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孩子的学问

2017-03-21汤明建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理学家糖果惩罚

汤明建

孩子有了过错,难免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有的甚至受到惩罚(如打、骂、限制行动等)。我认为惩罚孩子是不足取的,而批评却是应该的,这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这个“琢”,就包括批评在内。但是,批评是门学问,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才能取得效果。下面几点是在批评孩子时应注意的。

1.掌握批评时机。如有可能,应尽量立即批评。也就是说,在孩子发生过错的当时当地进行批评。切莫时过境迁,到以后想起孩子的过错“太气人”“太可恨”时再批评。孩子不同于成年人,犯错误后容易很快就忘了,延迟批评会使孩子感到糊里糊涂,不明原委,很难使孩子把你的批评与他的过错联系起来。另据研究,立即批评作为“条件刺激”可使孩子形成较深的印象,效果较好。

2.避免批评后奖赏。不少父母在对孩子批评之后,看到孩子流泪就又后悔或心疼起来,或者父亲给予批评,母亲唱反调,过后对孩子分外关心,又给糖果,又拿点心,这往往使孩子把原来的批评和过后的奖赏联系起来,使“批评刺激”变成了“安慰性的奖赏”,而使批评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另外,这种做法也会表现出前后矛盾或父母意见分歧,易使孩子是非不明或对父母产生亲疏心理,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不利的。

批评后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可接受的其他选择。据心理学家研究,孩子的错误行为可能受到一种强烈的“驱力”所支配,而大人对其进行严厉批评,“驱力”得不到满足,于是他会处于一种特殊的冲突状态之中:他既想满足这种“驱力”,但又惧怕批评或怕挨打。孩子长期地或反复地出现“冲突状态”,就可能导致发生神经官能症及其他身心疾病。比如,一个男孩总想吃糖果,因为糖是甜的,对他有吸引力,父母不在时他竟然大量偷吃,这无疑是对身体有害的,可能受到父母的批评。但在批评后,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个可接受的其他选择,让他懂得多吃糖有害,但不是从此不让他吃,而是有节制地少吃。这样给孩子以出路,既能使他不做错,又能满足其“驱力”。为孩子提供可接受的选择,关键是“可接受”三个字,这就需要父母們细思量。

4.批评不宜过多。提倡轻微批评或适当批评,不能进行打、骂、恐吓等惩罚。这是因为,惩罚或批评过度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例如,一个大男孩打了小女孩,父亲严厉惩罚了大男孩,在惩罚当时迫于压力,大男孩不敢打小女孩。但过后,他会因受到父亲的惩罚而恨小女孩,再遇到她时大打出手。轻微批评,会让他找不到再去打小女孩的借口了。事实证明,轻微批评或适当批评,对孩子改正不良行为是有效的。一些心理学家指出,过度批评及严厉惩罚反而会增加孩子错误行为在他心目中的可取性。也有人指出,过度批评及严厉惩罚会增加孩子的消极情绪反应。过频的批评也是不明智的,可能造成孩子的“麻木状态”,孩子会不以为然,左耳听,右耳出,使孩子变得更顽皮。

5.批评的时间不宜过长。开始时以批评为主,接下来是以讲道理为主,道理讲清楚即可收场。不能连续不断地、长时间地加以批评。即使是轻微批评也不可搞持久战。因为持续批评会加重孩子的紧张心理,时间愈长,心理压力愈大,将会使孩子感到拘束,进而对父母及家庭冷淡,影响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另据研究,孩子受到持续不断的批评还会产生自卑心理,形成“退缩反应”,遇事不敢向前。这种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多缺乏自信心,少有竞争意识,常会甘居中游,不求上进,当然更谈不上什么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了。

猜你喜欢

心理学家糖果惩罚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人生什么最重要
惩罚
雨季里的糖果湖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