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珠球运动发展研究
——基于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的相关思考

2017-03-20陈正江杜玉彬何小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珍珠战术篮球运动

陈正江 杜玉彬 何小军

一、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广泛收集民间文字资料和口头流传信息,对珍珠球运动进行挖掘和整理。经过前人的不断努力,珍珠球运动经历数次改革实践,于1991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成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由于珍珠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场地“多用途”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现在的珍珠球运动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又在器材和竞赛规则上具有现代体育的特征。因此,无论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还是在建构健康中国战略布局中,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包括有些中学也比较重视珍珠球运动的发展,开设珍珠球运动课程和运动队训练,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面对西方竞技体育的主导地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部分优秀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如何走出低谷,摆脱困境,将不断成为球类运动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珍珠球俗称“采珍珠”“投空手”,它是从采珍珠人的劳动形式演变而来的。珍珠球最初就是由满族儿童模仿采珍珠人劳动的情景,用内装黄豆的布包进行投接的一种游戏活动。在活动中用“绣球”象征珍珠,向网中投掷,同时,每人(1-2人)手拿两片大蛤蚌壳,用以阻止珍珠进网,不让采走珍珠,于是一种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的有攻有守的,以跑、跳、传、投为主的体育项目便形成了。由于它是以游戏方式模拟在水中捞取珍珠的形式,便逐渐演化成具有技术、战术和攻防兼备的体育活动。因此,从《项群训练理论》原理上讲,珍珠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在很多方面与篮球运动相近,篮球运动是由体育教师奈史密斯(美国)于1891年12月21日在体育馆内组织学生游戏时,无意发明的,并由传教士于1896传到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世界篮球运动在百年内得到快速发展,达到高度竞技化、职业化水平,为中国篮球运动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竞技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主流趋势,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和目标。虽然,人们普通认为,足球运动是世界体育的第一运动,但是,在中国,如果从发展趋势和实际参与人数多少的角度来看,篮球可谓第一运动。因此,借鉴高度竞技化的篮球运动教、学、训经验、方法和手段,对于弥补珍珠球运动在教、学、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成为探索珍珠球运动发展的有效路径,使珍珠球运动能够真正发展成为高度竞技化的同场对抗项群,打破球类运动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地位,应当成为今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过程中长期而艰辛的努力方向。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论文所需的基本材料,通过访谈法、教学体验及分析法等方法展开论文的主要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竞技是现代体育运动的主流趋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是对这一竞技核心的最直接表达。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人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竞技体育是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具有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以打败竞争对手来获取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利益为目标,在正式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体的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强调通过竞赛来显示体力和智力,在对参加者的职责和位置做出明确界定的正式规则所设立的限度之内进行。[1]珍珠球运动由生产劳动的形式演变而来,而篮球运动则直接产生于强身悦体。虽然各自的起缘不同,但是,这两种球类运动均以人类上肢为主体的运动模式,最终均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展开两者的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挖掘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的先进性,对于指导珍珠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

(一)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场地器材上的对比分析

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场地及器材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首先,相同点:场地大小相同,中圈半径也一样大小,均有限制区和罚球区及罚球点。比赛用球的材质也是一样,都是皮革及橡胶材质及内装球胆;其次,不同点:篮球运动场地内设有无撞人半圆区及掷球入界线和固定的篮筐。珍珠球运动场内设水区、封锁区、隔离区、得分区,篮筐是由人掌握的‘活动体’,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珍珠球的表面一般为珍珠(白)色。珍珠球在封锁区还多了4只球拍(大蛤蚌壳),以阻止对方进攻得分,球拍为蛤蚌形状,用具有韧性的树脂材料制成、在得分区多了一个抄网器,兜口为圆形,作用类似于篮球篮筐。篮球的表面颜色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要求不要太亮色即可。标准的比赛用球为:男子7号用球,女子6号用球。篮框位于架上固定,完全是以一种物体的存在形式而存在。由此可以得出珍珠球运动与篮球运动在场地及器材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是它们的规格大小略有差别,其篮框存在的形式与性质不同。其两者在场地、器材方面的具体规格如下表1、2所示:

