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统计工作由描述性统计向推断性统计延深的思考

2017-03-20杨东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统计思考

杨东

(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改善部 辽宁 本溪 117017)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的重心是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但是,企业通过统计调查以及整理取得的统计资料只能够对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取得一定的认识。若不进行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初步认识状态,因此在对统计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统计 描述 推断 延深 思考

企业统计主要是对本企业内部的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汇总、计算,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或某一个时期内的现状及动态,揭示企业的规模、结构、发展速度、效益与效率等诸多数量特征及一些质量特性的工作。一直以来,企业统计工作的重心都是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很少利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因此统计工作水平还处在低层阶段。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企业统计的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定期报表的报送上,每月的统计分析也基本上局限于计算增长率,因此企业通过统计调查以及整理取得的统计资料只能够对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取得一定的认识。这些情况的造成基于以下原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协会对企业统计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统计报表数量也在日益剧增。仅以我部门为例,目前我们每月需要对外报出报表16套,计算数据400个左右,审核数据上万个,这些还不含基础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及企业内部的数据需求。如果在年报期间或经济普查年度,业务量更大。因此,企业统计人员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的报表完成上。

(2)在目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以及怎样搜集、处理这些信息。

(3)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我们统计队伍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了统计人员素质提高困难的难题,存在一年工作经验干十年的现象。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

二、推断性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统计数据若不进行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初步认识状态,所以必须对这些统计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才可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以及内在的发展规律,查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就此提出改进措施,供各级领导及各级管理部门参考,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事后分析

做好事后统计分析的横向对比工作,能够找到企业自身的各项管理工作与同类型其他企业的差距,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予以改进。

做好事后统计分析的纵向对比工作,可以反映企业在过去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能记录企业的发展过程,从而对企业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揭示企业的发展规律。

(二)事前及事中分析

做好生产经营工作的事前及事中分析,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生产前就对各项消耗指标根据生产组织、质量、成本等方面要求进行科学配比,先行计算出最优值,尽最大可能节约成本;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前,通过对企业的规模、结构、发展速度、效益与效率等诸多数量特征及一些质量特性的综合分析,可以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对拟决策事项的综合评价,可以对决策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三)在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时,统计人员在研究数字的内涵以及其内在关系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统计数字质量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对统计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变动方向和企业发展情况,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找出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内在联系,探索经济发展规律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对统计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推断性统计分析的措施

(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完成以下职能: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各生产单位及部室层层上报的信息、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生产进度情况,分析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以及对某个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等。

(二)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搜集到最广泛最直接的一手資料,整合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全新的、兼容性好的统计信息系统,从动态的数据采集到汇总、上报、查询、分析、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经营数据资源的共享。

(四)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硬件设施

统计人员必须具有现代统计和相关的财经知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信息处理和网络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数据的判断、归纳和撰写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体制的不管创新,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化,相关统计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大力创新,适应经济形势发展,不断扎实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贡献。

猜你喜欢

统计思考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统计信息化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化时代如何加强统计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