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烟台市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

2017-03-20李明利孔令一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烟台市一带一路对策

李明利+孔令一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会计系 山东 烟台 264003)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烟台市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应抓住这一机遇。本文简单介绍烟台市的产业优势及产业结构的现状,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方面来论述烟台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优化本市的产业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烟台市 优化产业结构 对策

一、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后,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公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烟台市也感受到了新战略的春风,为我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烟台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交汇处,这也是“一带一路”延伸的交汇点,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融汇点,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在“一带一路”规划提出以来,烟台企业都在抢抓机遇,借势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不断“走出去”。烟台拥有良好的产业优势。烟台竞争比较强劲的产业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这些产业呈现出加快对外转移的新态势。另外,烟台的外向型农业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放优势。但是,我市产业结构也存在很多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二产業比重偏高,占烟台市总产值60%以上,而第三产业较其他城市比例低,仅占不到40%,显得烟台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对工业依赖过多,工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是传统产业,存在着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和利用,不利于现在实行的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烟台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

(一)提升发展优势传统产业

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黄金及化工是我市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它们对就业、纳税等贡献非常大,实现的产值、利税等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六成。因此,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是推倒重来、另开炉灶,而是在目前基础上提升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力,使之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措施进行提升:一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向“微笑曲线”两端服务业延伸。“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像东南亚一些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我们可以将劳动密集型、粗加工及价值链低端等产业向其转移,在我市培养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集型、精神加工及价值链高端的产品和产业;二是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种产业优势,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市场、人才以及技术创新发展,让我市传统产业向国际市场进军,积极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二)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国家公布的“一带一路”行动,涉及的国家多、面积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领域合作潜力也比较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市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新优势的产业,能够参与和引领农业国际合作竞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及早地把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转变。

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基地规模进行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延长产业链条。首先,我市应努力建设好“陆上和海上粮仓”,全面推进和创建高产优产粮食,落实“粮安工程”。第二,把“烟台海参”这个上百亿的产业做精做强,提升烟台海产品的竞争能力。其次,推动优化升级特色产业,要加强开发培育新品种苹果产业,始终占据全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高端领域;另外要加大扶持茶业产业力度,引进新品种、搭建好市场营销平台,进一步提升烟台茶业的知名度。

做优特色产业,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为重点,抓好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开发现代保鲜精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烟台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水果、水产、畜牧等,要加快引进推广这些的国际领先的品种和技术,变革种养方式,推广先进适用生产管理技术,尽快形成产品安全、高质高量、品牌强势响亮、市场消费高端的特色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具有烟台特色的高档葡萄酒、苹果香精、果胶等产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赢得市场。提升优势、发展高端,实现全产业链脱胎换骨。

另外,烟台虽然每年定期举办的各种会展、节庆活动,多达60 多个,但是真正具有国际性品牌的较少。因此烟台可以规范会展业,通过缩减展会的数量、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品牌的会展。重点办好APEC系列会议以及一年一度的“葡萄酒节”、“果蔬会”及“和平颂”等文化节。通过会展进行,向“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进行宣传展示,引入这些国家人员参观、品尝,使之真正走向国际化,打造APEC会展名城。我们还要在高起点、高档次上下功夫,使“葡萄酒节”成为烟台的形象性节日,推动全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带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要发挥好典型带动作用,让有条件的村庄加快向休闲方向转型。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打破传统农业的功能界限,在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拓展生活生态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等休闲农业模式,着力创建一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带动能力比较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化、经营特色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特色品牌。

强化市场开拓,提高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营销水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品牌建设,完善流通体系,搭建营销平台,对农民进行网络销售培训,提高现代网络技术,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将我市的农产品打入东南亚、欧洲等国,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虽取得明显成效,实现税收比重加大,但是相对其他省市所占比例还是较低,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地区相比还缺乏竞争力。今后发展服务业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批发零售等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带动服务业规模的扩大。我市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交汇处,这也是“一带一路”延伸的交汇点,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融汇点,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因而要立足我市区位优势,通过改造提升、优化整合、规划新建等措施,培育一批新一代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着力打造青烟威、环渤海和中日韩商品交流的桥头堡和商品集散地。