表 1 珍珠球与篮球场地对比

表 2 珍珠球与篮球器材对比

(二)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球队结构方面的对比分析

珍珠球运动参赛队由1名领队、1名教练员、1名工作人员和不超过14名有参赛资格的球员组成(其中一名队员为队长)。场上的比赛队员为7名,其中水区4名,封锁区2名,得分区1名。篮球运动参赛队由1名领队、1-2名以上教练员(助理教练员)、不超过7名的有专门职责的随队人员,如球队管理、医生、理疗师(体能师)、统计员、翻译等。以及不超过12名有资格参赛的队员(包括一名队长)。由此可见,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球队人员组成中基本相同,只是篮球运动的团队力量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其功能大同小异,只是在人数上有一些差别,这与团队参赛规模和层次水平都有一定关系。因为,对于篮球比赛的最高级别和最大意义来说是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亦即国际系列正赛的存在,而珍珠球运动仅是国内比赛层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说明了两者在推广及普及程度上的不同,从而产生球队工作人员的结构差异。对于参赛队员人数的不同,说明了两项运动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和身体对抗方面的需要所产生的差别,这也是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水平所体现的一个方面。如表3所示:

表 3 篮球和珍珠球球队组队人数对比

(三)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竞赛规则方面的对比分析

珍珠球比赛分为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1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下半时结束的第一个决胜期间休息2分钟,以后的每一决胜期不休息,每一决胜期时间为3分钟。每投中一次得2分或者1分,罚中一次得1分,完成罚球时间限定方面,珍珠球与篮球运动相同;珍珠球比赛中没有三秒违例和球回后场违例,控制球的球队一次进攻时间为25秒;珍珠球比赛的开始,是由裁判员抛硬币由双方队长猜选发球权,然后在中圈发球开始比赛。珍珠球比赛中,水区队员不得非法进入限制区,更不能穿越封锁区和得分区,封锁区和得分区的队员不能随意互占空间,只能在各自的区域之内完成动作。随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竞赛规则经历了多次修订,篮球竞赛规则的不断更新,使篮球运动竞技化越显突出。当今A级赛事的竞赛规则变化,体现了篮球规则向职业篮球规则靠近的趋势。[2]如对支配球的相关规定、对球与身体关系的相关规定、对假摔的判罚、对干扰球的规定、对争议球采取借助回放录像决定判罚的相关规定、对干扰赛事进程的相关处罚条款等等。其中,在比赛时间和得分方面的规定有: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在第1节和第2节(上半时)之间,第3节和第4节(下半时)之间,以及每一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比赛休息期间,每一决胜期时间为5分钟,两个半时之间的比赛休息期间应是15分钟。一次罚球出手中篮计1分,在2分投篮区域出手中篮计2分,在3分投篮区域出手中篮计3分;篮球运动比赛的开始,是由裁判员在中圈抛球,由双方队员跳球开始比赛,控制球的球队一次进攻的时间为24秒。仅就时间方面的规定较多,可见其篮球竞赛规则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这也是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水平所体现的另一个方面。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比赛规则、裁判员的临场执裁手势等方面大同小异。其中,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比赛时间、一次进攻时间,在珍珠球规则中是没有球回后场、3秒为例等方面的规定。体现了珍珠球在规则方面简单明了,相对篮球运动而言,具有推广和参与方面的独特优势。

(四)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技、战术方面的对比分析

1、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技术方面的对比分析

珍珠运动技术分为:水区攻防技术、得分区技术和封锁区技术。篮球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部分。包括:移动(无球与有球移动)、支配球和处理球技术、投球、防守对手、摆脱对手和篮板球等个人技术;珍珠球的水区个人技术和篮球运动完全相同,而得分区的个人技术即抄网技术,和篮球不一样,它是活动的篮筐,可以在15米长,0.8米宽的区域内任意跑动抄球得分,两边分别还有2米的延长区域,在延长区域内抄跳起抄到的球还可得1分,同时可以抄高抛球和平快球;它的技术包括:原地的、不同方向的、定点的、反弹的、不定点抛射的等各种来球的抄球技术;封锁区队员技术包括:挡球、传球、夹球和捅球等,它是在长15米,宽0.8米的封锁区内完成各技术动作。由此可以见,珍珠球运动与篮球运动在技术上的区别,体现了珍珠球运动富有极强的游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现代篮球运动技术随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体能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着重表现在处于比赛状态中的'球'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空中完成技术动作显得越来越开放,从而揭示了篮球运动技术的有限性,可以由篮球运动意识的无限性来加以弥补[3],从而使篮球运动的魅力不减。这是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水平所体现的第三个方面。在珍珠球运动追赶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的路上,有其坚实的理论根基做支撑,这必将为珍珠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更多想象的空间。

