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017-03-21武海
武海
[摘要]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学生成长中的相关问题,努力管理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幸福、温馨、和谐、文明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接受新观念,创新新意识,深入每个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全局。同时,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级管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千差万别。这些客观条件充分体现了班级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班主任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管理,使自己所带的班级有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形成团结和谐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為特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教育集体。它的性质、方向及发展水平取决于一定的目标系统和任务结构。班主任从研究班集体的目标管理入手,采用综合的方法探讨班集体目标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组合问题,在班级集体中推行目标管理体制。
1.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凝聚班级集体力量
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班级体形成的基本条件。马卡连柯指出:集体的生存方式就是向前行进,他的死亡方式就是停滞。班级应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要使他永葆青春、向前行进,就必须向全班学生提出奋斗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奔头”。班级目标是全班学生通过共同奋斗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对集体生活充满信心,产生凝聚作用,增强集体的向心力。有了目标,集体就有了灵魂,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集体中的成员按目标的要求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使自己成为一个集体需要的人。因此,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在班级组建之初,就注重了解学生情况,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以目标为纽带,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班级奋斗目标对班集体建设意义重大,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就必须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如果是中途接手一个班,除了听取前任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的意见外,还必须深入到本班学生及其家长和其他班的学生中去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以激发学生进步的愿望和热情。
2.实施班级目标管理,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较为科学的方法是使用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把任务转化为目标体系,使组织内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以目标来指导各自的行动,从而实现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有利于实现自我控制;第二,动员全体人员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通过上下级之间充分协商,形成下级保证上级目标的实现,上级又为下级实现目标创造良好条件的气氛,从而实现所有人员都参与管理;第三,明确具体目标,有利于对工作的检查、控制和考评,从而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的有效运转。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级必须把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转化为班级管理目标,要求班级全体学生依据班级管理目标的质量标准,各自确立活动发展目标,通过自我的有效调控实现各自的活动发展目标,进而保证班级管理目标的彻底实现的教育管理。小学班级目标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班级目标的确立,这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先导,包括班级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等;第二个阶段是目标的实施,这是目标管理的关键,包括把计划变为具体行动的各项活动;第三个阶段是目标的检查与评估,班级管理成果是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的,这是目标管理的必要环节。
3.对班级管理实行目标量化,分步实现班级目标
建设优秀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班级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对班级目标实行量化管理,就是指班主任利用班级的有利条件,将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分层次、分阶段进行量化定位,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标方案,引导、督促、帮助学生为实现自己和集体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进而实现管理目标,完成班级目标管理的任务。班级目标量化管理是落实班级目标管理的重要举措,其成功与否,主要看班级制定的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二、在班级管理中树立民主意识
班级民主管理以民主机制调动班级成员和任课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班级每个成员承担各自的职责,发挥其主体作用,共同参与班级工作的决策和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班级民主管理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及所有班级成员,都以尊重人、信任人、锻炼人和突出主体功能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主集中制为管理原则,以学生参与班集体制度建设、活动商讨和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班级民主管理要求班主任具有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和民主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主体思想,依靠全班学生发扬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民主意识体现在教育行为的民主之中,这就是我们说的教育民主。教育民主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性的特殊性。没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完全平等,就没有民主的教育可言。教师和学生虽然有权利和义务的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民主的教育允许说服,不允许强制。也就是说,对待学生的一切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班主任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同学生一起探讨,主要依靠学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思想修养。班主任应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说服”提出异议,否则会形成学生的被动感,是自主意识的减退。要发扬教育民主,应允许学生批评教师。长期以来,教师训斥学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学生批评教师则被认为是悖礼犯义。实际上看,学生批评教师,是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对教师的一种关心与爱护。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不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有利于把学生从小培养成为敢想、敢说和敢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
要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还要具有“自以为非”的精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高明的教师也避免不了错误和缺点,班主任虽然在年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优于学生,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肯定也有说错话、办错事、考虑不周的时候。这时候,作为班主任,千万不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而应该放下架子,细心了解真实情况,虚心听取学生的批评或建议,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纠正自己的错误。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武断,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无辜的伤害,特别是当教师因种种原因造成过失时,要敢于面对事实,放下架子,和学生坦诚相见。这样,教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教育民主,平等待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卓有成效。”很多学生希望尽量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老师的朋友。班主任只有放下架子,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认为班主任是可以亲近的人、可以依赖的人时,才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班主任工作博大精深,并非一言所能蔽之。班主任工作苦中有乐,尽心尽力管理好班级,为每一名学生和每一个家庭负责,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和探索,积累经验,创新方法,真正全面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教育好,创建优秀的班集体,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荣兰.教师如何尊重学生[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