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观察

2017-03-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6期
关键词:腺叶包膜结节

颜 涛

(四川省武胜县乐善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广安 638403)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病变,最常见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少数患者常合并甲状腺癌。其病因较多,临床上可见甲状腺可肿大,并可扪及肿块等症状。选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关键。本次主要探讨甲状腺结节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先后办理入院的顺序将其分为探讨组和参照组,各3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6.12±10.8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51±2.36)年,23例为多发结节,37例为单发结节。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实施常规性消毒,并将皮下组织、皮肤以及颈阔肌切开,游离甲状腺皮瓣,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并将膜颈前肌群切开,分离甲状腺上下级,游离甲状腺上下静脉,将切除峡部分离,进而将部分甲状腺组织切除,剩余的腺体组织防止引流管后缝合。探讨组则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选用较长并有结节的甲状腺,喉返神经在不解剖的情形下,游离各分支血管紧沿固有包膜以及包膜的甲状腺体,并切断各分支血管紧沿固有的包膜。倘若在对侧也存在结节,则选取同一方式将其切除[1]。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之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状况

跟参照组相比,探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状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状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探讨组 30 109.2±4.9 81.7±5.8参照组 30 148.5±6.6 126.1±7.5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参照组患者的咽喉水肿、声音嘶哑、术后出血以及副甲状腺功能过低等并发生发生率显著高于探讨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主要对甲状腺激素起到合成、储存和分泌的作用,并改善和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内环境的稳定。临床上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但面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节采取哪种手术方法治疗是目前的关键问题。因甲状腺血管供应较多,在实行手术时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引起血管爆裂,致使喉返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声音嘶哑,促使手术在实行过程中的难度上升,手术上的隐患也就此埋下。但因甲状腺结节常见于甲状腺腺叶后面,致使对部分甲状腺结节的本质不清楚,因此多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该手术方法并与病变的部位可起到彻底清楚的作用,从而防止了恶性腺体在体内的遗留,针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来讲,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没有发生淋巴转移的情况下,采用手术后无需在实行第二次手术,如淋巴咋再次出现转移,则对淋巴结进行扫除即可。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探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咽喉水肿、声音嘶哑、术后出血以及副甲状腺功能过低等并发生发生率显著高于探讨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探讨组患者经过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1] 郎双太.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3):349-350.

猜你喜欢

腺叶包膜结节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