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黑打”
2017-03-21
华声 2017年4期
很长一段时间,“打黑”是一件让人拍手称快的事情。
但基于特殊的环境,在除恶霸、扬正义的“光环效应”下,“打黑”之程序是否真正公正、合法,可能就因此会被遮蔽。
有的地方掀起“打黑运动”,后来演变成“黑打”。
把人抓起来判刑,财产没收、充公……不管是社会上的混混,还是光鲜体面的老板,一旦卷入“涉黑”案件中,等待他们的通常就是如此结果。
因为产权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企业家一旦遭遇“黑打”,财富瞬间被悉数剥夺,给企业正常经营造成粉碎性打击。人心惶恐。
不过,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相关产权保护制度的出台,防止“經济问题刑化”、“依法纠正经济案件中的冤假错案”成为主流话语;高层喊话、制度配套,反思、矫正已经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