2、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战术方面的对比分析

篮球战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部分。珍珠球战术分为:水区队员攻防战术、封锁区战术和得分区战术。珍珠球运动水区战术和篮球战术基本相同,但是,珍珠球运动由于篮网是移动的,珍珠球水区队员防守战术一般运用:人盯人战术(全场紧逼人盯人、半场扩大人盯人)以及盯住控球对手的混合防守。进攻战术一般运用:进攻基础配合中的传切、突分、掩护、策应、挡策、快攻以及掷界外球特殊战术。完成这些战术的同时,还必须和封锁区、得分区队员协调配合,才能完成一次有效的进攻或防守。珍珠球的得分区(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又分为:中路抄射配合和边线界外腾空抄射配合;珍珠球和封锁区(持拍手)的战术配合分为:持拍队员成功防守后与水区队员的配合和对方队得分后,持拍队员与水区队员的配合。

由此可见,珍珠球主要采用全场人盯人防守,它的防守形式又分为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个人防守分为防有球队员和防无球队员,人球兼顾,集体防守主要用穿过、挤过、绕过和换防来对付进攻队员的两人小配合,加强夹击、偷袭协防对方核心队员的突破和射球,以提高全队补防和协防以及集体防守能力。持拍队员的防守分为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个人防守中,持拍队员除具备基本的防守技术以外,还应该加强防守位置的选择,以及移动侧跨步,急停跳,防平快球等;集体防守除基础防守以外,还要加强防守的协调性以及增大对抄网手的防守面。珍珠球运动战术体系,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体现篮球运动战术体系中的特点。篮球运动攻防战术体系的发展,是基于篮球运动的世界性。也就是说,篮球运动攻防战术体系的发展都是各国篮球专家、教练不断研究的对象,是提高本国篮球运动攻防战术体系发展重中之重的问题。它与一个国家篮球运动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密切。如钱振海时代的小、快、灵、准;穆铁柱时代的坐阵式风格;'姚核心'时代的风格等等,在世界篮坛,有欧洲式讲究团队配合之风格,有单打独揍尽显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美洲风格。无论那种风格,都重点强调位置和角色意识,从而在初始战术指导与布局上体现出2-1-2、3-2、2-3、1-4等联防和半场人盯人,以及全场紧逼人盯人等多种防守体系。在进攻方面,交替进攻得分与转换、借助身体对抗的现象越加明显,球星打死比赛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于一个国家队层面的篮球团队来说,至少要有20-30套的攻防战术的贮备能力,方可与之抗衡。这些攻防战术的实践运用与发展,为珍珠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是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水平所体现的第四个方面的特征,既是推动和发展珍珠球运动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推动和发展珍珠球运动的物质财富,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和不断总结,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珍珠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基于篮球运动高度竞技化对珍珠球运动发展的研究(竞技化是指主体及其相应管理机构达到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和具有高度约束力的一种程度和水平),其研究两者的区别是次要的,其联系是主要的。就区别而言体现的是各自的应有特色,就联系而言,就是彼此相互的推动作用。希望通过彼此的共性研究,尽可能发现篮球运动的诸多优越性给予珍珠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参考价值。

结语

珍珠球运动技术发展滞后是影响珍珠球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新的训练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珍珠球与篮球之间在运动规律方面的联系,正确应用迁移的方法引导和改进珍珠球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对于形成珍珠球运动的训练理论和丰富珍珠球运动的训练方法有着积极的影响。由于从事珍珠球运动的专业运动员较少,普及面窄,存在着宣传和开发推广力度不够的问题,是造成发展较为缓慢的第二个原因。珍珠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在运动技能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相似度极高,存在着积极的影响。如:场地大小、竞赛规则及竞赛制度、技、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及运动负荷基本相同。作为民族文化浓厚、民族特色鲜明的珍珠球运动,无论是借鉴高度竞技化的篮球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还是篮球运动的传播方式,都已成为提高珍珠球运动的技、战术教学水平及其传承的一条可参照的路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特别是在异地的传承与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既达到珍珠球运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达到全民健身运动和建构健康中国战略布局而服务的目的。

[1]张晓林.也谈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J].体育学刊,2011年第1期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p200-201

[3]何小军.篮球意识的理论误区及其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珍珠战术篮球运动
“小珍珠”
幼儿篮球运动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中间战术
绿珍珠城(上)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