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2017-03-20韦济林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公共政策公信力

韦济林

(中共重庆市南川区委党校 重庆 408400)

【摘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随着公众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也在提高。虽然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与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仍有较大距离,全方位重塑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文本提出如下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公信力

一、推行政务公开,?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政府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政务信息公布于众,使政府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种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空间。?特别是在重大事件面前更不能欺骗隐瞒,要从根本上摒弃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和报喜不报忧的官场习气。

政府的政务公开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公开政府的重大决策。使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熟知政府决策的过程和内容;二是公开法律法规。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等多种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加大普及力度。三是公开行政标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职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四是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手续、办事条件、办事机构和办事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五是公开办事结果,及时公开、反馈具体行政结果。通过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二、完善监督机制, 提升政府行为的约束力

首先,完善行政机关监督制度。合理划分内部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权限,明确各级机构的监督职责,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监督效率。各级人大通过视察、审议、质询政府工作来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同时赋予监察、审计部门更为独立的监督权,对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廉洁程度进行监督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

其次要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完善举报制度。可以通过建立领导信箱、电话热线、匿名举报等措施完善群众信访举報体系,健全保护和保密制度、举报奖励反馈机制等制度和机制保证言路畅通,举报有门,保护举报者的合法权限,使举报者免受打击报复,维护正义。

三、扩大公民参与,提升政府科学行政的能力

公共政策是政府提供给社会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这就要求公共政策必须科学合理并且能够广泛代表公众利益,只有公众广泛地参与到公共政策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才能保证公共政策符合公众利益,实现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为此,要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公开化和民主化的参与机制,通过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和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之间制度化的协商与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民间组织来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的处理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增强公民-政府的互信,增加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从而维持较高的政府诚信度。

四、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提升政府的廉洁自律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公务员队伍是各项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具体实施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健全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问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监督,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

要推行公共服务承诺制,建立政府信用评价机制,实施连续性的政府信用民意调查,将诚信记录作为公务员考核、任免的依据。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应该改进会风、文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的贪官污吏,坚决予以严惩,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塑造良好的人民政府形象。

五、履行公共职能,提升政府工作的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意识。加快实现政府职能重心由统治和社会管理向社会服务的转变,做到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公共服务的数量及质量。

积极构建官民互动的制度平台,赋予民众以宪法意义上的话语权、监督权和结社权,形成政府与民众之间良性的动态博弈平衡,确保政府公权力朝向服务公共利益而非谋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保障民众自由和权利的需要,而且还是制约政府滥权的需要。这样的体制设臵是维护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制度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官民之间相互宽容、彼此尊重的良好气氛,才能创建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六、坚持依法办事,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依法行政就是强调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必须依法管理社会,治理国家。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要摒弃那种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错误观念并在行为上依法行政,自觉地树立法制观念,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理念和制度的建立,是政府对公众的公开承诺。取信于民,重塑和提升政府公信力,要防止制度虚置。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必须要兑现,不能以漂亮的理念和公开的制度程序弄虚作假、蒙骗公众。人民满意不满意,是判断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因此,重塑和提升政府公信力,归根到底是要塑造人民做主的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经得起人民问责的政府。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公共政策公信力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公共政策视域下精准施策问题探究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厦门公务员依法行政纳入晋升考核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实现及作用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改革及相关问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