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抓住战略机遇发展一批新兴服务业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五个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未来发展空间大,要加大对.这几大产业培育力度,尽早打造出新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工业转型升级倒逼刺激,健康服务、养生养老、文化、电子商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应借助我市宜居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较为扎实的产业基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放大优势,做出特色。

统筹发展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既是产业,也是城市环境、城市服务功能,而且发展公共服务业可以直接改善居民生活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以及服务水平,让居民体会到发展的成果。

大力发展烟台旅游业,创立生态旅游城市。“一带一路”是我国从小国经济进入大国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當然小国旅游也将会转变为大国旅游。这样一来,结构性的整体竞争力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基于点状的、线性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我市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较好,拥有海岸地貌生态,海岛生态,地热生态,山地森林,农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烟台市整体上说来,项目也比较多,但是缺乏像大连的金石滩、发现王国和深圳的东部华侨城、欢乐谷这样全新一代的大型旅游综合体,缺乏苏州旅游产业、长沙休闲产业等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经济社会贡献度大的支柱性产业,这对烟台的旅游业发展是不利的。我市旅游业自身在品牌建设上面临诸多问题,很难满足“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要求。我们主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转变:

(1)把点状引擎转变为综合引擎,从单一功能到综合功能的转变。未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从传统的以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为依靠的点状引擎向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文化发展、法制建设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引擎转变。支持“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新的、大型综合的旅游精品,成为烟台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比如开发烟台山、蓬莱阁、昆嵛山、滨海路旅游观光带等景点,努力提升景点的档次,使其成为烟台的旅游精品。烟台应积极创建生态旅游城市,融“山、城、海、岛、人”于一体,努力把发展旅游业与资源开发、生态平衡、文物保护、城市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2)从政府性单一主导向多种力量综合推动转变。未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应该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多种社会力量为主导,通过市场经济聚焦各界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我市旅游业的品牌化、全球化,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3)从单一盈利向综合盈利进行转变。传统上我国旅游业的盈利模式很单一,大多将门票作为主要收入,我市也不例外,这样就需要我们转变盈利模式。“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像东盟、欧洲国家,旅游业比较发达,我们需要充分学习“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旅游发展模式,拓宽旅游业产业链,以旅游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门票单一盈利模式。

此外,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将有效推动旅游业迈向新的台阶,依靠城镇化、一体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力量,逐步完善自身综合功能,走向世界。

(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烟台要充分发挥较强的科教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高端性技术研究力度,着力开发一批具有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要把自主创新的着力点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上来,着重挖掘与新兴产业有关联的科技成果,并使其尽快实现产业化。

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设创新平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市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利用烟台市高校大学城优势,积极引导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及产业聚集区的合作,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五)推进产业融合开放

一是利用烟台市制造业现有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二是研究建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企业有序转移。加快中心城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按照“改造一批、转移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发展环境。三是深化区域产业合作。以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半岛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协调发展,加大与威海、青岛、潍坊、大连等周边城市产业合作,发挥青荣城际铁路、环渤海高铁、烟大铁路轮渡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四是抓住国家鼓励跨省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时机,积极拓展市外省外国外资源空间。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资源优势,引导和支持我市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可以通过购买股份参与开发、签订产量分成协议和转让协议、直接投资开发等各种方式,进行国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

(六)引导市民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新常态下,国家的发展战略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际上这个战略也是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的正道思想。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一带一路”,必须遵循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我市农业、工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将为烟台产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

参考文献:

[1]姜福龙.对烟台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6.

[2]刘勇.“一带一路”战略下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路径[J].鄂州大学学报,2015.

猜你喜欢

烟台市一带一路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烟台市张格庄镇大樱桃生产流通现状及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党旗高高飘扬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三虎争粽