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情志法在玫瑰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2017-03-20崔成军
崔成军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 无锡 214011)
“调情志”为传统中医经典治疗法则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及生理压力越来越大,而其所导致的功能性改变及相关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玫瑰痤疮为一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病人主诉面部皮肤干燥、面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感、阵发性潮红,可见丘疹、脓疱、持久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斑块、水肿以及肥大增生改变,而其主诉的表现对病人影响非常明显。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红斑毛细血管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和眼型,以前两型为常见类型。对于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局部血管神经功能调节障碍,目前被认为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而目前中医学的研究认为,玫瑰痤疮的发病在热在瘀,而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均能导致热、瘀的发生[2]。最近也有作者的研究显示玫瑰痤疮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抑郁倾向[3]。我们在临床上采用调情志的中医治疗方法结合目前常规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62例病人为来源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本院门诊的玫瑰痤疮患者,均符合2002年美国JAAD玫瑰痤疮诊断标准[4],其中男12例,女50例,年龄21~63岁,平均(33.2±10.2)岁,病程0.5~34年,平均(4.12±2.73)年,均无治疗药物过敏、怀孕、及重大脏器疾病。入组前1月未接受其他治疗,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无异常。
1.2 研究方法及分组
病人按照随机原则采用硬币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组28例,采用调情志法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及多西环素0.1 g每日一次加羟氯喹0.1 g每日2次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多西环素0.1 g每日一次加羟氯喹0.1 g每日2次治疗[1],同时两组患者均进行日常护理,防晒等情况的个体化指导。
1.3 辨证分型及方药
根据不同证型,以丹栀逍遥散或甘麦大枣汤为主方,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及皮损特点进行加减应用,如根据热、瘀等情况加减枇杷清肺饮、黄连解毒汤、桃红四物汤等进行辨证论治。
1.4 评价方法
治疗2周,4周,6周,分别进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皮损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5],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5 疗效判定
6周后依据各主要症状改善的情况及皮损严重程度及抑郁量表情况计算改善的百分率,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0~100%;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0%±17%;恶化:评分增多。抑郁疗效分为:痊愈:HAMD评分减少>75%:有效:HAMD评分减少>50%:无效HAMD评分减少>15%,有效为痊愈加有效例数。
表1 主要症状评分标准
1.6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例数及“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取单侧,以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主观临床症状在干燥、阵发性潮红及面部灼热刺痛瘙痒感方面,在二、四周时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2,而按照主要症状评分来看,其中阵发性潮红指数于4周时实验组为(0.13±0.21),对照组为(0.67±0.98),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持久红斑,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于各时间段改善情况未见显著差异。而HAMD评分方面于4周,6周时两者有显著差异,见表3。6周治疗结束抑郁疗效情况显示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2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比较(例)
表3 患者HAMD指数改善差异
表4 患者6周后抑郁疗效情况(例)
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用药初期期间出现恶心表现,但未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复查均未出现异常。
3 讨 论
有作者研究表明玫瑰痤疮患者有明显的心因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而从中医理论来讲,情志失调可以为玫瑰痤疮的病因[2],因此我们采用调情志的中药进行辨证论治,从结果来看,对早期缓解患者的一些主观症状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改善病人并存的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随着病情的改善,患者抑郁表现也同步出现改善,但是否因为抑郁改善而导致血管神经功能改善从而出现疾病的改善,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我们的结果显示,对于一些持续存在的毛细血管扩张等损害,尤其是在药物治疗后还是持续存在的一些损害,还是需要采用进一步更为有效的治疗,比如激光等疗法,以促进病人的改善从而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避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及注意面部皮肤保湿等日常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改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情志是中医的一个治疗的精髓,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同时辨证论治必须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始终,灵活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玫瑰痤疮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杜丹,杨迪,等.玫瑰痤疮和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中国美容医学,2016,25(6):112-115.
[2]洪园园,闵仲生.闵仲生教授辨证论治玫瑰痤疮经验总结.中国美容医学,2017,26(7):114-115.
[3]丁慧玲,韩娜娜,等.玫瑰痤疮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12):1271-1274.
[4]Wilkin J, Dahl M, Detmar M, et al. Standard classi fi cation of rosacea:Report of the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classi fi cation and staging of rosacea[J]. J Am Acad Dermatol, 2002, 46(4):584-587.
[5]Wilkin J, Dahl M, Detmar M, et al. Standard grading system for rosacea:report of the national rosacea society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 of rosacea[J]. J Am Acad Dermatol, 2004, 50(6):90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