等剩余食材(除蜂蜜)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煮60分钟,过滤杂质。将梨泥、药液放入干净锅中,用小火慢熬至黏稠状,剩1/3的汁液时(我一般熬1小时),关火。每次取秋梨膏1~2勺,用温水调匀饮用,具有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的作用。
辛教授亲手做秋梨膏,步骤详解,扫码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